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大禹庙
大禹庙位于韩城市苏东乡周原村东北,建于元代大德五年(1301)。明万历(1573~1620)和清嘉庆(1796~1820)年间都曾重修。
大禹庙是为了纪念夏禹而修建立的。夏禹为远古时的部落酋长,传说在唐尧、虞舜时,黄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舜派禹治理洪水,据说禹在治水期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敢入”。他用疏导的方法治平洪水。后来,他又取得了舜的部落酋长职位,死时把职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启,“禅让制”被彻底打破了。
大禹庙坐北朝南,中轴线建筑有献殿和寝殿,二殿由卷棚式的雨搭相连接。正殿内设有3组砖基木作神龛,由垂花柱分为9间,各龛有二龙戏珠的透雕图案,龛案上有沥粉贴金描绘的二龙戏珠或丹凤朝阳彩绘。正龛内有泥塑彩绘的禹王坐像。两边龛中是唐代名将郭子仪的泥塑彩像及其他人物像。殿内东墙有孙悟空收降红孩儿的彩绘壁画,西墙是郭子仪单骑见回纥和庆宴彩绘壁画。
献殿前有两根白沙石柱,柱上刻“大元国大德五年岁次辛丑孟夏制”。庙内保存有清嘉庆年间”大禹庙”木匾一块和明万历七年(1579)《重修禹王庙碑记》一通。
大禹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十)韩城文庙
韩城文庙在韩城市东学巷内,建于元代。明洪武四年(1371)重修,基本上保留了元代建筑风格。是我省现存完整的元代建筑群之一。为关中现存文庙建筑之冠。
文庙门外不远处有东西两座牌坊,一名“贤关”,一名“圣城”。牌坊上分别书有“道冠古今”和“德配天地”。由此两门进入文庙,南立盘龙照壁,为琉璃五龙壁。照壁长17米,高4.2米,雕制精美,形态生动,龙有出水腾空之势。照壁为明万历年间修建。五龙壁的两旁,有砖刻的鲤鱼戏浪,合起来看有“龙鱼河图”之意,五龙壁的北面是“棂星门”,门上高悬“文庙”匾额,门两旁有龙凤相配。
文庙总建筑面积为8100平方米,共分4个院落。从棂星门至戟门为第一院落。院内古柏参天。据载,古柏均系元、清时期栽植。院中有泮池,正中有双孔石桥,泮池四周围以石栏。院内有对称的东西厢房,东侧为“更衣亭”,西侧为“致斋亭”。碑亭中置有记载明、清两代重修概况的碑石6通。
院北为”戟门”三间,由戟门至大成殿是第二院落。大成殿为文庙主体建筑,规模最为宏伟。它位于中轴线上,整个殿基为石砌高台,台基上有月台,周围环绕石栏,雕蟠螭纹。大成殿面阔3间,暗为5间,进深4间,筒瓦歇山顶。大殿两侧为东西廊庑,各为13间,向北东西有角门,殿后用花墙相隔,与北面明伦堂组成第三院落。明伦堂建于洪武四年,本三代庠序学校以明人伦,后世学宫悉宗此义。明伦堂为5间,两边有东西“碑林”、“掌酒司”、“典库司”等。明伦堂门上正中悬挂有“师道遵严”4字大匾。这里,昔日是对诸生讲经、督课、训导、教育之所。
明伦堂后是第四院落,北边高台上为“尊经阁”。尊经阁是藏经书的地方。台高3.5米,周围砌花墙,尊经阁为重檐歇山顶。东西两侧配以厢房。登阁四望,县城景物可尽收眼底。
韩城文庙整个建筑雕梁画栋,庭院宽阔,格局规范,结构严谨,显示了我国民族传统建筑古朴、凝重、雄浑的特色,被誉为镶嵌在韩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颗璀璨明珠。1957年5月31日被韩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十一)仓颉庙
仓颉庙位于白水县东北史官村北1公里。仓颉,也作苍颉,号史皇,姓侯冈,旧传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被誉为“造字圣人”。
据《白水县志》载:仓颉“四目灵光……生而能书”,他“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掌指而创文字”。文字的创造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因此“天为雨粟,鬼为夜哭”。
仓颉庙建造年代不详,据庙碑记载,至少在东汉延熹五年(162)已初具规模,现存建筑主要为明代所建。
仓颉庙占地17亩,基本形状为长方形。庙墙南北长140余米,东西宽约48米,北边较南边略宽。仓颉庙建筑,沿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照壁、山门、东、西戏楼、前殿、钟、鼓楼、报厅、正殿、后殿及东西厢房,共计70余间。后殿北为仓颉墓冢和墓园。
庙内有众多历代碑石,虽经战乱多有散失,仍保存有18通,陈列于前殿之内。其中《仓圣鸟迹书碑》,保存完好。东汉延熹五年的《仓颉庙碑》是金石学上的珍品(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馆)。此外,《广武将军碑》、唐《仓公碑》、宋代《大宋仓公碑》等,都很珍贵。近代,于右任先生、陶峙岳将军、朱庆澜将军等题写的匾额、对联等留存于庙内殿堂之上。
庙内古柏参天、郁郁葱葱,生长茂盛,共计有古柏46株,古槐10余株,枝叶覆盖交叉,虬枝盘旋,各具姿态,因各得其名:“二龙戏珠”、“丹凤朝阳”、“青龙戏柏”、“兽龙戏牧丹”、“狮子”、“宝莲灯”、“龙爪柏”等等。“奎星点元”为前汉古柏,高达17米,树围7.25米。苍颉墓冢上一柏,枝杆四出,轮流荣枯,称之为“转枝柏”,实为奇观。庙内西南隅一古柏,中空生槐,槐长柏壁,抱槐生长,名“柏抱槐”。两树枝粗叶茂,堪称庙内一景。庙院内古柏,整体树龄年代久远,树形奇异,与陕西黄陵、曲阜孔庙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庙柏树群。
仓颉墓位于庙内后殿之后,墓高3.2米,周长44.1米。周围有3米高的砖花墙,是民国二十八年(1939)修建的。仓颉庙开有东西两门,东门上有对联为:“画卦再开文字祖,结绳新创鸟迹书”,横批为“通德”。西门上对联是:“雨粟当年感天地,同文永世配桥陵”,横批为“类情”。
仓颉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十二)周公庙
周公庙,位于陕西省岐山县城西北6.5公里的凤凰山南麓,面积约6.2万平方米。此处依山傍水、古木参天、风景秀丽,东、西、北三面环山,惟南面为开阔地,状如簸箕。《诗经》中描述此地为“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因此,后世人称这里为“古卷阿”。
岐山是周室发祥之地,3000多年前“凤鸣岐山”的典故就发生在古卷阿北部的凤凰山上。《竹书纪年》载:周成王三十三年,成王曾率文武游于卷阿。可见,早在西周初期,这里已是王室贵族的游乐场所。
唐武德年间(618~626),高祖李渊为了缅怀周公的勤政贤德,下诏在古卷阿为周公建立祠庙,始称周公祠。唐以后,渐增其制,并以后稷、姜嫄、姜太公、召公等历史人物的大殿点缀其间,并辅之亭、台、楼、阁等建筑。庙内东北角有一自然泉眼,其泉水数年一涌,数年一涸,水来则时泰岁丰,去则天旱不收,当地人称之为灵泉。唐宣宗曾下诏赐名“润德泉”。庙内玄武洞中有唐代所雕汉白玉玄武像(俗称玉石爷)一尊,披发无冠,赤足戎装,手中掌剑,脚踏龟蛇,造型丰满,威武庄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周公庙风景名胜区规模宏大,现存古建筑30多座,唐柏、汉槐多株,植被丰茂,浓荫蔽日,是宝鸡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建筑群。自古以来,这里一直是人们游览之所,历史上韩愈、苏轼、康海等许多文人墨客曾来此游览抒怀,留下了140多首游览诗文和30多通碑石。
近年来,特别是1999年以来,先后投入600多万元,完成了周公庙风景名胜区牌楼、山门、碑廊、唐碑亭、仰圣门、北庵山门、庙内道路的修建以及庙内外园林绿化、美化、庙前大小广场、旅游服务中心、魁星楼维修、彩绘等项工程,恢复了涸竭多年的润德泉水源。每年农历三月十二日为周公庙庙会。届时,人流如织,场面盛大。
周公庙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
(三十三)司马迁祠墓
司马迁祠墓位于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南的粱山东麓,东西长555米,南北宽229米,面积4.5万平方米。它东临黄河,西枕梁山,芝水萦回墓前,形势之雄,景物之胜,为韩城诸名胜之冠。据韩城县志记载:芝水原名陶渠水。相传汉武帝采灵芝于陶渠水之阳,改名芝水。至今吕庄村西尚有“灵芝庵”遗址。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是中国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幼年在家乡耕牧,10岁随父到长安,师从董仲舒、孔安国学习古文献。20岁漫游大江南北,25岁任郎中。公元前105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公元前104年,他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对历法进行改革,并首次将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以指导农业生产。公元前99年,因替飞将军李广之子李陵投降匈奴辩解,触怒了刚愎自用的汉武帝,被打入牢狱,次年被处腐刑。司马迁忍辱负重,继续修《史记》,终于于公元前94年完成了这部史学巨著,实现了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史记》初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二三千年的历史,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鲁迅盛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祠墓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310),距今已有近1700年。是由夏阳太守殷济主持修建的。历代都有修葺、扩建,现存为北宋建筑。
拜谒司马迁祠墓,须过芝阳桥,桥因芝水而得名,现存石桥是1936年杨虎城将军资助修建。桥西有清光绪年间建的木牌坊,上书“汉太史司马祠”6字,这是祠墓的外门。过牌坊是一道砖砌陡坡,即“司马坡”。拾级而上便是太史祠大门,门开3间,为唐代建筑,原为韩城市内东大寺建筑。为集中保护古建文物,于20世纪70年代迁于现址,门额“汉太史司马迁祠墓”为著名书法家启功于1986年6月所书。向西攀登,第一高台的牌坊上豁然题着“高山仰止”4个大字,由韩城著名书法家强汉三书写,表达了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第二台的牌坊上书“龙门才子故里”匾额。第三高台的砖砌牌坊上有清代康熙年间韩城县令翟世琪题写的“河山之阳”4字,是根据《史记·自序》中“迁生龙门,耕牧于河山之阳”句题写的。两边有对联一副:“圣人光道统,汉史竟经文。”
司马迁祠墓在第四个高台上,分前、后两院,前院有献殿和寝宫,后院有衣冠冢。献殿门上有“文史祖宗”匾额,两边廊柱有一副对联:“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献殿中有北宋以来的61块碑石,碑文大都倾注着对太史公的敬慕。如“帝王霸业成尘土,独留高岗敬史迁”、“史记传千古,神威镇一峰”等。1958年,郭沫若先生拜谒祠墓后留诗一首:“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对司马迁给予高度评价。
出献殿至寝宫,门额有“君子万年”匾。寝宫神龛上有司马迁塑像,是公元1125年由韩城县令尹阳请人塑的,高4米,身着长袍,足蹬木履,头挽发髻,长须飘然,一派超凡脱俗的文士风度。
司马迁墓在后院,砖砌圆形,象一谷仓,因砖上雕有八封图,也称“八卦墓”。墓为衣冠冢,建于元代,墓前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题立的“汉太史公墓”碑一通。
司马迁祠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十四)藏龙寺
藏龙寺,又名潜龙寺,位于华县东南秦岭北麓的蟠龙山上。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后,提出“铲除刘秀,以绝后患”。刘秀为避杀身之祸,只身逃至白崖峪,他腰酸腿困,饥饿难忍,昏倒山坡。被梨花姑娘相救,藏于山上寺庙之中。后刘秀夺得天下,在洛阳称帝,建立东汉,于是重修寺庙,取名“潜龙寺”,以为纪念。
寺院坐北朝南,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由南向北依次有山门、前殿、中殿,左右两边各有廊房13间,结构完整,布局合理,显得格外严紧、规整。山门上方有一大匾,上书“藏龙寺”3个大字。前殿和中殿之间,保存着明成化四年(1468)至清咸丰四年(1854)的碑石6通和明正统十四年(1449)铸造的铁钟1口。寺院殿中有精雕细塑的3尊大佛像,大佛左右是骑兽的两尊菩萨。寺旁有一山泉,长年不涸。
明万历二十年(1592),矿吏采山,寺院僧众警遁山外,寺中所藏96套经书也佚失贻尽,给寺院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1995年,政府拨款数十万元,对寺院进行整修,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佛龛底座上绘有人、云、鸟、兽、鱼、虫等图案,使其光彩夺目,焕然一新。
藏龙寺周围林海茫茫,郁郁葱葱,环境幽雅,风景秀丽,历史上就有“佛家圣地,神仙居处”的赞誉。
(三十五)杜公祠
杜公祠位于长安区韦曲镇东的少陵原畔,距西安约12公里,是为纪念中国唐代“诗圣”杜甫而建的。杜公祠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清乾隆末年被大火焚毁。后嘉庆年间,当地一些文人集资重修,但地址有所变动,规模也不如前。杜公祠现己辟为杜甫纪念馆。
杜公祠为前院、中院、后院三进。前院右侧是陈列室,内有杜甫像数幅和杜甫诗意画等;中院植有各种花木,树荫蔽地,幽雅宁静;后院为杜甫的享殿,殿内塑杜甫坐像一尊,满眼悲愤,面目凄苦,充分展示了爱国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形象。殿内还挂有《杜甫世系表》、《杜甫在长安行迹图》、《杜子美年谱》、《杜甫生平足迹图》、《唐书·杜甫传》以及“鄜(富)县羌村杜甫侨居遗址”、“鄜县三川驿山崖间杜甫题句处”及名人刻石题词等照片多幅。在享殿西侧的北墙上镶嵌着6块石碑,大都为明、清两代修建杜公祠的纪念碑,价值极高。
享殿西侧有一陈列室,室内存杜甫于750年写的《府太中严公九日南山诗》拓片,是现存杜甫的惟一墨迹。
杜甫,字子美,祖籍陕西长安人,唐玄宗先天元年(712),生于河南巩县,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冬,卒于湘江上的小船里。曾居住长安10多年。政治失意和生活贫困,促使他深入体察民众疾苦。杜甫一生共写了1400多首诗,大部为现实主义风格。代表作品有“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兵车行》、《丽人行》等。他的诗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深刻地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被誉为“诗史”。杜甫的诗沉雄、壮美,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在唐代诗坛上与李白齐名,被誉为“诗圣”。1962年,杜甫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四、古代建筑及工程
(一)钟楼
钟楼位于西安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占地面积126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77.4平方米,总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钟楼建在方形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尖顶形式,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楼顶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它是国内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钟楼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1384),因楼上悬挂铁钟一口而得名。初建时,地址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陕西巡抚龚懋贤主持,将钟楼整体迁建于今址。钟楼为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重檐斗拱,攒顶高耸,屋檐微翘,华丽庄严。钟楼由基座、楼身和楼顶3部分组成。基座全部用青砖砌成,四面正中各有高、宽均为6米的十字交叉券洞,昔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汇的通道,人流车马从券洞通过。钟楼的设计构造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高超智慧。外部的重檐三滴水歇山顶式,不仅增加建筑形制的美观,而且缓和了雨水顺檐下落时对建筑的冲击。横梁之端的斗拱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原理形成均匀负荷。四角攒尖的楼顶按对角线构筑四条垂脊,从檐角到楼顶逐渐收分,使得金顶稳重庄严,成为浑然一体的建筑艺术珍品。钟楼的二楼西墙上,嵌有《钟楼歌》和《重修钟楼记》碑,记述了这座巨大建筑经历过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整体拆迁。
钟楼上原悬挂着“景云钟”,1582年迁至今址后,“景云钟”发不出声,于是换上明成化二年(1466)铸的铁钟。1996年,重新仿制了景云钟挂在钟楼上面。
钟楼的门上有精美的木刻浮雕画64幅。第一层北门,自西向东依次为:虬髯客、木兰从军、文姬归汉、吹箫引凤、红叶题诗、班昭读书、博浪沙椎秦、唱筹量沙。第一层东门,自北向南依次为:长生殿盟誓、连环计、黠鼠夜扰、挂角读书、卞庄刺虎、嫦娥奔月、东坡题壁、李白邀月。第一层南门,自东向西依次为:文王访贤、伯牙鼓琴、画龙点睛、斩蛇起兵、伯乐相马、柳毅传书、舜耕历山、杞桥授书。第一层西门,自南向北依次为:枕戈待旦、李陵兵困、由基射猿、龙友颂鸡、黄耳传书、孙期放豚、陶侃运砖。第二层北门,自西向东共8幅为“八仙醉酒”画面,依次为钟汉离、张果老、吕洞宾、曹国舅、铁拐李、蓝采和、韩湘子和何仙姑。第二层东门,自北向南依次为:单刀赴会、击鼓金山、岳母刺字、孟母择邻、子路负米、画获教子、温娇绝裙、闻鸡起舞。第二层楼南门,自东向西共8幅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画面,依次为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曹国舅、铁拐李、蓝采和、韩湘子和何仙姑。第二层西门,自南向北依次是:写经换鹅、茂叔爱莲、灞桥折柳、踏雪寻梅、陶潜爱菊、寻隐不遇、孤山放鹤。北门楹柱上有一副对联“八百里秦川文武盛地,五千年历史古今名城”,画龙点睛地道出了西安的历史地位。
钟楼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乾隆五年(1740)相继重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1958年、1986年又3次大修。特别是1986年,拓宽了环绕钟楼的道路,修建了人行地道,由地道可直通钟楼。钟楼是一座具有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和民族形式的古建筑,是国内最大、最壮丽的钟楼,也是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鼓楼
鼓楼在钟楼的西北,与钟楼隔广场遥遥相对,东距钟楼250米,东西横跨于北院门街南段,楼底门洞北通北院门,南达西大街。
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明正统五年(1440),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和乾隆五年(1740)先后重修。原在楼北置有一面大鼓,称“闻天鼓”,每日傍晚击鼓报时,与钟楼一同起着“晨钟暮鼓”的作用,故称鼓楼。
鼓楼占地1999平方米,建筑面积1804平方米,总高33米,基座为长方形,东西长52米,南北宽37米,基座高9米,用石条青砖砌筑而成,基座中间辟有高宽均6米的南北向券洞,供行人和车辆通行。楼体建在基座之上,连座通高34米。楼为歇山顶重檐三滴水木构建筑,分为上下两层,面宽为七间,连左右明廊共九间,通宽40.3米,连台基露明宽43.3米。进深均为三间,连前后明廊共五间,通深21.5米,连台基露明宽24.5米。楼内西侧有木梯可盘旋而上。外檐和平座均饰斗拱,青绿彩绘,层次分明。楼顶以灰色琉璃瓦覆盖。清乾隆五年重修后,乾隆皇帝御书“文武盛地”四字匾额以赐,由咸宁县书生李允宽以金字摹写,悬于鼓楼南檐下,李允宽又写“声闻于天”四字匾,悬于楼北檐下。
1952年西安人民政府对鼓楼进行彻底翻修。1954年增添了防雷设备。1958年又对屋面进行了翻修。1997年新做一面“闻天鼓”,置于楼东面偏南处。大鼓厚1.8米,鼓腹径3.6米,鼓面直径2.8米。鼓楼于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西安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也是古都西安的象征。
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相传是玄奘法师从印度(古称天竺)取经回来,在慈恩寺翻译佛经,为保存从印度带回来的经像和舍利,上表请求朝廷建造的。大雁塔初称“慈恩寺塔”或“慈恩寺浮图”。“雁塔”得名有多种说法:一说由梵文“亘娑”音译而来;一说由雁塔题名“妙有行列,宛若雁阵”而来;另一说是玄奘为纪念他在取经路上大雁给他引导水源而来;还有因小乘教吃晕,寺僧见大雁飞过,说几天都未吃肉了,言讫,头雁折翅坠地,众僧以为菩萨显灵,以头雁坠地而警示,于是,戒去晕腥,埋雁建塔,而名雁塔;也有说因仿印度雁塔样式修建,故名雁塔。为了与荐福寺内的雁塔相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
大雁塔初建时为5层,砖表土心。后因草木钻生,加之风蚀雨淋,逐渐颓坏。武则天长安元年(701),由王公大臣集资重建。新塔七层。呈方形,底边长25米,通高64米。建在高4.2米、长48.5米、宽45.5米的台基上。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大雁塔为楼阁式砖塔。塔下两层为九开间,三、四层为七间,上边三层为五间。塔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1个拱券门洞,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可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西门楣上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画。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李世民、李治分别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文中称颂玄奘法师献身佛教事业的伟大精神。由唐初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褚书俊逸秀美,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五代后唐长兴(930~933)中,西京留守安重霸、明天顺年间(1457~1464)均曾修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重修时,在塔外加砌一层明砖,使其更加坚固。
“雁塔题名”始于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登塔题名,后人効仿,相沿成习。唐代士子考取进士后,登塔赋诗,并用墨笔将姓名、籍贯、及第时间题于塔壁,日后升为卿相,用朱笔改写。“雁塔题名”为人生一大荣耀之事。白居易27岁考中进士时作诗曰:“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反映出他少年得志的喜悦自豪心情。
大雁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楼阁式砖塔,已成为西安市的标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小雁塔
小雁塔位于西安市南门外友谊西路南侧,建于唐中宗景龙元年(707),塔呈方形,15层,高约45米,底边长11.5米。是义净法师为保存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上表请求朝廷出资修建的。塔身由下向上,依次收缩,愈上愈小,玲珑秀丽,为典型的密檐式砖塔。塔壁不设柱额,每层砖砌出檐,檐部迭涩砖,间以菱角牙子。各层南北两面均开有半圆形拱门,底层南北青石门框上,布满精美的唐代线刻画,尤其门楣上的天人供养图像蔓草花纹,雕刻极为精美,艺术价值很高。塔内有旋梯,游人由此可登临塔顶,俯瞰古城美景。
小雁塔在1200多年漫长的岁月里,经受了风雨的侵蚀和70余次地震考验,历史上曾经历过3次“离合”,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迄今未得到十分令人满意的解释。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陕西地震,塔身裂缝从上到下宽约尺余。34年后,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陕西再次地震,一夕之间塔缝合拢,复原如初。人称其为“神合”。后来有人把这件事刻在塔北门的门楣上,以彰神奇。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陕西华阴县发生8级地震,塔顶部两层被震塌。小雁塔现存十三级,高43.3米。
解放后,修缮小雁塔时,“神合”之谜终被解开。原来,小雁塔的地基夯成半圆球体,这种结构符合“不倒翁”原理。修复后的小雁塔,塔顶仍按地震后的原貌用水泥膜保护,留下了1555年关中大地震惟一的实物资料。
小雁塔有一口大铁钟。高4.5米,口沿周长7.4米,重10吨,庄严雍容,工艺精湛,肩部旋铸“皇帝万岁,臣佐千秋,国泰民安,法轮常转”,是清康熙年间从武功县移来的。钟声清脆悦耳,声传10里,古时,每日清晨,寺僧按时撞钟,钟声震撼全城。清代诗人朱集义题诗:“噌吰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这就是著名的长安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
(五)西安城墙
西安明城墙是中国中世纪后期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城垣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城垣,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明城墙是在隋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修筑成的。皇城本为长安城中的小城,亦称子城。是隋唐王朝中央军政机构和宗庙的所在地。皇城东、西、南三面筑有高10.3米,基厚18米的城垣,北面无墙,而宽约三百步合441米的东西横街与宫城相隔。唐末,节度使韩建驻守长安。鉴于兵力有限,于是,先后放弃宫城和外郭,以原皇城为基础,东南西三面利用皇城城垣,北面则以宫城南垣为墙,连接一起。从而使皇城成为一座四面环有高大城墙的封闭坚固的城堡。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大将徐达从山西渡黄河入陕,占领奉元路(元时称陕西为奉元路),改奉元路为西安府,意欲西部长治久安。由于西安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重要地位,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命长兴候耿炳文和都指挥使濮英主持修建西安城,洪武十一年(1378)全部竣工。明隆庆二年(1568)陕西巡抚张祉主持维修,在城墙外部和顶部砌了青砖,使土城变成砖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陕西巡抚毕沅主持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维修,沿城墙围以基石,后灌浆,再用黄土逐层夯实,整个城墙外部加砌青砖,城墙内每隔40~60米,用青砖砌一溜水槽,排除顶部雨水,对城墙的保护起了重要作用。
明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将东、北两面城墙向外扩出约1/3而修成的。城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5~18米,顶宽12~14米,东墙长2886米,西墙长2780米,南墙长4265米,北墙长4262米,总周长13.7公里。有城门4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闸楼、箭楼和城楼组成。闸楼在最外,用于升降吊桥,也叫阙楼、谯楼,兼打更报时。箭楼在中,正面和侧面设有方形窗口,供射箭用。正楼在最里,下面是城的正门。箭楼与正楼之间有围墙连接,形成瓮城,也叫曲城或子城,可以屯兵于内。瓮城内还有登城马道,缓坡无台阶,便于战马上下。全城还有马道11处。城墙四角各建角楼1座。城墙筑有凸出的马面98个,上有敌台,台与台相距120米,一半为60米,为“一箭之遥”,正好在箭的有效射程之内,便于从侧面射击攻城之敌。敌台上建有敌楼,供士兵避风雨和储存物资。城墙上外侧筑有雉堞,又称垛墙,共5984个,上有垛口和方孔,可射箭和了望。内侧矮墙为女儿墙,无垛口,主要是为防止行人坠落。城外有护城河,内外以吊桥相连通。整个城墙气势雄伟,气象森严,构成完整、科学、严密的防御体系。
明西安城墙在民国时期增开4门。1927年,为纪念孙中山开了中山门,也叫小东门;1929年,为纪念陕西同盟会领导人井勿幕开了勿幕门,也叫小南门;1928年,为纪念冯玉祥解西安之围开了玉祥门,也叫小西门;1934年,为纪念蒋介石开了中正门,也叫小北门(1952年修火车站广场时拆除)。解放后,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又在东城墙开了朝阳门。在南城墙开了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朱雀门、含光门。在北城墙开了尚德门、尚勤门、尚俭门、尚武门(俗称小北门)。还对城墙多次维修,特别1983年以来,维修力度较大,完善了城墙设施,清除了护城河污泥,护城河底部铺了水泥,河堤修了护坡,建成“环城公园”。并将西安火车站广场东起尚勤门,西至尚德,全长235.95米的豁口,采用“中空外墙”式结构连接起来,体现了西安城墙的总体风貌。
(六)高家民俗大院
高家民俗大院位于北院门144号,总居住面积2310平方米,是砖木结构的四合院,西安市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院于明末崇祯时期开始兴建,到清朝乾隆时期初具规模。道光年间整个院子建成。同治十年(1871)进行过一次大修,最近的一次修葺是在20世纪60年代。
高家祖先以经商为主,144号院老祖高岳崧进京接诏。慈禧太后下令由国家拨款翻修,进北院门的官员都要下轿。可见当时144号院老祖官位之高。大院大发展是在乾隆时期,当时高家三子喜中榜眼,得乾隆御批榜眼及第。家族文、武、商俱全。清末家道衰落。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大院被收归国有。1985年,西安中国书画院及政府部门开始进住该院。并对院内几处进行了修缮。1999年由中国——挪威两国投资对大院顶部等其他损坏严重的结构进行了整修,2001年,这座民居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02年获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洲太平洋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2003年,西安中国书画院对高家大院进行了完善的保护性修葺,并且进行了旅游文化的挖掘和开发,从观赏性方面向中外游客展示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家居、砖雕艺术以及传统民居楹联;从文化方面,将藏传佛教唐卡艺术的制作、陕西风格的民间剪纸、皮影戏、木偶剧和汉唐歌舞等多种文化艺术形式集中进行展览,供游人参观、欣赏、研究。
(七)三阳寺塔
三阳寺塔在高陵县东南约1.5公里的高陵中学内。从塔的造型结构看,当是宋、辽时建筑,据塔下明正德十六年(1521)碑石记载,塔原建于昭慧寺院内。该寺地处泾阳、咸阳、渭阳交界处,故亦称“三阳寺”,塔因寺而得名。
三阳寺塔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砖塔,圆形宝瓶式塔刹,亦为砖砌。通高53米,每层东、西、南、北四面有券门。每层叠涩出檐,用二砖和牙子各二砖交错砌筑至第八砖后作出假飞椽挑檐,即反叠涩内收,各檐角微微上挑,结构精巧而坚固。经千余年,几度地震,塔身完好,气势磅礴。登塔远眺,渭北原野风光,尽收眼底。三阳寺塔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