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安康市委书记郭青(左一)在旬阳县委书记邹俊杰(中)、县长张益民(右一)等陪同下,在旬阳调研工业发展情况。
安康市市长徐启方(左二)来旬阳检查指导工作。
安康市副市长赵俊民(左一)、陕汽集团总经理袁宏明(中)、县委书记邹俊杰(右一)等领导出席陕汽集团旬阳宝通公司环卫一体化项目交车仪式。
核心提示: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是陕西省政府确定的全省首批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位于县城以北,规划总面积17.8平方公里,可建设面积10平方公里,以旬河为主轴,顺势建成鲁家坝、草坪、青泥、柳村等8个工业小区。建园以来,园区立足县域资源优势、工业基础,扬长避短,坚持以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为方向,高起点规划、高速度建设、高层次统筹、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山中有水、水映林绿、林掩工厂的独特自然生态景观。
近年来,园区始终以创建国家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示范园为目标,始终把循环发展、生态工业理念贯彻于“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战略落实之中,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节能减排作为第一责任。努力把节能环保贯彻于发展之中,落实到循环发展的路途之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实现了园区经济和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生态环保双赢局面。
2013年,入园企业总数达153家,投产149家,其中规模企业21家。全年实现工业产值84.25亿元,同比增长23.84%,其中规模工业产值59.13亿元,上缴税金11.47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70.2%。全年消费能源折合标煤18.22万吨,同比增长5.35%。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为0.69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11.48%;2011—2013年,园区工业产值、规模工业产值和税收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36.05%、26.04%和23.67%,规模工业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由2011年1.13吨标煤/万元,下降到0.69吨标煤/万元,三年累计下降39.1%。
年产5万吨球墨铸件、年产5000辆专用车二期3000辆扩建、祝尔慷系列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烟厂技改”通过国家烟草局立项批复,新增规模以上企业7户,国内5家卷烟工业企业落户旬阳。
园区连续两年被省政府授予“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先进单位”、省科技厅授予“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点科技产业园区”、省工信厅授予“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发改委授予“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园区”。去年,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座谈会在旬阳召开,园区经验在全省宣传推广。
一组组数据,使人振奋;一个个喜讯,让人激动;一串串荣誉,令人鼓舞。
旬阳生态工业园区走上了一条快速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这是旬阳多年来努力探索出的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路子。县委书记邹俊杰充满信心地说:“我们坚持以工业强县为核心战略,以循环经济理念引领县域工业向园区集中,让工业园区带动县域经济快速扩张,实现民富县强目标。”
旬阳,就是在实践中以创新精神和务实作风,走出了一条“县域发展抓工业,工业发展抓园区,园区发展抓服务”的壮工强县之路。
六大支柱 支撑富民强县梦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宏观政策和县域发展环境也历经多次重大调整和变化,但旬阳坚持工业优先发展的思路始终没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旬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发展,不断深化和丰富“工业强县”的战略内涵,推动县域工业由资源产品粗加工向循环经济、生态工业、集群产业、三化融合与城乡统筹发展。
在工作部署安排上,始终突出工业核心战略抓落实,促进县域最好资源向工业倾斜,最好环境为工业保障,最优政策为工业服务,最高荣誉给予工业企业家。“十二五”期间,旬阳把工业发展的目标定位为“三个一百亿”:即2011年全县工业产值过百亿;2013年全县规模工业产值过百亿;2015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左右。其中2012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40.59亿元,全县工业化率达到43.34%,二产占GDP比重提高到55.29%。工业贡献了全县70%以上的财政收入,实现了两万多人的社会就业。
在工业发展上,始终立足旬阳县情,坚持以优势资源为依托,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资源型工业,全力主攻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着力打造循环清洁化和园区集群化的循环产业链,初步形成了“烟草食品、新型材料、水泥建材、电力能源、装备制造和生物制品”六大县域支柱产业。依托县域铅锌、磁铁、汞锑、石灰石和石英石资源,延伸发展新型材料,推进装备制造,实现由矿产加工向新型材料到装备制造的长链配套发展。围绕县域烟草、黄姜等10大特色生物资源,发展11个龙头加工企业,带动农村百万亩基地建设,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形成产加销现代农业生产方式。2012年全县特色生物加工产业工业产值达到15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27%,不可再生矿产资源加工产值由过去65%下降到35%,装备制造业产值比重提升到10%以上。改变了一矿定乾坤的单一县域经济格局。
循环发展 走出工业环保双赢路
2013年11月,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座谈会在旬阳召开。旬阳生态工业园,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称赞。这个2009年才正式成立的园区,在短短几年时间,迅速崛起为陕南县域工业园区的典范。先后有中烟、尧柏、陕汽等18家大集团大公司落户园区,园区也由此成为这些企业加快发展、成就辉煌的创业乐土。
为建设一个生态美丽的城市,为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旬阳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节能减排贯穿于园区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努力把节能环保贯彻于发展之中,落实到循环发展的路途之上,夯实在清洁生产的环节过程。园内有个锌产业循环产业园区,这里虽然生产锌焙砂会产生大量废气,但现场始终未闻到异味。技术部负责人李春安说:“厂里进行技术革新后,直接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供给毗邻的中科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并加工生产纳米氧化锌。同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又被有效回收发电,先供冶炼用能,剩下的低热蒸汽再送到相邻企业供酸解反应用热。”整个过程不仅减少了污染,还实现了资源有效利用。
投资7.8亿元的尧柏水泥是第一批入园企业,年实现工业产值7亿元,利用余热发电,节约20%到30%的自备电能。而与尧柏水泥一路之隔的平安水泥制品公司,年产5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搅拌,形成水泥生产与深加工产业链,既减少了运输成本,又净化了园区环境。
围绕企业组建、铸件、配件、维修、培训建立汽车产业链,与陕汽集团组建的宝通公司生产专用车的股东保利机械公司生产汽车配件,长江驾校提供驾驶培训,上游制造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废渣,通过亨通公司5万吨球墨铸件进行回收利用。烟厂、大地复肥、尧柏水泥等公司已形成企业内部污水处理闭路循环再次利用,用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邓帮财形象的说法就是“吃干榨尽”零排放。
据介绍,目前旬阳生态工业园区2011—2013年节能减排评估报告书已编制完成。园区在全省首创了“四位一体”节能减排监管机制。从规划开始,对园区的环境背景、环境容量进行了科学量化监管,每年、每季、每月对进入园区段的旬河水质、空气、土壤重点企业的煤耗、电耗、油耗、水耗及排放的粉尘、气体在报告书中一清二楚,明明白白。把节能减排措施落实到企业生产工艺的具体环节,把环境控制、环保风险防范到关键部位和重要节点……
短短5年多时间,园区已形成8个各具特色的小工业园区,“三废”循环利用年节约标煤34.6万吨,减排二氧化硫6.5万吨,循环经济效益达7亿多元。
园区建设 绘就城乡一体和谐图
近年来,旬阳县响亮地提出了“打造生态太极城、推进三镇一体化、建设安康副中心”的城市发展战略,努力为全县人民谋求经济与生态福祉。而生态工业集中区的快速建设与发展,有力地助推了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
努力把园区建成城乡统筹示范区,实现城园共建、和谐发展,是县委、县政府既定的目标。在园区发展中,实施园区基础设施与县城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据介绍,近年来,园区先后开工建设了鲁家坝大桥、张湾大桥、鲁家坝河堤、草坪河堤、白柳大道、白柳滨河大道、城白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达2亿多元,极大地改善了园区面貌。
园区融合统筹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园区10个特色生物产业加工企业在完成产品加工能力的基础上,流转土地、林地近万亩,发展现代农业园6个,合作社与协会组织农民2500多户,带动县域百万亩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规划建设的4个现代物流园2个建成,2个已开工建设部分“三通一平”,实现一二三产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园区开工建设了5个陕南移民小区,居住人口达3万人,占县城规划总人口的1/5。既实现了农民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又解决了企业技工的稳定难,实现了安居乐业,带动了城镇化发展。
头枕巍巍秦岭,怀抱滔滔汉江。金秋时节,走进世界唯一太极城旬阳,处处涌动着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工业发展热潮,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壮丽画卷和美好前景,已初步展现在秀美的秦巴大地。
工业,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富裕、和谐、美丽。
旬阳县生态工业园区远眺(局部)。环山、绕水、映绿是旬阳生态工业园区独特的生态景观。
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座谈会在旬阳召开。
陕汽集团旬阳宝通公司生产的新型环卫车辆。
坐落于柳村工业园区的尧柏水泥厂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节能降耗先进企业”。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图为鲁家坝大桥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