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宝鸡擀面皮 岐山擀面皮 陕西凉皮 凉皮方便包 5包包邮 原价9.9 现价5.9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百科>>正文

陕西陕南地区人文景观有哪些?(2)

2013-8-9 16:40:00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六)张良庙
  张良庙位于秦岭柴关岭南麓,紫柏山东南脚下,距汉中留坝县城17公里处的庙台子街上。川陕公路横越门首,交通较为方便。
  相传为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臣,“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之一的张良,辅佐刘邦成就帝业后,就“激流勇退”,托名“辟谷”,隐居于此。后人仰慕他“明哲保身”的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高风,在这里建庙奉祠。因他曾封“留侯”,故名“留侯祠”,俗称“张良庙”。
  张良为“汉初三杰”之首,刘邦自己就这样说过:出谋划策,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安抚百姓,筹集粮饷,我不如萧何;统帅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此三位都是人杰。但张良深知和刘邦共事只可共患难,不能同安乐,所以当西汉立国之时,正是张良“辞汉”之日。此举正中刘邦下怀,当他当了西汉开国皇帝之后,就敕封张良为留侯。400年之后的东汉之末,张良的第10代孙张鲁做了“汉中王”,为了尊崇先祖不以功高盖世而讨封,不以位极人臣而自居的超群拔俗之德,便修建了这座“汉张留侯祠”。从那时起,这里就成为道教活动的胜地,四方揽胜者络绎不绝,争相观光。这座古庙犹如一面历史的镜子,反映着张良其人其事以及世代百姓对他的崇敬。
  张良,字子房,安徽亳州人,号称姬公子,出生于公元前185年,其祖父姬开地,父亲姬平,都相继为韩国相国,侍奉过5朝君王。及韩国灭亡,张良为了报仇雪恨,不畏强敌,乃决心刺杀秦始皇。趁秦始皇东游之际,宫车行至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境内),张良马上令力士抛出120斤重的大铁椎,可惜“误中副车”,受惊的秦始皇却安然无恙,力士当场被擒,触树而死。姬公子便隐名匿姓(改为张良)逃亡到下邳。“搏浪飞椎”的典故源于此。李白有诗云:“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张良逃到下邳以后。在圯桥(即江苏沂水大桥)遇见黄石老人,黄石老为了考验张良的为人和才智,故意将鞋子掉在桥下,吩咐张良去拾上来,还叫他亲自跪地穿鞋,张良一一顺从照做,获得黄石公的青睐,便约张良5日后天明来圯桥上再见。张良一连两次都迟到了,直到第三次夜未半再到圯桥。才见到了黄石公,黄为了奖励张良的这种韧性、耐性和毅力,授给他一部《太公兵法》,张良在艰难的西逃途中日夜攻读,遂感行刺秦始皇乃为蠢事,后来便做了刘邦的谋士。
  张良庙原在紫柏山顶,约在明清之际移至山下,相传为张良的“辟谷”之所在。庙有6大院,150余间殿宇,总面积1.4万平方米。庙门是彩石基座。砖构券洞式牌搂。进大门是一座连通二门的大木桥,名曰“进履桥”,取张良在圯桥为黄石公进履之意,是依“圯桥纳履”典故而设计建造的。当年苏轼曾在这里吟颂:“曾闻圯上逢黄石,久矣留侯不见欺。”赞扬了张良一生有始有终、里表一致。门院内有钟、鼓楼和三角形的“灵官殿”,越过遍立历代名人碑碣的前、后过庭,进入二山门便是大殿院。大殿院是张良庙的主题——人生业绩的光辉点。殿上悬有白金匾额,上书4个金光灿烂的大字:“帝王之师”。观后,不由得使人想起《唐诗》李商隐的诗句:“张良黄石术,便为帝王师。”这座殿院是专为此题设计的。张良辅佐刘邦的功绩很多,知名度特大的首推“鸿门宴”。张良在这里日与百姓为伍,躬耕田亩;夜与琴书相伴,悟道参禅。冯玉祥将军在此留下敬仰张良的楹联:“收秦关百二山河奇谋独运;辅汉家统一事业成功不居。”大殿中供奉着张良的塑像,道骨仙肌,智慧卓然。右侧“南花园”的池中有张良“辟谷学仙”的“辟谷亭”。于右任题碑:“送秦一椎,辞汉万户。”,赞其“只做大事,不做大官”的高风亮节。左侧北园建有“洗心池”,清冽一潭,青天白云映入池底,使游客在此得到精神的浴涤。“北花园”中还有张良拜黄石公为师的“拜师亭”,还有学成自退、返回云山的“回云亭”。再经翠竹蔽荫的曲径盘道攀援直上,便到了庙中的制高点、人间仙境的“授书楼”,它取黄石公给张良授书之意。凌顶举目,天地之间,谷幽峰明,神意飘然。庙内现存摩崖石碑100多块,木匾50多面,木、石刻对联30多幅。无数失意官宦和厌世文人纷纷留墨迹托意于此。
  张良庙傍山依水,古朴典雅,终年云霭缭绕,颇有仙家灵气。柴关、紫柏二山在此形成一个圈椅状,庙前一水和庙后一河又成环抱之态,庙四周幽静肃穆,方圆百里苍松紫柏挺拔苍翠,大有护法卫道之像。二水轻流低吟,如琴鸣曲;鸟语清脆,空谷传音;再加以庙宇玲珑,楼台迭现,常使风尘仆仆的游客,如去云雾飘渺,变幻无常之境,顿生飘飘欲仙,游身世外之感。张良庙融名胜、古迹、文物、风景于一体,成为陕南著名的游览胜地。
  (七)灵岩寺
  略阳县灵崖寺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省级风景旅游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堪称蜀道明珠。灵岩寺素有“陕南小碑林”之称,寺内藏有汉代至今的近200余通碑碣,著名的汉代书法名碑《郙阁颂》也在寺内。《郙阁颂》是东汉灵帝刘宏建宁五年(172)刻的一方摩崖石刻,是为纪念汉武都太守李翕修剑阁栈道而书刻的。故全称《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桥都阁颂》
  《郙阁颂》摩崖是中国珍贵的汉代刻石。它的书法自成一家,独具丰标,为标准的汉隶八分——结构严整,章法茂密,俊逸古朴,风格浓郁,体态赫奕,在优美多姿的汉隶中,确为艺术精品,是研究祖国文字、书法和东汉八分汉隶的重要实物资料。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盛名就遍及国内,为历代文学家、书法家所推崇,各种金石学专著和杂记、各种书法专论或专著,多有著录,仅《隶辨》就录有128处之多。近年来,日本书法界,多次远渡重洋,长途跋涉,前来目睹这块东汉摩崖刻石瑰宝,并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它同汉《石门颂》《西狭颂》并称中国的“汉三颂”。石刻原在略阳徐家坪口村郭家地(古名析里、又名白崖)1979年12月,农民修乡间公路,《郙阁颂》受损,后被迁至灵岩寺,粘接复原,嵌在前洞石崖边,摩崖高170公分,宽125公分,全文19行,第六、十二行为11字,第15行为18字,其余每行27字,共计472字,现存220字,右上额有古代拉船纤绳磨损的印痕7道,最长约20公分。因摩崖刻石地处拐弯,古代纤夫借此勒绳以省力所致。
  到南宋绍定三年(1230),沔州(今陕西略阳)太守田克仁(幼时就很爱书法曾临摹过《郙阁颂》)得知《郙阁颂》就在沔州,喜之不尽。当他见原刻露处江边,受风雨浸蚀,剥落日甚,恐久而绝迹,便仿原刻形制大小,重刻于灵岩寺(即今灵岩寺奈何桥的右崖上)。至明万历时,刻石右上角剥落尤甚,斜痕长102厘米,知县申如埙补刻,并在石尾加上“知县申如埙重刻”7字。晚明以来,申如埙补刻而冒“重刻”的《郙阁颂》摩崖,因字迹清显,拓印流传,造成混乱,有的妄断为申如埙重刻。因《郙阁颂》摩崖的书法价值极高,长期以来传为书法家蔡邕撰书的。到元末,又因高则诚编《琵琶记》戏曲时,将蔡邕演绎为“状元”,流行广泛。因此,群众就讹传“蔡邕撰并书”的《郙阁颂》摩崖称为“状元碑”。讹误相传,一直至今,故旧的省、府、县志以讹而载。
  四、博物馆
  (一)汉中博物馆
  汉中博物馆设在汉中市古汉台内。馆内设褒斜栈道史陈列、石门十三品陈列、出土文物陈列、生物化石陈列、古字画陈列和革命文物陈列等6大部分。珍藏出土文物和碑刻、拓片、书画等精品千余件。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关于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的资料。
  “褒斜栈道史陈列馆”是世界交通史上的一大奇迹。“褒斜栈道”北通关中,南接蜀汉,千百年来,既通行过和平时代的商旅,又闪耀战争岁月的刀光剑影。石门是世界历史上开凿的第一座人工隧道。古栈道和石门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石门十三品陈列馆”中收藏的摩崖石刻堪称国内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石门隧道两壁和褒河两岸石壁上遍布汉魏至明清的诗咏碑刻与古栈道修凿碑记。这里展出了从中精心挑选后整体切割下来的、深为书法家们推崇的十三件珍品——石门十三品。包括《石门颂》、《鄐君开通褒斜道释文》、《李君表》、《玉盆》、《石虎》、《衮雪》、《李苞通阁道碑》、《石门铭》等。这些碑刻既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又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博物馆中的生物化石陈列馆展现了汉中沧海桑田的古地质变迁;出土文物陈列馆展现了汉中地区的历史发展;革命文物陈列馆则展现了从太平天国到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汉中人民的光荣革命斗争史。
  (二)江神庙民俗博物馆
  江神庙民俗博物馆位于略阳县环城西路,主要负责江神庙的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以及全县民间艺术和民族习俗的研究与开发等。博物馆所在的江神庙,又名“龙王庙”,始建于明代,占地近2千平方米,是长江流域保存最完整的古羌族戏院建筑群,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江神庙是古代船帮聚会和祭祀的会馆,按照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布局,依地势高差而建。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宏伟。细部装饰注重木雕板绘,外观华丽。富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和民族特色,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和文物考古价值。
  五、古代建筑与古代建筑工程
  (一)古汉台
  古汉台,又名七星台,位于汉中市内东南隅。公元前206年,秦亡,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古汉台是刘邦在汉中时的王府。
  古汉台,原占地4万平方米,现台高8米,面积2600平方米。四周台垣高耸,砌以砖石,边有女墙,雄姿伟岸。台分3级,由南向北逐级上升。门楼为攒顶式,重檐高耸,飞角凌空,施以彩绘,庄重典雅。台内诸多建筑为宋及以后历代所建。
  院内东北隅有“天汉楼”,即今“望江楼”,3层,高17米。民国四年(1915)曾重修,现为1995年重修后面貌。楼为三层五开间,五檐三滴水。正面下方有4个高约1米的石雕卧狮作为立柱础,使楼体显得更加雄浑、沉稳,屋面造型融攒尖、庑殿、歇山、披檐等多种形制为一体,可以说是集古建筑屋面造形之大成。楼上有一楹联:“汉水东去三千里;秦地南来第一楼。”后院有明代建的“桂荫堂”。明弘治年间,在前院开“镜吾池”,建了“洗心亭”,清代于东北隅建了“清晖亭”,清末民初建了“东华庭”,民国十五年建了“竹林阁”。东南隅的“苍玉亭”有一石鼓,相传为刘邦的上马石、拴马石,高3尺,径1∶5尺,色灰白。石的一角有刀削痕迹,传说是刘邦试剑留下的剑痕。
  古汉台已成为汉中市的标志,现为汉中市博物馆所在地。
  (二)拜将台
  拜将台位于汉中市城南门外,亦称拜将坛。为南北列置的两座方形高台,各高丈许,相传为汉高祖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时所筑。南台四周用汉白玉栏杆围砌,台下东西右竖石碑一通,东碑阳刻“拜将坛”,碑阴刻《登台对》;西碑阳刻“汉大将汉信拜将坛”8个字,碑阴刻诗一首:“辜负孤忠一片丹,未央宫月剑光寒。沛公帝业今安在,不及淮阴有将坛。”两碑对峙,为古台增色。北台上建有亭,顶部为歇山式,飞檐翘角,下边枋檩柱等均施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亭柱上书刻楹联。亭形舒展而稳重,气势雄浑而大方,金碧辉煌,十分壮观。史称韩信足智多谋善用兵,为萧何赏识,向刘邦推荐,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并采纳了韩信取三秦东向以争天下之策,完成了西汉统一大业。
  (三)奠安塔
  奠安塔在安康市区东部6公里处,黄洋河与汉江交汇夹击形成的陡峭巨岩——八公岩顶。塔建于1917年,7级,高约30米,面西而立。第一层正对市区的一孔石门上方嵌有青石镌刻的“奠安塔”楷书匾额。塔名取“长安永康,奠定宏基”之意。据说建此塔是为了镇安康地气,配金州风物。
  塔内有楼梯,游人可逐级攀登。上面六层四方均留有圆形或拱形门洞,可以从中欣赏四方不同的美景。在第四层的四面塔壁上还有彩瓷拼镶的“博厚高明,中天一柱,永奠安康,亦孔之固”16个楷书大字。塔顶有七彩莲座,座上有2个3000斤重的铜球。奠安塔七级飞檐皆用砖石浮雕装饰,图案鲜明,形象各异,最顶层的飞檐翼然外伸,大有展翅凌云之势。
  (四)北五省会馆
  北五省会馆位于安康市紫阳县向阳镇瓦房店。向阳镇是汉江最大支流任河下游的一座古镇。清中叶以后,随着流民的大量涌入和山货特产的开发利用,贸易逐渐兴盛起来,外省商人陆续来紫阳开设商行。清末民初,紫阳一带屡遭兵燹,加之地方官府、土豪劣绅巧取豪夺,给外省商人带来诸多不利,云集这里的商人为了保住市场,除了送钱巴结官府和地方豪绅外,还设馆壮大自己的势力。在紫阳境内的商人共结为陕、准、黄、川、湘5帮,涉及陕西、山东、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川、江西等省。当时,瓦房店有6馆17家,格外繁华,被称为“小汉口”。如今这里只留下山陕会馆、江西会馆、蜀州会馆和武昌会馆的部分遗迹。这些会馆的建筑样式古朴雅致,均用青砖、泥瓦建成。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殿与殿之间修有飞檐风火墙,镶嵌在飞檐、挡墙上的砖雕、木雕、彩画、泥塑和安放在会馆门前的镇馆饰物栩栩如生,是安康明清建筑艺术的结晶,充分显示了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五)船帮会馆
  船帮会馆位于丹凤县龙驹寨,坐北向南,面临丹江。丹江航道,自春秋战国始即为贡道,为建都长安之历代王朝主要补给线。百艇连樯,水走襄汉。龙驹寨江岸是水陆换载的著名码头。现在的船帮会馆,是从船上每件运货中抽取三枚铜钱,日积月累,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建成。船帮会馆又叫明王宫、平浪宫。由于它建筑华丽,又被称之为“花庙”,或“花戏楼”,一个“花”字,囊括了这座古建筑的全部风貌和艺术特色。安徽亳州(曹操故乡)著名的花戏楼称为南戏楼,龙驹寨花戏楼为北戏楼,两座戏楼南北辉映。戏楼建筑雄伟,造型奇巧,素有“兼具南秀北雄”之誉。会馆前门临江,为青砖六柱五楼牌坊式建筑。戏楼紧贴门楼,高27米,宽27米,重檐翘角,巍峨壮观。楼上演戏,楼下可供上百人“安营下寨”。无论是晴是雨,船工们上岸后,身不着点雨,头不顶烈日,夏纳凉,冬取暖,乏者憩,闲者乐,兴致所至,各得其宜。花庙之花;主要表现在它的整体建筑笼罩在千姿百态的画图之中,其中尤以镂刻透雕刀工细腻,巧夺天工。前门之“八仙过海”、“丹风朝阳”、《封神》人物、花卉图腾,无论是石刻、砖雕、彩塑、瓷镶,形神真切,独具匠心。戏楼之梁柱门窗无木不雕。山水人物,车马仪仗,楼阁亭台,树木花草,鱼虫鸟兽,神来之势,栩栩如生。戏楼正面,更是木雕精品荟萃,君臣聚会,豪情勃发,一片升平气象;两军鏖兵,水陆血战,刀光剑影逼人;大禹耕田,文王访贤,囊萤映雪,赤壁怀古……数十典故,数十画面,数百人物,依形就势,布满梁栋,布满桅检,布满搪板。其构图之奇妙,场面之恢宏,运刀之精确,造型之独特,无一不使人叹服。尤其是“和声鸣盛”题额两边之八组浮雕人物组成一副画联,迄今尚无能破译者,给人们留下了耐人寻味的谜。在诸多造型中,龙的形象最为耀眼,梁栋上、花脊上、飞檐上、峙墙上无不有龙。戏楼正面顶端高悬“秦镜楼”牌匾。“秦镜”典出《西京杂记》:“秦始皇有方镜,照人灼见心胆”。看戏为高台教化,“古事犹今事,戏情即世情”。以“秦镜”题楼名,旨在于娱悦之中,以史为鉴,以人为镜,抑恶扬善,修身养性。乐楼坐南向北,三面均可容纳观众看演出,为舞台发展史上的第二代,为今日“梨园”所罕见。戏楼北面正对大殿,彩绘木雕相映生辉。殿内曾塑有平水明王像,现已像毁殿空,但丞相陆秀夫身背南宋末代幼帝赵昺(bing,音丙)跳海,以身许国,后封明王的传说,至今脍炙人口。船帮会馆大门石联:“后元夷受封德昭千古,继夏禹称王福庇九江”,即隐此典。横披“安澜普庆”,寄托着船工们对自己的保护神的信赖与企冀。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经此,曾在会馆进行整训,并创建了龙驹寨苏维埃,从而为这一文物古迹增添了红色光环。星移斗转,沧桑变迁,现在,这儿的江面上已没了古老的木船,徐霞客从这里南游的登舟处,也已浪推沙移。新中国成立后,几经修葺,船帮会馆现已成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院内建起了博物馆,馆藏千百件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是向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基地。
  (六)褒斜栈道与石门
  褒斜道因南口名“褒谷”(位于汉中市城北)、北口名“斜谷”在(眉县),沿谷成道而得名。它是中国古代横跨秦岭、连接关中和巴蜀凿石架木而成的栈道,又叫阁道。全长250公里,是一条很古的通道。《读史方域纪要》称:“褒斜之道,夏禹发之,汉始成之。南褒北斜,两岭高峻,中为褒水所经。春秋开凿,秦时已有栈道。”在古代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褒斜道是兵家行军必经之路,同时又是商旅的要道。唐宋以后,由于连云栈道的畅通,褒斜道逐渐衰落。
  始建褒斜道时,火药尚未发明,“石坚不受斧凿”,人们只好采用“火烧水激法”开山破石。施工的方法是:先用火烧石面,待石温很高时,用冷水突然冲激,热石受冷裂剥。遇悬崖峭壁,则在崖壁上凿孔,架横木,上复木板,钳钉以通之;遇深沟险涧,则架长檩,复板以通;遇险陡山崖,则在崖旁打桩立栅,砌石栏以通。另有“逢水架桥”的桥道。在水中埋设木柱,木柱底端牢牢插入预先凿成的石基孔洞中,上设梁木,再铺木板,即“梁柱桥”。
  褒斜栈道的走向为:由今汉中褒城北入秦岭,溯褒河而上,经马道、武关,抵留坝县江口镇。再沿红崖河入太白县王家塄、白云。横穿太白县而东,达五里坡源头。东下五里坡入斜谷,经桃川、莺鸽嘴到眉县斜峪关。
  褒斜道的开通,加强了中原与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巴蜀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它的开通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石门在今汉中市北17公里处,褒斜道南端,又称“小石门”。石门大约是战国时期,为修褒斜栈道而开凿的,后经历代修凿,方告开通。门洞长13.6米、宽4.2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是国内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隧道,是研究中国古代交通史的宝贵实物资料。石门内和石门两侧的山崖上,遍布汉魏至明清的百余方摩崖石刻。1969年,修石门水库时,因石刻处于蓄水线下,遂将石刻中的《石门十三品》完整切割下来,存展于汉中博物馆内。
  (七)子午栈道
  子午栈道是关中至陕南的主要古道路之一。现存子午栈道遗址共长590.6米。路沿线发现栈道、栈桥等遗迹6处,其中较为典型的有龙王乡的瓦子沟栈道遗址,位于池河东岸崖壁下,现存人工开凿的石阶路长400米,有方形栈孔3个,孔距0.8米,孔边长0.15米,深0.1米。老城乡的田坝栈道遗址,位于长安河东岸崖壁下,分布长度约4米,现存方形栈孔5个,孔边长0.18~0.24米,深0.2米。子午道在西汉元始五年(5)正式开建,当时王莽当政,当其被立为皇后的女儿被称“有子孙瑞”时王莽便指挥开通了从长安“直通梁汉”的大道。因这条路的北端对着汉长安正南门,进入谷口,古人以北为子,南为午,故而南北走向的山谷称子午谷,经子午谷入山向南的道路即子午道。到了唐代,这条道便成为专为杨贵妃献荔枝的“荔枝道”。
  六、古关隘
  武关
  武关为秦国的南大门,位于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它和函谷关、萧关、大散关并称为“秦之四塞”。
  武关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即已建置,名曰“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武关建于峡谷高地上,北依陡峭的少习山,东、西、南三面环水,异常险要,称为“秦楚咽喉”、“三秦锁钥”。关城长约1000米,宽约500米,“垒砖石、有门钥,设重门、吊桥,凡战守之备,无一不具”。东门外额有两个石刻大字“武关”,内额镌“古少习关”。城墙用土板筑,略成方形,东、西各开一门,以砖石包砌券洞,西门上有“三秦要塞”4字,关西地势较为平坦,惟出关而东,旧时小路沿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现在改筑为公路,交通便利。
  武关在古代为兵家必争之地。苏秦游说楚威王时说:“秦一军出武关,一军出黔中,则鄢郢(楚国都城)动矣。”足见武关形势的重要。战国时,秦昭王致书楚怀王:“愿与君会武关而约结盟。”楚怀王应约来武关,被秦作为人质,终生囚禁,老死秦国。秦始皇出巡,曾经此道。秦末刘邦、唐末黄巢入关,均取此道。
  昔日的古关,唐建有尉府,明、清设千总衙门、巡检司。历年有文物出土,如汉五角形陶质下水管道、“武侯”、“千秋万岁”瓦当、“城”字砖及多种兵器、铜器、陶器等。历代要人名士如韩愈,白居易、李商隐、杜牧、寇准等均经游此地,很多人留下了佳作传世。武关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3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