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自2012年以来,已有1561个村落列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327个村落列入2014年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范围;住建部称不支持过度商业化的村落改造
相关报道
中国投入100多亿元保护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认定不搞“终身制”
住建部司长:传统村落不能大拆大建
四部门协同推进传统村落保护
文化部等四部门启动传统村落调查工作
【财新网】(记者 石睿)
财新记者个人主页——在这里“遇见作者”
为保护传统村落,“不允许把一条原来有老百姓生活的街区改造成商业街,更不允许把村民全都搬出来”;真正传承本地建筑的特色与优势,而不是简单把传统民居“原模原样的放大、拷贝”。
今天(10月28日),在新闻办有关传统民居调查工作和传统村落保护等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村镇司司长赵辉介绍了上述情况。
传统村落的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自2012年以来,已有1561个村落列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327个村落列入2014年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范围。虽然保护力度逐步加大,但是,有关传统村落的统计摸底、商业化开发、居住空心化等问题仍较为突出。
“控制传统村落的过度开发”
部分传统村落改造过于商业化,也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对此,赵晖表示,很多传统村落处于较偏僻的、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要改善生活,提高生活水平,提高收入,这是一个非常迫切的主题,所以我们鼓励合理的利用和发展”。
但赵晖强调,“一定要控制传统村落的过度开发”,并列出了已有的应对措施:每一个传统村落需要编制保护规划,要求控制商业开发的面积和规模,同时,“不允许把一条原来有老百姓生活的街区改造成商业街,更不允许把村民全都搬出来,成为博物馆式的开发行为”。只有满足上述条件,“我们才批准,中央财政才给予支持”。
赵晖认为,对于传统村落的利用与发展,“未必将所有民居都改造成商业设施”,例如,在浙江,有的传统村落把牛棚改造成咖啡馆,增加了趣味,吸引了很多客人;还有的村落把废弃的窑洞改造成比较时尚的餐饮馆、工艺品销售店,“这样改造既不对老百姓生活造成冲击,同时又有利于旅游和收入的增加”。
传统村落居民“空心化”现象多见
此外,赵晖提出,部分传统民居的居住舒适性不高,甚至连厕所都没有,当地居民希望拆掉传统民居,新建砖瓦房,以此改善生活质量,但政府则要求保护传统民居,“这些问题在有些地方矛盾很尖锐”,也是传统村落保护的另一个难点。
赵晖认为,从技术角度讲,任何一个民居只要下工夫进行改造,都能实现较完善的现代生活功能、及抗震要求。但他坦言,目前的改造技术方法“不够丰富”,下一步将组织专家分类研究,如何在保持传统民居原结构的基础上增加生活、防灾等功能。
同时,传统村落中,居民“空心化”的现象也比较多见。赵晖表示,很多传统村落分布在中国的贫困地区,不可避免会出现人口逐步流失的现象,不能出现人口“空心化”就认为传统村落没有价值,把民居拆掉或者把仍在居住的居民搬出来。
赵晖认为,根据各国经验,针对传统村落中人口“空心化”, 政府应当采取持续不断加强对仍在居住的群体支持,“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和一个文化传承的问题,也是地域社会传承的问题,不能断了这个根”。
传承本地建筑特色而非原样放大、拷贝
目前,有关传统村落的调查统计也有所进展。2013年12月,住建部启动了中国传统民居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历时9个月,覆盖31个省市地区,梳理出599种传统民居类型,但赵晖坦言,对于传统村落消失的现象,目前政府层面并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
赵晖表示,上述调查的重点是了解传统民居有什么、是什么,接下来要做的是挖掘传统民居的优点、了解本地民居的传统要素,将有助于真正传承本地建筑的特色与优势,而不是简单把传统民居“原模原样的放大、拷贝”。
赵晖强调,重视到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并把传统民居的精神、审美意识体现在城乡建设中,在城乡建设体现出中国文化、民族自信,同时,要“扭转现在城市建设大量、过多地模仿西方”的现象。
针对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目前中央已累计安排近1200亿元补助资金、支持超过1560万贫困农户改造危房;户均补助标准较初期提高50%,达到7500元;2008~2014年,每年的当年开工率都接近100%,当年竣工率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