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118项246个指标高标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如何将福田标准变成福田实践?打造“十大文化功能区”就是重要抓手。文化馆功能区的打造,满足了辖区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图为改造升级后的福田文化馆戏剧主题馆效果图。
社会队伍积极投身创建。福田区现有注册志愿者5000多名、志愿者团体30多个。图为深圳首个区级群众文化学会——福田区群众文化学会组织文化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公共文化服务。
最炫民族风——福田区迎春非遗展演
第十二届中国·深圳标准舞拉丁舞世界公开赛现场
首届中国(深圳)国际嘻哈文化节颁奖典礼活动现场
制定“福田标准”
高标准严要求建设“十大文化功能区”
高标准才有高境界,严要求才能出实效。福田区在全面落实达成文化部国家东部验收标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公共文化服务的“福田标准”。该标准分为10个部分,共118项246个指标,与文化部国家东部验收标准相比,不仅大部分指标有大幅提高,且新增了4个部分、88项和170个指标,充分体现了福田在全国率先高标准开展公共文化标准化建设的文化自信。
如何将福田标准变成福田实践?打造“十大文化功能区”就是重要抓手。作为深圳市的首善之区,福田区早在2003年就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一公里文化圈”的目标。目前,“一公里文化圈”业已建成,拥有“市属重大文化设施—区属主干文化设施—街道、社区基层文化设施”三级网络设施共391个,设施总面积达33.4万平方米,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2507平方米。深圳图书馆、深圳博物馆、音乐厅、中心书城等深圳市标志性文化设施坐落福田。依托上述设施,福田区年均组织各类公益文化活动5000余场次。2005年,福田区成功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区,并于2009年、2014年先后两次顺利通过文化部和广东省文化厅的复查。
改革,是深圳的灵魂;创新,是福田的气质。福田人积极整合辖区文化资源,将各种文化要素分门别类,丰富内涵、扩展外延,致力实现现有资源的效益最优化、最大化。通过打造主题文化馆、图书馆阅读、博物馆,文化广场、公园、地铁,现代戏剧、公共艺术、街道特色,以及数字等“3传统+3室外+3特色+1平台”的十大文化功能区,福田将树立起高品质、高水准的崭新文化形象。
福田区拥有“戏剧、音乐、书画、舞蹈、钢琴、非遗、梦工场(青年)”7个主题文化馆,每个主题馆立足“打造一组品牌活动、培育一批文艺团队、开设一个艺术沙龙、建设一所主题图书馆、组建一支文化义工队伍”的同时,皆配备“一个剧场、一个展览厅”。主题文化馆功能区的打造,可满足辖区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
福田区的图书馆资源丰富,拥有2个市总馆、1个区总馆、10个街道馆、94个社区馆、3个主题馆和27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图书馆因其功能区的打造,内涵丰富、外延扩展。在福田,阅读不仅是为了学习充电,也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你可以一整天泡在全亚洲最大的独体书店——中心书城里静心阅读,也可以在优雅的特色书房、书吧里捧一杯咖啡览一册画卷。你还可以加入慈济阅读会、三叶草阅读会,或在已举办14年的深圳读书月里找寻你的阅读兴趣。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没有厚重的历史。福田区拥有两大市属博物馆、7家民办博物馆。福田人在打造博物馆功能区时,一手抓硬件,一手抓软件。目前,安托山博物馆群呼之欲出,相关部门通过组织走进博物馆等活动,让市民走进历史,让历史照亮现实。
在大多数人看来,文化广场的主要功能是让大妈们跳广场舞,但福田人对此说不。福田区发挥拥有54个社区文化广场的优势,倾力打造文化广场功能区。相关部门每年采购大批优质节目进社区、到广场。在福田的文化广场功能区,有热烈的广场舞,更有健身球大赛、街头艺术、国际风情、非遗文化、青工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公园是城市的肺,福田的公园文化功能区是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氧吧。福田区以7个市属公园为经,以88个区属公园为纬,织密室内与室外齐头并进、文化与生态充分融合的公共文化服务新网络。在福田的公园里,你可以躺在草地上听钢琴流淌出醉人的旋律,也可以悠闲自在地和着身边艺人吟唱的民谣,如果你一时兴起,那就跟着民间文化巡游的队伍,潇洒走一回吧!
说到地铁,人们的脑海里涌出的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和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福田人通过打造地铁文化功能区,赋予地铁全新的文化气息。福田区与深圳地铁公司合作,开辟地铁文化长廊、组织地铁演艺活动、举办地铁美术展览、设立地铁图书超市、推出地铁公益广告。举办图书地铁漂流、阅读分享、阅读推荐等活动;开展地铁小说、地铁漫画、地铁影视、地铁“快闪”等时尚主题活动,使地铁成为充满艺术气息、彰显城市气质的魅力区域。
一般来说,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白领,每年看100场话剧,经济上也许是不能承受之重,但在福田,这可以成为现实。福田区通过打造现代戏剧功能区,发挥辖区专业剧场和高端企业众多的优势,整合辖区剧场资源,邀请孟京辉等戏剧名家,成立名人戏剧工作室,举办戏剧演出季,由福田区宣传文体发展基金扶持的“都市100戏剧演出季”低价惠民,平均票价仅为100元。
福田现代景观建设硕果累累,公共文化功能区将文化理念、艺术内涵融入城市空间,展现了福田公共空间的人文魅力。在建设一批高水准的城市艺术雕塑及特色景观的同时,福田积极推动街头艺术发展,组织开展公共艺术、街头文化等系列市民鉴赏体验活动,“行走的雕塑”“公共艺术装置展”等活动正紧锣密鼓地筹办。
福田区通过打造街道特色文化功能区,实现“一街道一特色”, 各街道创建符合自身特色的图书馆、文化站、艺术团、书画社,举办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为辖区居民带来丰富多彩便捷高质的文化服务。
深圳的数字化时代比一般城市来得更早一些,福田区通过数字文化功能区的打造,建立“网络文化服务平台”和“移动终端服务平台”, 福田文体通即时通讯平台、福田文体惠民网、福田发布微博等,突破了地域局限,实现“示范区”创建过程全民即时参与、创建成果全民即时共享、创建交流全民即时互动的局面。在此平台上举办的网络弹唱、网络展览、网络讲座、微电影、微小说等网络文化活动,时尚而不肤浅,多元而不杂乱。
设立“福田智库”
广纳民智推进公共文化治理机制创新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国家的兴起都离不开“略”和“策”——“略”是战略,“策”是战略的具体实现和落实。而策略的获得和执行,离不开来自民间的智库。为进一步推进福田文化建设和发展,为区委、区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和公共文化机构提供决策、参考、执行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和创新,福田区成立“文化三会”作为政府智库,聘请了6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区政府文化顾问,10名专家为区政府文化议员,66名专家为理事会成员,专家中来自海外的专业人士有好几位。
2014年9月3日,福田区文化议事会成立。议事会成员组成实行“三三制”原则,涵盖文化领域领导、文化理论研究专家、文化营运专家和文化工作者三类人员。文化议事会力求改变由区有关部门负责文化决策和项目执行的传统运作机制,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从传统政府主导向现代社会共治转变,为区委、区政府文化政策与文化工作提供决策性意见和建议。
决策有了保障,执行尤为关键。为了对创建工作进展进行研讨,对重大事项进行评估、审议和监督,福田区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创建示范区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深圳市政协委员、政府管理人员、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专家学者、传媒代表及福田辖区内群众代表共同组成,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会议,行使评估、审议和监督等权力。
改革没有完成时,为进一步扩充和完善福田智库,福田又成立了区公共文化机构理事会。选取区图书馆、非遗、书画、舞蹈、戏剧主题馆5个文化场馆,开展理事会制度改革试点,依据各场馆业务活动的不同特点建立“智库咨询型”“监督决策型”“共同治理型”等不同类型理事会,通过决策、执行、评估“三分机制”和理事会成员的“多样化”,达到优化决策机制、激发团队活力、提升工作效能、科学费用开支、公正效果监督的目的,提升区属文化场馆在管理运营、人才结构、服务产品供给等方面的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水平。其中,“区图书馆法人治理项目”被广东省文化厅作为全国公共文化改革试点上报文化部。
研究“福田课题”
探索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吹起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角,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落实《决定》中关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精神,福田区选取“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研究”作为研究课题,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导向,促进社会资源积极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探索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等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的新体制、新机制。
2013年,福田区制定《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制度设计研究方案》,计划今年11月形成初步成果,今年底、明年初出台相关政策制度,争取在课题验收前形成较丰富的实践成果。课题研究以“深改”为制度设计的总依据,以“功能”为观念创新的立足点,以“普查”为盘活资源的主抓手,以“香港”为参考学习的新对象,以“制度”为课题研究的落脚点,预期制度成果为“1+N”文件。其中,“1”是指福田区委、区政府出台的扶持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文件;“N”是指在若干领域的具体实施办法。
2012年,福田区宣传文体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正式启动。区政府每年设立一个亿的专项资金用于撬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形成共建共享新局面。专项资金设立以来,共扶持各类文体事业公益项目135个,实际投入经费8639万元。
也是在2012年,福田区启动“百名世界冠军和文化名人”引进计划。郎朗、孟京辉、王鲁湘、易建联、聂卫平、印青、方锦龙、谢军等文体名人已与福田深度合作,共谱公共文化大合唱。目前,福田已初步形成“名人+顾问”“名人+宣传”“名人+公益”和“名人+市场”的“名人+N”系列合作模式。
打造“福田品牌”
公共文化服务力推普惠化均等化特色化
福田区以建设高品质国际化文化强区为目标,大力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合作,先后举办了深圳标准舞拉丁舞世界公开赛、国际打击乐文化节、郎朗·深圳福田国际钢琴艺术节、街头艺术嘉年华、“现弹现唱”网络弹唱大赛等大型文化活动,既深受群众欢迎,又叫响了一系列的文化大品牌。
为加大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服务保障力度,福田区以“均等化”为目标,举办系列“迷你专场”,为34名怀揣艺术梦想的草根艺人圆艺术之梦;开展“阳光工程”,将来深圳的建设者、困难家庭、残障人士、孤残儿童等各阶层群体纳入文化关怀范畴,实施“零门槛、免学费、送用具”的零免送政策;开展“千人培训工程”,全面实行基本型艺术培训免费供给,2013年共举办公益培训班74个、招生1520人。
为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福田区以“普惠化”为目标,推出“十大文化惠民工程”。2013年首次推出“圆梦工程”“千人公益培训工程”“万人广场舞工程”等“十大文化惠民工程”,荣获最受居民欢迎的五大民生项目之一。今年再次推出“福田健身房”“千团工程”“福田之夜”等新版“十大惠民工程”,将文化民生进行到底。
福田还以“特色化”为目标,充分发挥各街道文化特色优势,定位“一街道一特色”。精心打造园岭街道的青工文化、南园街道的摄影文化、福田街道的白领文化、沙头街道的民俗文化、梅林街道的绿色文化、华富街道的设计文化、香蜜湖街道的国际文化、莲花街道的书画文化、华强北街道的商圈文化及福保街道的社区文化,并结合各大节庆,举办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特色化。针对辖区青年和白领人数众多的特点,打造嘻哈文化节、“我型我秀”青年文化月、孟京辉戏剧福田演出季、“都市100”话剧展演、“让市民走进音乐厅”高雅演出低票价补贴等青年文化、都市文化新品牌,深受广大青年和都市白领追捧。此外,福田区还以打造“地铁文化功能区”和“公园文化功能区”为契机,开展“深圳·福田地铁文化节”和公园文化节等特色文化活动。
实现“福田共建”
协调全民参与聚起强大创建合力
“一把手”抓创建。成立福田区创建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由深圳市委常委、福田区委书记张文和区长王强任双组长,区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区直各有关单位、各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任成员,实行领导小组定期例会制度和重大事项会商制度,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
开门议创建。在全国率先成立创建示范区理事会,邀请市政协委员、政府管理人员、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专家学者、传媒代表及福田辖区内群众代表共同参与创建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就不同阶段创建工作进展进行研讨,对重大事项进行评估、审议和监督。
合力齐创建。督促区编办、发改、财政、住建等部门做好示范区创建编制、人员、经费、设施建设等保障工作的同时,推出“文化+N”示范区共建模式。“文化+体育”,推出打造集场地保障、免费开放、体质测定、健身指导、文体活动五大功能于一身的“福田健身房”品牌,预计全年受惠人群达40万人次;“文化+教育”,打造福田校园戏剧节品牌;“文化+组织”“文化+民政”整合社区党员活动室、星光老人之家等场地共建社区文化活动室;“文化+工会”,举办“时尚·霓裳炫丽福田”福田区第二届职工技能大比武活动;“文化+团委”,共同招募和培训文化志愿者队伍;“文化+妇联”,共建了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娘家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家事合议团、公益女律师服务团等公益文化组织。
社会队伍积极投身创建。福田区现有注册志愿者5000多名、志愿者团体30多个。福田区还以区属文化场馆为阵地,建立了文化志愿者分队8个,包括图书馆分队、戏剧主题馆分队、音乐主题馆分队、舞蹈主题馆分队、梦工场主题馆分队、非遗主题馆分队、钢琴主题馆分队和书画主题馆分队。自成立以来,福田文化志愿者共服务各项活动2000多次,参与服务3.5万多人次,累计服务时间13万多个小时。
展示“福田流动”
崭新文化观念文化表达活跃城市发展
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在《观念的力量》一书中提出了“文化是流动的”的观点。文化如何流动?福田区的做法是“走出去请进来”,深圳市“十二五”规划提出,推进特区一体化,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福田区也确立了“法治化、智慧型、高品质的国际化先导城区”的战略目标。让深圳文化走向国际舞台已然成为福田人的特别使命。
为了将深圳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福田先后代表文化部等国家部委,组建艺术团,参加2012年悉尼中国农历新年庆典和花车大巡游,2013年尼泊尔“中国节”文化交流、2014年南非、赞比亚、津巴布韦非洲三国“海外春节”巡演。同时,福田文化工作者也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2012年,福田区文体中心编导詹晓南受香港演艺学院邀请,两次赴港编排舞剧《兰花花》和《射雕英雄传》,两部剧在香港演出后大获好评。
为了让文化流动起来,福田区在做好“走向国际”的基础上,致力做好“请回深圳”。福田区承办了第四届深圳国际友城(韩国釜山)文化艺术周、苏格兰现代舞交流等活动。主办了中国(深圳)标准舞拉丁舞世界公开赛、郎朗·深圳福田国际钢琴艺术节、谢军国际象棋嘉年华、粤港澳校园乐队音乐交流会等品牌活动。
福田区比邻香港,与香港“谋共赢”成为福田人的必然选择。福田区建立深港文化合作示范基地,深圳图书馆、博物馆、中心书城成为港人享受内地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组织香港管弦乐团、香港中乐团等参加“文博会艺术节”“深圳音乐厅演出季”等活动,实现两地文化资源共享。
诚如深圳市委常委、福田区委书记、福田区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组长张文所言:争创示范区,不仅是为了争牌子、争荣誉,更重要的是让更多市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和文化发展的成果。我们相信,有着充沛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福田人,有着不断自我革命秉性的福田人,一定会借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东风,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实现福田文化资源高度整合、文化标杆突围确立、文化服务品质提升,让文化生产力竞相迸发,创造力充分涌流,必将实现文化全民参与、全民受益,使福田成为高雅文化的殿堂、大众文化的乐土、传统节日的旺地,让文化成为福田响当当的软实力品牌,跃上福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