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10月27日下午,“中国历史的文化记忆——贾平凹长篇新作《老生》读者见面会暨名家论坛”在京举行。茅盾文学奖作家贾平凹携最新长篇小说《老生》现身北京大学活动现场,与读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也同步首发了《老生》一书的电子版。
贾平凹在多年的文学创作历程中,一直是在不断地进行各种尝试与突破,《古炉》中对于文革历史客观冷静的叙事与对于政治、人性的思考,《带灯》的首次以女性为主角的尝试等都是例证。在新著《老生》一书中,贾平凹则开始尝试一种民间写史的方式。对于书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与人物事件的考证与真实性,贾平凹曾表示,他“看过一些资料,也在民间走访过,加上小时候就常听老人们讲,有些当然是戏说,有些则有鼻子有眼,总之都引人入胜。”
民间写史不同于以报告、全纪实为核心的正史,它不仅要讲山海纵横与客观事件,更要讲每一种人群在跌宕历史中的浮沉辗转。《老生》以一位几近永生不死的唱丧歌的唱师为主线人物,从他的回忆来观看中国百年的朝代变迁与人事变革。跨越阴阳两界、超脱生死两境的唱师,脱离时空限制,以亲临者的视角阐述百年历史。在各种历史浪潮中或叱诧风云或卑鄙贫贱的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都随着时间的川流无可抗拒地推进,或风轻云淡、或悖于初衷。因此,在《老生》中所讲述的四个历史故事,既是在讲述现当代中国百年的革命史,也是在写历史变革中民间百姓的人情世故。
当贾平凹不仅以语言,更是以文学的方式来梳理历史时,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人的微妙关系尽收其中,在磅礴正史面前显得无限渺小的人的行为,在文字中也顿起蚍蜉撼树之势。这正是贾平凹尝试民间写史不同且不逊于正史的震撼之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当代批评家陈福民认为“小说这门艺术不是对生活的真理负责,是对人性的复杂性负责。”而《老生》便是将人性置于宏大的历史之中,通过具象与抽象两方面来同时表现其复杂性的一部优秀作品。
相关新闻:贾平凹《老生》新谈 借鉴西方文学创新乡土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