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当人们还在梦乡酣睡,他们拿着扫帚和簸箕,走向黎明的城市;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用辛勤劳动和汗水营造出整洁的环境;一年四季,从早到晚,一步一步扫净每条大道,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师”“马路天使”。今天,榆林市迎来第十二届“环卫工人节”,而就在今天,我们节日的主人公们还在一线默默工作。
2003年,榆林市政府决定将每年的10月26日定为榆林市环卫工人节,这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通过设立环卫工人节,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环卫工作者的工作热情。近年来,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管理标准不断提高,城市环境卫生任务日益繁重。全市环卫职工面对逐步增大的工作压力,自觉弘扬时传祥精神,不怕脏不叫苦,辛勤劳动,默默奉献,为创建清洁、舒适、优美、文明的城市环境,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记者了解到,目前,榆阳区环卫工人共有3905人(其中内部协管员330人,公益性协管员260人),主要担负1335万多平方米的清扫保洁任务,同时负责600余吨生活垃圾的清运,他们的月平均工资仅1360元。
在城市服务功能日益完善的今天,环卫工人是一支默默奉献的城市服务大军。提高环卫工人的待遇和福利,不断改善环卫工人的劳动生活条件是应该的,希望全社会给予环卫工人更多的理解、关爱与尊重。
最后,祝全市环卫工作者节日愉快,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工作顺利!
社会单位、各界人士关怀城市美容师
企业为环卫工人免费拍摄全家福。
这里是一个大家庭,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这里是一个大集体,让他们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找到了心灵的归属;近几年来,不管是社会各界还是环卫局,都给予了环卫工人很多关怀。
9月24日,榆阳区慈善协会联合羊中王集团为榆阳区环卫工人捐赠羊毛马甲3300件,价值40万元。榆林市稼香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为环卫工人捐赠价值4万元的食醋3300桶。“现在我们经常能够接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给我们的关爱,我们非常感谢他们。”环卫工人刘师傅说,目前单位也给交了三金两险,而且有免费公交卡,可以免费理发,免费吃早餐等等,“每年公交费和理发费就可以省近1000块钱了。”
据了解,环卫局也为环卫工人设立了休息室,同时为环卫工人在城区提供200台饮水机,水票2000张。
专设金属鞭炮箱减少纸屑
本报讯(记者刘建华实习生谢荔媛)“对我们来说,最头疼的不是清扫马路上的垃圾,而是清扫那些门市、饭馆和沿街店面门前的垃圾。”在红山福利院附近打扫卫生的罗艳娥说,“遇到有风的天气,酒店门口的鞭炮纸屑随风乱跑,就算跟在后面扫也扫不干净。如果遇到下雨天那就更麻烦了,被雨水打湿的纸屑沾在路面上,根本就扫不起来。”
罗艳娥告诉记者,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就很纠结,既不能阻止市民放鞭炮,又很难清理鞭炮现场。“我们片区内的民生酒店就很好,人家做了一个专门用来放炮的金属炮箱,我们再也不用为清扫鞭炮纸屑发愁了。”她说,该酒店不仅设置了炮箱,还让酒店内的保洁员清扫酒店门口的人行道路面,这也大大地减轻了清洁工的日常工作负担。
“刚开始我们也没办法,只能劝客人少放炮或不放炮,想出设置鞭炮箱这个好办法后,这些问题就都解决了。”民生酒店办公室主任李树团说,为了让鞭炮声不被阻挡,而放鞭炮的纸屑又能留在炮箱里,炮箱包面的空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我们前后设计了两次,总共花费2000元左右,这不仅减少了清洁工的工作,也为我们酒店门口的汽车安全做了贡献。”他笑着说,只要清洁工愿意,无论春夏秋冬,他们都可以在酒店大厅临时休息,“我希望更多的商户可以为他们提供临时休息的场所,与人方便就是自己方便。”
隔窗随手丢垃圾有“百害”
本报讯(记者刘建华实习生谢荔媛)经常乘坐公交车的人会发现,有一段公益广告讲的是,一位清洁工阿姨为捡起驾驶员扔在马路中间的一块香蕉皮,而被迎面驶来的车辆撞伤。这就指导广大驾驶员,千万不要将垃圾随手抛出窗外。家住西沙的刘燕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她在车内设置了自己的垃圾袋,从来不会向车窗外抛撒垃圾。
“在车内设置垃圾袋,要比打开车窗扔到窗外方便得多。”她说,只要下车时顺便把垃圾袋扔进垃圾箱就可以了,而通过车窗扔垃圾不仅要打开车窗玻璃,还会因此分散驾车的注意力,增加自身驾车的危险性,有时候还会将带有汤汁的垃圾洒在车身上。“这样不仅污染了环境,同时也弄脏了自己的车,还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真是百害而无一利。”
“我在车上放了一个小型的垃圾桶(易拉罐),客人的小件垃圾可以扔在里面,大一点的我会劝他们拿着下车时扔进垃圾桶里。”经营出租车的任树生表示,道路两旁的垃圾箱、垃圾桶随处可见,只要大家稍微站在清洁工的角度想一想,就不会轻易乱扔垃圾了。“我家有亲戚就是清洁工,我知道他们的工作有多辛苦。其实大家都不容易,如果我们的一个小习惯可以带给别人大方便,为啥不去做点好事呢?”
伸出我们的手直起他们的腰
本报讯(记者刘建华实习生谢荔媛)城市的清洁,离不开辛勤工作的环卫工人。无论是寒冬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他们都在为我们城市的干净整洁抛洒汗水。那么,在他们低头弯腰清扫之时,我们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在此,本报提出倡议:伸出你的手,直起他的腰,用我们的行动,温暖他们的心灵。
昨日,记者在街上看到,绿色的大垃圾箱都是有盖子的,垃圾桶里垃圾也不多,但垃圾桶周围依然堆放着许多垃圾。“可能感觉垃圾桶的盖子脏,不想用自己‘干净’的手接触垃圾桶而丢下的,还有很多人会在路面上随意吐痰、吐口香糖,这些行为都会给环卫工造成很大的工作压力。”市民王静说,“不按规定随地乱扔垃圾是很不好的习惯,我也是一名劳动者,懂得环卫工的辛苦,所以每次扔垃圾的时候,都会把垃圾扔到桶里。有时有剩饭剩菜,我也会先把水倒出去,再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揭开盖子扔垃圾对每位市民来说只是一件小事,但对环卫工人来说,大家不这么做,就无形中加重了他们的工作量。亲们,让我们用自己的举手之劳,为辛劳的他们营造一个温暖的冬天。
当环卫工十余年 用双手和双眼见证了驼城的发展
今年54岁的朱景香是一名地道的“老榆林城人”,家住市区南郊东风煤矿片区的她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担任当地社区的居民组长,得到邻里街坊的拥护和好评。由于老伴患了脑瘤,家庭经济负担一下子加重,为了多做份工补贴家用,朱景香在2003年干起了环卫工人,这一干就是十多年。谈起这些年来的工作感受,朱景香觉得当一个环卫工人,“好着了!”
迫于生活压力
做了一名环卫工人
提起十多年前的选择,朱景香坦言,“当时觉得有点丢面子”,因为那会社会上对环卫工人的认识不够全面,多数人认为,当一个环卫工人不体面。但迫于生活的压力,朱景香还是选择去做一名环卫工人来补贴家用。
“当时我被分在上郡路办事处,负责6米以下的巷道清扫工作。”朱景香回忆称,“那时的城区卫生环境提都不能提,以我住的东风煤矿片区为例,当时巷子里废纸屑、果皮、破布、烂砖头遍地都是,天不亮门都不好出。而且没有上下水,污水横流,夏天臭烘烘,冬天一片冰,现在想想都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
为了能够有效改善居民的生活卫生环境,朱景香每天起早贪黑,清扫巷道垃圾,同时不忘自己居民组长的职责,以身作则来感化居民,播种“卫生靠大家”的环卫理念。“每当看到有人乱扔垃圾,我就过去把垃圾捡拾起来放进垃圾箱里,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不用你主动去说什么大道理,渐渐就没有人随手乱扔垃圾了。”
得到社会认可
当环卫工人“好着了”
“当一名环卫工人带给我的并不仅仅是每月1000来块的工资,更有一种身为城市主人公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朱景香认为,自己当环卫工的十年,双手和双眼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如今的东风煤矿片区,道路畅通了,巷道整洁了,上下水也给安上了,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了。”最重要的是,自己作为一个参与者和奉献者,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认可。“现在环卫工人的待遇比起十多年前,可以说是天上地下,不仅政府重视我们的工作,为我们争取了许多福利,不少企业逢年过节也为环卫工人献爱心。
而且社会上的人也对环卫工人十分尊重,基本没有人会看到你在清扫卫生还随手乱扔垃圾,都是主动将垃圾入箱,这样的举动让我十分欣慰,觉得自己的工作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朱景香用简简单单的“好着了”三个字,总结了自己当一名环卫工人的感受。从“并不体面”到“好着了”,朱景香用了十年的时间转变认识,她相信,在自己的下一个十年,一切会“越来越好”。
她们,有一串美好心愿
环卫工冯女士在金阳小区附近打扫卫生。
本报讯(记者刘建华实习生谢荔媛)无论在工作中多么辛苦,无论每天需要低头扫多少路面,生活中的她们依旧怀有很多美好的愿望。昨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属于自己的节日里,她们希望亲人健康、家庭安好,也更希望得到公众的认可和尊重。
冯桂英:愿儿子成家立业
老家在米脂县的冯桂英在榆林从事清洁工工作已经快10年了。她今年55岁,有4个孩子,两个女儿都已嫁为人妻,两个儿子依旧单身。“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在神木上班,小儿子今年考上了研究生,还在上学呢。”谈到愿望,她一脸笑容:“我希望他俩早日成家立业,我就可以放心了。”
柴爱芝:愿生活越来越好
“我现在供着两个学生呢,我希望我们娘仨的日子可以越过越好。”在红山路和长虹路交叉路口处打扫卫生的柴爱芝说。据她介绍,丈夫6年前因为一场车祸去世,她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艰难度日。自从大女儿结婚后,她就依靠做清洁工的收入养活一家三口人。“二女儿今年考上了大学,最小的儿子现在才上初二,平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我只希望通过努力工作,可以多挣点钱来改变我们的生活。”
张文:希望得到市民尊重
采访中记者发现,受访的清洁工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得到市民的肯定和应有的尊重。
“看到有人乱扔垃圾我们只能捡起来,要是指责或跟对方理论,人家会说我们是扫垃圾的,没这个权利。”在长虹北路附近打扫卫生的张文说,清洁工的工作虽然辛苦,但这也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希望更多的市民可以理解他们,同时可以给予他们应得到的尊重。
他,整修好一条泥水巷
70多天的时间,环卫工刘振军每天从废墟里捡砖块,晚上还和老伴用麻袋从远处背沙土,义务铺路,不计报酬,终于休整好了一条巷道。
不图回报搬砖修巷道
如果不是万佛楼下巷百名住户的6封联名感谢信,恐怕现在也很少有人知道老刘的事迹。老刘名叫刘振军,横山县人,2011年和老伴一起来到榆林。56岁的他因长期苦力劳动,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很多。“没文化,加上身体有病,只能找一份工作门槛低、不算苦重的活。”老刘说,2012年春节,自己就正式接手了万佛楼下巷巷道的卫生清洁工作。
以前,万佛楼下巷是出了名的脏乱差,因巷道年久失修,路面砖块短缺,整个巷子坑坑洼洼,一旦遇到雨雪天气,整个巷子就变成了一条泥水巷。又因万佛楼下巷为6米以下的巷道,道路整修与维护的费用不在政府拨款范围之内,所以巷道长时间面临无人管的尴尬。
为了让人们更方便地出行,老刘自愿无偿地揽起了这件事。整修巷道需要大量砖,为了省钱,他找遍了周围的建筑垃圾厂,只要能用的,就把它捡回来,攒着。最后,老刘在原市毛纺厂建筑废墟上发现了大量的废弃砖块,于是就在垃圾堆里一块一块地挑,手上磨脱了几层皮。“光有砖块是铺不成路的,还得有沙土,白天打扫卫生没时间,晚上我就带着老伴从南门口往万佛楼下巷背。”
奉献余生为孩子还房贷
就这样,历时70余天,老刘一块砖一块砖地将巷道的坑洼补平,用去近4000余块砖、1吨沙土。亲眼目睹老刘不图半分报酬修好巷道,居民自发组织各户自愿掏钱,给老刘送去辛苦费,被老刘婉言拒绝了。“当时有给我20元的、50元的,但是我都没要,虽然那时我就挣几百块钱,但群众给的那个钱,我不能要,吃点苦,为大家做点好事是应该的。”老刘说。
一转眼,做环卫工人已经两个年头了。说起环卫工这一职业,老刘感叹地说,环卫工人虽然挣的少,但是荣誉感很强,只要国家还需要自己,自己还可以扫得了街,他将一直干下去。现在不但自己是环卫工,就连老伴也干起了环卫工,打扫着离万佛楼下巷不远的另一处巷道,每个月工资1360元。“现在我们老两口每个月可以领2720元,每个月替儿子还房贷2000多元后,留个几百元够我们生活就好了。”老刘说,自己的儿子是一名协警,每个月的工资也不高,现在年轻人开销大,很不容易,他和老伴眼下唯一的愿望就是帮儿子还完30余万元的房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