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上海静安嘉里中心的定义路,是当地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10月25日开始,上海首批获得资质证书的8名街头艺人在这里挂牌“上岗”。也正因为那张被塑封得严严实实的艺人证,让他们挺直了腰杆,“从地下走到了地上”。
而此事的背后,是上海市文广局牵头并联合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历经六年努力,才得到的这次历时一个月的试点机会。作为一种新模式的试点,也为其它城市管理街头艺人提供了借鉴。
上海8位街头艺人“持证转正”
不再担心被城管干涉
这一周来,陆昕一早已成了上海静安嘉里中心周边,最为人们热议的风景之一。他的水晶球表演和魔术表演,每天都会吸引大量路人和在周边高档写字楼上班的白领们。
在静安嘉里中心定安路与常熟路路口,陆昕一灵巧活络的双手间,几个晶莹通透的水晶球如同被施了魔法,悬浮在空中。与此同时,这双手还随着迷幻的音乐,不停的变化动作,让几个水晶球似落非落,吸引着众人驻足观看。表演结束,喝彩的人们会把小费放进陆昕一面前的帽子里,以示对他表演的认可。
在陆昕一的旁边,来自山西,已在上海从事了6年艺术气球表演的王士平和王路平兄弟俩,也在这里赢得了许多姑娘和孩子们的青睐。
一个普普通通的气球,在王士平手中总能千变万化,一会儿捏出一朵玫瑰形状的气球花,一会儿又能整出一顶色彩艳丽、样式新颖的气球帽,惹得临时驻足观看的观众们纷纷上前讨要,乐不可支。
除了以上3位,易拉罐手工艺人李雄刚和吉他弹唱艺人殷铠等3位街头艺人,也在这里获得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而在往常,这些在街头表演的艺人们,总会多多少收的受到城管等部门的制约,甚至取缔。
但如今,在拥有了“上海街头艺人节目审核许可证”,以及由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为其颁发试点资格证书后,这8位艺人也就再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一个周末能收到1300元的小费
但街头艺人还是担心收入受影响
“上个周末,我在这里收入了1300元的小费。”陆昕一告诉钱江晚报记者,虽然看上去不错,但如果只能按照规定的时间表演,再遇到一些天气原因的话,他们这些艺人的收入肯定也受到明显的影响。
王士平和王路平兄弟俩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但这只是目前显现的问题之一,“有的是传统艺术,放在这个现代感强烈的地方表演,似乎有些不搭。”
“试点时,除了周末,其他时候这8位艺人不会每天都全部到场。”在表演现场,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过这几天的观察,也考虑到街道人流和另一些实际问题,目前他们已经将平时的表演时间改到下午5点到7点之间,周末还是全天。但表演区域没有变,“因此他们的表演不会受到管理部门的影响。”
事实上,此次试点的期限为一个月,在这一个月后,有关街头艺人的管理等相关问题,都还将根据此次试点的实际调研情况,再进行具体商讨确定。而实际上,为了这一个月的试点,上海市走了整整6年。
牵涉到税收交通环保等多个部门
街头艺人颁证之路走了6年
早在2008年,上海市人大代表、剧作家罗怀臻等就曾提议制定《上海市城市街头艺人管理条例》。
作为上海市文广局市场处此次街头艺人试点的负责人之一,迟晓玲告诉记者,这份提议出来后,引起了上海市文广局等相关部门的关注。
据介绍,在罗怀臻看来,上海的街头艺人可以分为乞讨型和艺术型艺人两种。管理部门应将两者区分开来,将乞讨的纳入城市救助系统,而对于艺术型街头艺人则应鼓励、引导、规范。
此外,他的建议是对上海的“街头艺人”进行内涵界定,进行身份登记、申报、审批,对于他们演出的内容、类别、活动地点、活动时间都要认定,并颁发演出许可证等。
这项建议在当年4月召开的上海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得到了常委会的表决通过。
但由于这一问题涉及演艺行为界定、税收管理以及市容、交通、环保等诸多方面,此后,上海市文广局等相关部门对街头艺人的现状展开了多项调研。
直到2013年5月,上海市文广局局长胡劲军表示,上海已对此在做前期的试点和立法准备,“目的在于探索准入门槛,直观感受和评估街头艺人的现场效果,以及百姓对此事物的反应。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尝试,辨析出对街头艺人界定和管理与现存的城市管理法规有无冲突。”
对街头艺人要求严格
上百人里面挑出来8个
至于备选人员的标准,迟晓玲也告诉记者,“较专业的表演技能、具有自身的文明素养以及要与城市形象相匹配”这三点,则是最为基础的原则性要求。
而在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戴铂提供的材料中也显示,协会根据市文广局的布署,从2013年起,用一年多时间寻访调查了100多位街头艺人,最终筛选出8位有资质的艺人作为第一批持证上岗者。演出行业协会为他们进行了专业培训,与他们一起订立了“不定价、不转让摊位、不销售、不乞讨、不扰民”等14项持证上街的职业约定,使他们成为更具职业性和规范化的首批街头艺人。
在此期间,王士平和王路平等艺人们接到了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的通知,参与第一批持证街头艺人的选拔。“直到10月25日,我们8个人才领到许可证,从地下走到了地上。”拿着这张许可证,陆昕一觉得,这是上海街头艺人走向正规化迈出的关键一步。
专家:试点若能成型
有助于城市管理理念提升
“这个试点做法,对于城市管理有着全新的意义。”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法治政府与地方制度研究中心主任熊文钊表示,目前对于街头艺人的管理尚不明确,上海市的这种做法如果能健康的推行下去,将对城市管理层面提供一个良好的范本。
“上海这次针对街头艺人管理的探索,无论结果如何,都将对其它城市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浙江省社科院社会所所长杨建华也表示,让街头艺人成为城市形象的一部分,并便于城市管理部门管理,其实也是国内很多大城市在管理过程中,亟需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推行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也有助于推动中国城市管理理念的提升。”
而另一方面,不容否认,街头艺人群体中,部分个体的素质也存在明显的问题,被游客投诉甚至因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确有发生。“有些街头艺人在表演后强行向游客索要小费,甚至引发冲突的情况确实存在。”王路平说,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街头艺人这个群体,也需相应的规范来约束其行为,并提升素质。
对此,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国清的看法是:根据试点情况,对于街头艺人的选拔机制和规范机制的逐步形成,将有助于街头艺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更有助于城市管理部门对这个群体的合理管理与监督。
艺人:我需要以此为生
更希望获得尊重与理解
从瑞士留学回国的陆昕一,曾去过多个国家和地区表演走访。
他告诉记者,目前国外对于街头艺人的管理,主要是两种:持证表演或者自由表演。在不少地方,街头艺人都是需要考证、持证,才能上岗。
虽然外界对上海此次试点的关注度很高,但作为王士平和陆昕一等艺人们而言,他们更希望在持证和保证不影响社会正常秩序的前提下,能自由选择地方和时间进行表演,同时更被社会认可,他们希望有相应切实的法律和标准来保护这个群体,让他们既能以此为生,也能获得足够的尊重与理解。
陆昕一还表示,发证是好的,但是也希望不要发太多,不然量大了不好管,艺人生意也会变差。
对此,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还是表示,至少在试点期间,8位获证的街头艺人还将按照“持有证书、规定时间、指定区域”的要求开展表演活动。试点演出结束后,相关部门将进行总结并研究调整。 陈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