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导读:不同于作者以往的财经小说,这部作品传达了梁凤仪对个人、对香港、对中国历史的回忆与思索,整部作品带有她本人及其家族历史轨迹的印记。
昨天,香港著名财经小说作家梁凤仪《我们的故事之乱世佳人 1949—1959年香港故事》中文简体版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首发。《我们的故事》全套作品将在五年内完成,并将成为梁凤仪的封笔之作。
专心投身商业
停笔十五年
梁凤仪出生于1949年,以写财经小说知名,也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她的20几部作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并被改编成各种电影电视剧,创造了很多销售上的奇迹。
梁凤仪说自己自1989年开始写小说,1998年写完了最后一本财经小说《金融大风暴》,宣布封笔。原因有三:第一,自惭在创作上没有突破、没有进步,写来写去都是那个样子,不写也罢;第二,写财经小说主要是希望反映香港在回归前的香港社会情况,1997年刚回归香港局势和人心都未明确明朗,很难下笔;第三,我盼望专心把我的创作事业变成文化企业,争取在香港上市,那就必须要全心全力全情专注于业务。故此,我准备停笔十年,结果是停了十五年。
《我们的故事之乱世佳人 1949—1959年香港故事》,是梁凤仪沉寂许久后重出江湖之作。“乱世佳人”是梁凤仪《我们的故事》三部曲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49年到1959年之间。以女主人公桂雨心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贯穿起了一个家族、两组爱情,更从一个侧面映射了当时整个香港乃至中国的政治和经济面貌。《我们的故事》全套作品将在五年内完成,并将成为梁凤仪的封笔之作。
从财经小说转型到政治历史
不同于作者以往的财经小说,这部作品传达了梁凤仪对个人、对香港、对中国历史的回忆与思索,整部作品带有她本人及其家族历史轨迹的印记。梁凤仪说:“从创作小说开始,我就有一个心愿,要以我的出生年也是新中国成立年1949年开始一直到香港回归二十年的香港历史作为背景,写一个政治爱情系列小说《我们的故事》,也就是说我们香港人这七十年的故事。”
从财经小说转型政治历史,梁凤仪说其实不管是财经还是政治爱情不过是市场的包装,“财经小说对我而言,写得快,不需要看书,所有的经历都放在这里,经验就是我的素材,多得不得了,不用调研。这本书是讲历史时代的,要看材料的,这本书需要调研,香港大事记,中国大事记,必须要在小说里出现。”
对于过去的创作,梁凤仪用自嘲的口吻说,“我没有什么耐性读书,写得快不等于写得好,我从不奢望我的作品在文学殿堂上能占上一席之地,我只不过是一个讲讲故事、写写文章的小商人。”但是她表示,自己会非常认真完成《我们的故事》,“我一定把这七十年来的重要事件写出来,永留纪念。
写作困难
犹如“高龄产妇”
梁凤仪说写作这部小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因为历史的融入,显得有些“难以驾驭”。为了写这部小说,两年前她把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卖掉,退出营运的岗位。但是结果一年下来,只写了两千字。所以下决心,在去年的4月底到温哥华闭关四十天,终于20万字的第一个香港故事写完了。
她说,很希望能够以一个阅读小说的消闲方式,记载香港历史,让读者一边享受小说情节,一边重温七十年的时代变迁。“我的三个学位都是在香港中文大学主修中国历史的,我的博士论文是《晚清小说的思想传播功能》,通过小说传播思想是一个相当有效的公关方法。所以,我希望把枯燥的历史放在有血有泪的小说之中达到文以载道的目的。”
在她看来,写小说就好比女人怀孕,一旦决心生小孩,其实是心惊胆跳的,特别是高龄产妇,又特别已经停产十五年——怀孕之后,很有可能胎死腹中,也可能难产;一直到小孩出生了,可能是没有了鼻子、没有了耳朵。要等到写完了最后一笔,才知道是否可以生下一个五官端正的健康小孩,这才松一口气,“如果有人在以后看了这个高龄产妇的产品,认为他是漂亮,那简直是喜出望外。”文/本报记者 罗皓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