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文汇报》载,中国乒乓球联赛在职业化多年后,第一次面临冠名赞助商的空缺,而少了年赞助600万元的收入,直接导致央视5套退出联赛转播,取消以往每周两到三场的乒超联赛直播。没了大金主,没了转播商,中国乒乓事业已今非昔比,风光不再。
事情并不是国人想的那么简单,一边日子难过穷联赛,一边却是日进斗金富球员。一个奥运冠军马龙,他在乒超保底年薪是50万元,每参赛一场出场费是1万元,获胜奖励又是3.5万元,到第一阶段第17轮结束,马龙已出战23场,获胜19次,联赛收入已达139.5万元。
另一个更有名的“马家人”,虽退出了国家队却仍享受功勋球员优待,他继续到山东魏桥创业俱乐部服役,乒超前17轮他出场23次,获胜13场,他的收入也达到了118.5万元。
于是,有俱乐部老总如此评价国手:既待在体制内“吃皇粮”,又能在市场上“拿红包”,何其优哉!俱乐部老总尚且想不通,国人就更想不通了。
“拿红包”如果说是市场经济商品交换的产物的话,老百姓是能想得通的;你吃皇粮,却不为老百姓做事,怎么能“吃官饭放私骆驼”呢?
问题还出在我们的法规制度不成熟不健全上。
就说这运动员的酬劳吧,若以市场经济的西方俱乐部运营模式,能产生多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那运动员就会有多大收益收入,那球员就可年薪百万千万的上不封顶,满世界人谁也没二话。相反,没人气没市场没收入,收入有限自己无怨言,老百姓也自然觉得正常。
而我们国家的乒羽中心呢,它有一个明文规定,凡相同等级的运动员,在俱乐部内薪酬必须相同。就是说,只要是拿过世界冠军的运动员,统统都在一条薪资线上。这问题就来了,贴着职业化标签,拿的却是计划分配的酬劳。俱乐部虽是投资方,却没有薪酬制度的决定权,因为您要想左右这些运动员,还得受乒羽中心掣肘,看人家脸色行事呀!
于是,怪胎就出来了,没赞助,没广告,没转播,没观众,没人气,没效益,却百万以至更高的薪酬照拿!
其实我们没有任何埋怨和责怪运动员的意思,我们记着他们的功劳,还有苦劳,我们只是诘难又吃皇粮又拿红包这种现象的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