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宝鸡擀面皮 岐山擀面皮 陕西凉皮 凉皮方便包 5包包邮 原价9.9 现价5.9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百科>>正文

陕西关中地区人文景观有哪些?(1)

2013-8-9 16:38:00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一、古遗址
    (一)蓝田猿人遗址
    蓝田猿人遗址位于蓝田县公王岭,距西安约50公里,是中国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196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考古队在蓝田县陈家窝村附近发现一具古人类老年女性下颚骨化石和石器工具;1964年在公王岭发掘中,发现蓝田猿人的头骨化石,具有比北京猿人更为原始的特征。蓝田猿人头骨化石,是继北京猿人之后,中国发现的最重要的人类化石。这一发现扩大了中国猿人的分布范围,丰富了人类物质文化纪录,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了珍贵的科学资料。
    蓝田猿人遗址纪念馆,建在蓝田县公王岭的山腰上,这是一座飞檐高翘,精致玲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六角碑亭,亭内竖立着蓝田猿人化石出土纪念碑,碑上雕刻蓝田猿人的复原胸像,碑身下刻“蓝田猿人头盖骨化石出土处”,背面有郭沫若题词。以纪念碑为中心,周围环绕文物陈列室,主要是旧石器,包括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和石片、石球等,约200多件。经测定,蓝田猿人距今约115万~110万年,按照国际学术命名规范,被命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
    (二)北首岭遗址
    北首岭遗址位于宝鸡市金陵河西岸的龙泉中学内,是一处内涵丰富、文化遗存密集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距今7100多年,较西安半坡遗址要早400多年。这里出土房屋基址50座,窖穴15个,墓葬439座,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5000余件。
    北首岭先民的生产活动主要是渔猎、饲养家禽,也从事农业生产。遗址中出土有陶、石质的纺轮、纺锤以及精制的骨针,说明先民们已掌握了纺织和缝纫技术。生产、生活工具除磨制石器外,还有陶器、骨器等。北首岭遗址中出土的鱼纹彩陶壶,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北首岭遗址分房屋,窖穴,墓葬等展室,展出这里出土的遗迹、文物,已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
    (三)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位于西安市东郊浐河东岸的半坡村,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1953年春发现,遗址面积5万平方米。从1954年9月到1957年夏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近200名考古工作者,前后发掘5次,延续近4年时间,揭露遗址面积达10000平方米,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科学资料。共发现房屋遗迹45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陶窑6座、各类墓葬250座(其中成人墓葬174座、幼儿瓮棺73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等约近万件文物。1958年,在该遗址上建成国内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博物馆内容见后)。
    (四)潼关仰韶文化遗址
    在潼关县境内已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有两处。
    一处是南寨子仰韶文化遗址,位于吴村乡南寨子鱼化屯小河和潼河交汇处,南高北低,东西宽约350米,南北长约1000米。这处遗址的文物,除部分灰坑因修筑陇海铁路受损,大部分尚保存完好。发现有高2.5米、长达30米的灰层一处,直径3米到4米的灰坑11个,人骨架三个,出土文物有石斧、石镰、石环,还有红灰陶环、夹沙红网坠,有彩陶钵、红陶盆、夹沙陶罐等的口和底,还有红、彩陶片等。陶器纹饰多样,有绘画纹、网纹、水纹、绳纹、兰纹和附加堆纹等。
    另一处是张家湾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港口镇张家湾圪岔路以西的二层高原(当地人叫二层台)上,东西宽约50米,南北长约100米。这处遗址发现有露出在南高台2米的灰坑两个。灰坑内有集中的草泥和红烧土。抗日战争前夕至今,出土的文物有陶器瓦瓮、瓦罐、陶瓷瓦瓮、陶片和石块等。陶器纹饰有绘纹、画纹、兰纹等多种。
    这两处古文化遗址所在地,依山傍水,土地肥沃,具有人类聚居生存的优越条件。1980年经省、地、县普查文物小组发现鉴定。出土文件均收藏于潼关县文化馆中。
    (五)大荔人遗址
    大荔人遗址位于大荔县段家乡,1978年3月,在此发现人类青年男性头骨化石。经鉴定,化石距今约20余万年,为中更新生晚期,依发现地点,定名为大荔人。大荔人头骨化石的发现,填补了由蓝田猿人向丁村人过渡的空白。遗址中还发现石核7件、石片152件、打制石器22件以及蚌壳、螺、鲤、鲶、驼鸟、河狸、马等野生动物化石。为研究洛、渭谷地早期人类的活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六)秦都雍城遗址
    秦都雍城是春秋至战国中期近300年间秦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位于凤翔县城南、雍水以北。20世纪30年代,国内考古工作者就对雍城进行过调查,50年代又进行了试掘,1973~198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雍城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钻探和发掘,初步摸清了雍城的位置、形制、规模。雍城城垣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南北宽3.2公里,东西长3.3公里,城区面积11平方公里。暴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城墙,现存高度1~8米。在城内的姚家岗、马家庄、铁丰发现了包括宗庙在内的三个大型宫殿区,其中在姚家岗先后出土了三批青铜建筑构件;在马家庄发现了秦国的宗庙遗址,即当年楚国大夫申包胥“哭秦庭”的所在。此外,在城南发现了秦公的墓葬区。雍城在秦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这里,秦穆公称霸西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雍城的建立,为后来秦国统一关中、饮马黄河奠定了基础。雍城遗址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教稼台
    教稼台位于杨凌区武功镇东门外,是全国惟一的一处古代农业名胜古迹,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农业发祥地。教稼台为覆斗形,古朴典雅,别具一格,辟有四个门洞。传说是4000多年前,周人的祖先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的地方。后稷,姓姬,名弃,为帝喾元妃姜嫄所生。他所在的周族为黄帝姬姓一支,世居关中,执农不弃,成为著名的农业部族。相传后稷从小就有远大志向,“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推举他为部落联盟的农师,推广农业技术,天下得其利。帝舜封他于邰地,号曰后稷。并代替烈山氏而被祀之为农神。
    教稼台现成为人们怀念远古祖先为发展农业而辛苦劳动的象征。每年旧历十一月间,武功东河滩大古会,仍在这里举行。为了弘扬后稷事业,1934年,于右任在此建立了中国最早的高等农业学校——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为西北农学院,又相继建立了陕西省农科院、中科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植物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研究所、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西北林学院、陕西省农校、陕西省林校、陕西省水利学校、陕西省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等农林科学教学、科研单位。后稷故乡成了颇具规模的中国农业科学城。教稼台内古今名人诗词、联语镶嵌其中,使今天的教稼台更加肃穆壮观。
    (八)周原遗址
    周原位于关中平原西部,跨扶风、岐山两县,是周王朝早期建都之地,也是国内青铜器出土最多的地方,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周原遗址中心区面积30余平方公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常有惊人的文物发现而为世人所关注。自西汉神爵四年(前58)周原出土第一件青铜器以来,累计出土青铜器数以万计。晚清时期宝鸡出土的“四大国宝”(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白盘、散氏盘)有两件就出土于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周原出土了千余件青铜器珍宝,万余件(片)陶器、原始瓷器、玉器和卜骨等珍贵文物。周原西周宫室建筑基址的发现在中国考古史上有重要意义。瓦、砖、陶水管道的使用和建筑格局的形式等,都是中国最早的,在中国考古史和古建筑史的研究上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周原的考古发现被列为新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规划在建的周文化旅游园区,将再现3000年前周文化的风貌。
    建有周原博物馆,在法门镇宝塔路设有“西周王室重宝展览”。
    (九)西周丰镐遗址
    西周丰镐遗址在西安市西南12公里的沣河两岸。丰京和镐京的建立,揭开了国内十余个王朝在陕西建都的历史。
    周族在周文王时强盛起来,占领了沣河流域,在沣河西岸营建了都城丰京。周武王时,又在沣河东岸营建了新的都城镐京。丰、镐虽分处沣河两岸,但有舟桥相通,实际上是一个城市的两个部分。从公元前11世纪中期至公元前771年,在长达280多年的时间里,丰镐作为西周的都城,始终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为关中地区的繁荣以及使关中成为古代帝王之都奠定了基础。
    丰镐的地面建筑,除灵台台基外,其余已荡然无存。但经过调查和考古发掘使我们了解到,丰京遗址在今西安市西面南起秦渡镇,北到客省庄、马王村一带,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5公里的范围内;镐京遗址的范围大体上在斗门镇、花园村、普渡村、洛水村、上泉北村一带,东西1.5公里,南北4公里。在丰镐遗址发现了许多文化遗存。在马王村附近发现了一段可能是丰京宫殿的夯土台阶。在张家坡附近先后发现了7个车马殉葬坑,其中二号坑保存最为完整,即所谓的沣西车马坑。此外,丰镐遗址还出土了许多青铜器、骨器、玉器、蚌器、陶器和其他各种饰物,出土了大量板瓦、筒瓦和槽瓦等建筑材料。
    (十)栎阳城遗址
    栎阳城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关庄村一带。栎阳城始建于战国(前475~前221)晚期,西汉(前206~公元8)末废弃。
    城址平面为长方形,面积4.2平方公里。城墙为夯筑,现存南墙残长1640米,西墙残长1420米。发现城内居址15处,其中有2座大型夯土基址。城外东北是秦汉大型墓葬区,东南是战国至东汉墓群。栎阳城遗址还出土有铜斧、铁铲、铁块、石磨、板瓦、陶盆、瓮等文物。
    栎阳城作为战国时秦国、西汉早期都城,规模大,保存较好,有比较完整的城市布局。它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对研究秦汉都城的规划、中国城市发展史都有重要价值。
    (十一)阿房宫遗址
    阿房宫遗址在今西安市西郊1.5公里的阿房村一带,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阿房宫是朝宫的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其规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可以想见。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可见阿房宫的宏大。今阿房村南,有一座高大夯土台基,周长约310米,高约20米,当地人称“始皇上天台”。阿房村西南,夯土迤逦不断,形成一长方形台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当地人称“郿坞岭”。这两处地方是阿房宫遗址内最显著的建筑遗迹。
    经考古发掘发现,直至秦朝天亡,阿房宫的建筑尚未完成。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的描写多为想象性的文学夸张,“楚人一炬,可岭焦土”之说误导了后人,以为阿房宫为项羽焚毁。
    (十二)鸿门宴遗址
    鸿门宴遗址位于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距秦兵马俑博物馆2.5公里处,是骊山风景区中最北的旅游点。它南依骊山,北临渭河,地处潼关通长安之要道。遗址前横着一公里长的峭塬,中间像刀劈似地断为两半,南北洞开,犹如城门,鸿门因此而得名。相传,秦末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刘邦先人关中,打败秦军,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向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后驻军灞上;而势力强大的项羽后进入关中,驻军鸿门。
    公元前207年,项羽听从谋士范增之计,在鸿门设宴,企图借机杀掉刘邦,于是演出了一幕“鸿门宴”,著名的典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就是指这段故事。现存遗址用青砖砌成,10米高的旗杆上飘扬着杏黄色的帅旗,台子北面建了一座蒙古包似的军帐,军帐用玻璃钢制成,门口高挂“楚军军旗”,帐内塑有“项庄舞剑、樊哙闯帐”等塑像,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宴会场面。
    (十三)汉长安城遗址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西安城西北约5公里处。在西汉200多年中,这个城市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安城历经三个时期、90多年建成。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将秦兴乐宫重修,改名为长乐宫,由栎阳迁都于此。汉高祖七年(前200)建成未央宫。惠帝元年(前194)开始修筑长安城,惠帝五年(前190)九月城墙修筑完工。汉武时修建章宫,并在城西和城南修建上林苑,开凿了昆明池等。至此,长安城全部建成,规模齐备。城周长25.7公里,面积36平方公里。为了把先修的宫殿建筑都包括在内,城垣只得顺地势修筑,汉长安城成为不规则的方形。南城墙象南斗星,北城墙象北斗星,因此又称“斗城”。城内街道布局整齐,有8条大街,160个巷里,9个市区。街道宽敞,可以并行12辆车。道旁栽植槐、榆、松、柏,茂密丛荫。最盛时城内人口近30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最大的城市。
    北城墙和西城墙大部已为平地,惟东城墙保留较多。西城墙尚余一丈左右,城门前可见漕渠遗迹。此外,尚有未央宫、长乐宫、建章宫、太液池和承露殿遗址,可看出汉长安城的大体布局。对汉长安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极为珍贵的汉代古简及编钟等文物。
    (十四)隋大兴城、唐长安城遗址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便决定在龙首原南坡另建一座新城。隋开皇二年(582)起,在宇文恺的主持下,仅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建成了宫城和皇城。隋开皇三年(583),隋王朝迁至新都,因隋文帝早年曾被封为大兴公,故都城名大兴城。隋炀帝大业九年(613),动用10余万人在宫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城市的总体格局至此基本形成。
    大兴城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和中国古代最大的都城。城市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组成,面积达84平方公里。约为现在西安城的7.5倍。城内除宫城、皇城外,其余是居民区。隋大兴城的三城结构,使政府机关集中,官与民分开,开一代都城设计之先河,为后世所效仿。
    大兴城采取东西对称的结构,全城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分为东西两部。西边为长安县,东边为大兴县,各领55个坊和1个市。东市叫都会(今西安交通大学附近),西市叫利人(今西北工业大学附近)。两市是手工业和商业集中的地区。
    大兴城街道宽阔,布局规整。南北11条大街,东西14条大街。其中通南面三3个门和东西6个门的“门街”,构成城内交通的主要干线。特别是宽155米的朱雀大街,与皇城南面的横街形成十字交叉,构成全城交通枢纽。
    隋大兴城的兴建,为唐都长安城奠定基础。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遂将大兴城改名长安城。唐长安城基本上承继了大兴城的规横、布局和设施,只是对大兴城进行部分扩建和完善。唐代在北城墙增开为三个门,全城共十二个城门,增修大明宫、兴庆宫。改大兴宫为太极宫,大兴县为万年县,利人为西市,都会为东市。经唐代修建,长安城的规模更加宏大,布局更加严整,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登观音望城》诗中描述的:“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长安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都城,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
    唐长安城有三组宫殿,称为“三大内”。太极宫是唐初的政治中心。大明宫是三大宫中最雄伟的一座(面积3.2平方公里),原名永安宫,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其父李渊修的夏宫。兴庆宫原为隆庆坊,是唐玄宗称帝前的住宅,称帝后,改旧邸为宫,改隆庆为兴庆。兴庆宫是玄宗时代的政治中心,也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游乐之所。
    唐王朝非常重视城市环境的美化和娱乐设施建设。城内街道两旁广植槐、榆、柳等树。三大宫内遍设娱乐设施。城北有庞大的皇家禁苑,是皇帝、大臣的游猎之所。城东南有曲江池,供帝王、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游乐和举办宴会。为了皇帝的安全和游乐之便,朝廷在大明宫、兴庆宫和曲江池之间沿东城墙修了夹城,形成皇帝游览的专用通道。
    唐长安城居民区内,王公贵族和富商大贾的府第巨宅竟相豪奢,有的可与皇家相媲美。寺庙道观依高地而建,高塔入云,飞檐斗巧。东西二市商业繁荣,商铺连壁,旅邸接檐,市列珠玑,店陈罗绮。大街上车马喧嚣,叫卖盈耳。人流中有达官贵人、五陵少年、文人豪客、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还有来自西亚、中亚、非洲、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的商人、传教士、留学生、旅行者等。唐长安城为当时闻名中外的世界大都会。
    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的唐长安城,显示了大唐帝国的宏大气魄。它不仅是中国古代都城的典范,在世界都城建没中也堪称表率。不单是影响了唐以后历代王朝的都城建设,而且雄风所及,影响了周边国家,当时日本的平城京(今奈良)、平安京(今京都)也仿长安城而建。
    唐长安城东到西安交大教学区东围墙附近;西到丰惠路、陈家庄之间;南至陕西师大教学区、学生区;北到自强路以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角分别在胡家庙、任家口、木塔寨、新开门附近。宫城、皇城、外郭城的遗址亦可看到。玉祥门南的“西五台”即官城南墙遗址。西安市的西、南城墙,各有一段是唐皇城城墙。西安市铁路职中和山门口村各有一小段土墙,即郭城北墙和南墙遗址。
    隋大兴城、唐长安城遗址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五)唐大明宫遗址
    唐大明宫遗址位于西安市北郊龙首原上,在唐代是长安城三大宫之一。从高宗时起,历朝皇帝多在此听政,是二百余年间唐代的政治中心。
    大明宫平面略呈梯形,面积约3.2平方公里。宫墙周长约7.6公里,四面共有11座门,已探明的殿、台、楼、亭等基址有40余处。宫城为中轴对称格局,前部由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等组成前朝的南北中轴线。含元殿系大明宫正殿,重大庆典和朝会多在此举行。殿基面阔11间、近76米,进深四间、40余米,现存高15米,充分体现了当年”九天阊闾开宫殿”的磅礴气势。宫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周围有三清殿、大福殿、清思殿等数十处殿宇楼阁。内廷西部有朝廷宴会和接见外国使节的麟德殿,殿基长130余米,宽近80米。其上建有前、中、后毗连的三殿,周围绕以回廊,规模十分宏伟。
    (十六)隋唐天坛遗址
    唐天坛遗址位于唐长安外廓城明德门外东一公里处,今陕西师范大学南侧,长延堡村东,1957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坛,也叫“圜丘”、“圆丘”,是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因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所以天坛要建成圆形丘状。隋唐天坛,始建于隋开皇十二年(592),唐朝建立后,在隋天坛的基础上重建。比北京明天坛要早800多年,堪称“天下第一坛”。
    隋唐天坛,底部直径54米,共4层,每层高1.5~2.3米不等,每层有台道十二阶。自上而下,顶层直径20米,设昊天上帝之神座;三层直径29米,设黄、青、赤、白、黑五方天帝与日、月7个神座;二层直径40米,设北辰、北斗、天一、太一、紫微五星及以下官五十五星座;一层直径54米,设28宿及以下官135星座。外鑓(坛外低矮围墙)设众星360座。按唐制规定每年正月上辛、孟夏和冬至,皇帝都要率文武官员在此祭天。新皇帝登基也要来此祭祀。
    唐以后,长安城失去国都地位,至北宋后天坛渐成废墟,仅留土丘。1990年雁塔区文物普查,测量遗址,残存土丘纵横各50米,高8米。保护范围以土丘为中心,周围半径100米。隋唐天坛遗址为研究封建礼制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十七)东渭桥遗址
    东渭桥遗址位于陕西省高陵县耿镇白家嘴村渭河南岸2.6公里处,北接渭北,南通长安,是唐渭河三桥之一,也是都城长安城通往渭北的重要通道。
    现存遗迹长548.8、宽11米。桥址区发现木柱22排,计418根。木柱有方、圆形两种,木柱周围埋圆石以抵当水流冲击。桥基用青石条砌成,间以铁栓板连接。桥址附近发现《东渭桥记》石碑1方,碑身为六面柱形,残高0.7米,上书文字,记载唐开元九年(722)京兆府高陵、三原、奉先(今陕西蒲城)等县官民修建东渭桥的情况。出土有铁板、铁栓板、铁丁、铜佛像、铁币等。
    东渭桥遗址是一处唐代大型桥梁遗址,对唐代都城长安与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该桥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在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有重要地位。此外,桥址的发现对研究渭河河道的变迁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十八)老牛坡遗址
    老牛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燎原村西北,为新石器时代至殷商时期(约前4000—前1100)遗址。
    老牛坡遗址区内,商代遗存包括房址、灰坑、墓葬与车马坑、陶窑等,出土铜、陶、玉、石、角器文物。发现有一座东西长37.5米、南北宽约15米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遗址中发现青铜冶铸残渣,出土有陶范、草拌泥墙皮残块等。墓地位于遗址南侧,除发现有车马坑、马坑外还发现有墓葬50多座,中型墓椁室有边箱,这是已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墓葬边箱实例,对于研究夏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商文化的分布、商代多国文明的发展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老牛坡遗址是商文化西部的一处重要遗址,面积大,遗存丰富,大型建筑基址、青铜冶铸和较高等级墓葬的发现,说明这里是商王朝在渭水流域的一处中心聚落遗址。
    (十九)沙河桥遗址
    沙河桥遗址位于咸阳市秦都区钓台镇资村西南的沙河枯河河道中,它是198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据国内著名的桥梁专家唐寰澄先生研究考证,它是目前世界上迄今所知规模最大、年代最古老的大型木结构桥梁,在人类交通史、世界桥梁史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于咸阳市秦都区钓台镇,咸(阳)户(户县)公路东侧沙河古桥遗址旁,建沙河风情园。集休闲、娱乐、餐饮、旅宿于一体,为旅客提供全方位服务。旅游交通部门拟在此规划建设中国路桥博物馆,向社会普及桥梁知识,让人们更多、更好地了解中外桥梁历史和桥梁文化。
    (二十)九成宫遗址
    九成宫遗址在今麟游县新城区,至今尚有烽火台、点将台、妆台、唐井等遗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成宫始于隋代的仁寿宫,由建筑家宇文恺设计、营造,唐代多有增修,并更名为“九成宫”,为中国离宫之冠。唐天宝前,九成宫是隋唐王朝重要的离宫别馆,许多军国大事均在此处理。如皇帝接见外国使臣、决定对外战争等。隋炀帝弑父杀兄、自立为帝的“宫廷政变”也发生在这里。九成宫建筑规模宏大,构思精密,在国内宫殿、园林建筑史上有重要地位。经考古发掘,已发现大型宫殿基址10多处,还有大量精美的石刻艺术品。现存于遗址区的《九成宫礼泉铭》碑,由魏征撰文,欧阳询书丹而刻,被历代奉为“楷书法则”。
    九成宫遗址、《九成官醴泉铭》碑、《万年宫铭》碑、唐井等已被妥善保护,出土文物存展于麟游县博物馆,供游人参观。唐代画家李思训曾奉命绘“九成宫纨扇图”,对巍峨壮观的九成宫进行真实描绘,此图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二十一)潼关故城
    潼关,从始建至唐代,两经迁徙,三地设防,城池多变,设施不一。东汉初期,废弃位于河南灵宝县的函谷关,汉献帝先后迁关于河南新安及弘农衡山岭,又于建安年间,迁关于潼关上南门外,即今港口镇杨家庄、城北村一带。潼关之名,始自于此。其建筑情况志书缺少记载。从其遗迹看,东起原望沟西沿,向西穿城北村至禁沟东岸。东西两面临沟,地势平坦而广阔。南北朝时,北周闵帝宇文觉在此打败东魏大将窦泰后,改潼关为“潼谷关”。
    隋大业七年(611),将潼关迁于南北连城关间的坑兽槛谷(今港口镇禁沟口附近)。隋亡后,唐朝仍在此设防约八十年。唐天授二年(691),再资助迁关,移近黄河(即今港口镇的旧城址),建有关楼,城外开挖堑沟。宋、金、元三代,潼关城址未变。。
    明代,将城池扩大,设潼关卫。洪武九年(1376)将关城向南、向西作了大规模的扩建。东、西、北三面由板筑而成,城高约16米,南与东南一隅,是顺山势之高下,削成垛口,高达30多米,城池周长11.2公里。把麒麟山、凤凰山、象山、印台山、笔架山等囊括于城中。建有六处城门:东门名“金陡”;西门名“怀远”;南有上南门、下南门;北有大北门和小北门。东、西门和大北门建有高大城楼。建文二年(1400)及正德七年(1512)给水关建了楼。嘉靖十八年(1539),又修建了两个重门。万历二十九年(1601)又作了大规模的重修,给这些建筑物命了名:东门楼叫“迎恩”,东瓮城叫“占紫处”,东郭门楼叫“天险”;西门楼仍沿用“怀远”,西瓮城城楼叫“大观亭”,西郭门叫“地维”;上南门叫“凌云”,下南门叫“迎熏”;大北门叫“吸洪”,小北门叫“俯晋”,北水关楼叫“镇河”。取名古雅,寓意深长。明代潼关城墙,现在仍有留存。
    清代仍在潼关城设防,城池规模一依明朝,但多次复修,并有所新建。乾隆五十三年(1788),在下临黄河的北面2400多米土城墙砌了砖,并重建了南、北水关楼,复修了各大建筑物。依然有六个城门。东、西门的楼名依旧。大北门改名“镇河”,小北门改名“拱级”,下南门改名“凤翔”,上南门改名“麟游”。南水关有闸楼七间,北水关有闸楼九间,规模宏大,映照山川,潼水穿城而过,中经横跨东西的石桥,宛如长虹,复波往来,引人人胜。后来又给东、西两面的土城墙砌了砖,更加完美,雄伟壮观。
    明清的潼关城,除城墙上的宏大建筑而外,在关城内外,山上山下,还建有30多处庵堂寺庙以及木石牌坊,这些古建筑物,雕梁画栋,飞檐叠障,古色古香,构筑精美。清代,潼关城内的街巷多达50多条,在不大的城内,有如此多的街、巷和古代建筑,其繁华程度可以想见。
    (二十二)灞桥
    灞桥位于西安城东12公里处,是一座颇有影响的古桥。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修了桥,故称“灞桥”。
    宋程大昌《雍录》说:“此地最为长安冲要,凡自西东两方面出入陇、潼两关者,路必由之。”秦末,秦王子婴在此迎降于刘邦,汉代曾于此设亭稽查过往行人,新莽地皇三年(22),灞桥遭水灾,王莽以为桥名不吉,更名为长存桥。
    唐朝时,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亲朋好友东去,多在此分手,有的还折柳相赠,柳与“留”谐音,意为愿亲友留下,因此,也叫“销魂桥”。时有诗云:“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送行人。”灞桥沿岸广植柳树,春日柳絮纷飞如雪,“灞桥风雪”成为长安八景之一。
    灞桥在宋、明、清三代曾先后多次废毁,到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陕西巡抚毕沅重建,但已非过去规模。直到清道光十四年(1834),巡抚杨公恢才按旧制重新建造。桥长380米,宽7米,旁设石栏,有72孔,每孔跨度为4米至7米不等,桥柱408个。
    1949年后,加固、扩建灞桥,将石板桥改为钢筋混凝土桥,现桥宽10米,两边各有宽1.5米的人行道,大大地改善了公路交通运输。
    (二十三)曲江寒窑
    寒窑位于城南曲江池东面的一条沟内,是秦腔传统剧《五典坡》中,唐朝丞相王允的三女儿王宝钏争取婚姻自由,忠于爱情,苦守寒窑十八年,终于等得丈夫薛平贵平西胜利,荣归长安,夫妻团聚的地方。
    现在寒窑从沟口到沟内依次建有“贞烈殿”、“望夫亭”、“薛平贵、王宝钏大殿”以及“平贵降马”、“平贵别窑”、“王宝钏挖野菜”、“王母探窑”等塑像。成为城南郊区一处深受群众喜爱的旅游热点,尤以春光明媚之际,常有众多的善男信女前去朝拜观看。
    (二十四)关中书院
    关中书院位于南门内书院门街。是明、清两代陕西省著名书院,明万历二十年(1592),陕西著名学者冯从吾创立。
    书院中建讲堂六楹,题匾名“允执堂”。讲堂左右各为屋四楹,皆南向;东西建有生徒宿舍,号房各六楹。堂前有方塘半亩,其中砌石为桥。1612年于堂后增建“斯道中天阁”,至此,书院初具规模。清康熙三年(1664),对书院进行修整,扩大了院基,大门移为南向,外建石牌坊,上书“关中书院”。清代两次重修,建有“精一堂,”等。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名为陕西第一师范学堂,民国初年,改为陕西省立师范学校,现为陕西省西安师范学校。
    现存两道门厅、允执堂、精一堂及东西两侧百米长的庑廊等建筑,形成前后四进院落的格局。所处的书院门街,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可以购置到名人字画、文化用品和仿古制品。
    (二十五)横渠书院
    张载,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关学”创始人。张载祠是张载的讲学之地。1992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祠的前身为崇寿院,张载年少时在此读书,晚年隐居后,兴馆设教于此。他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将“崇寿院”改名为“横渠书院”。元元贞元年(1295),开始在横渠书院旧址上修建张载祠。元代泰定三年(1326),又在张载祠内恢复横渠书院,形成“后祠堂前书院”的格局。
    横渠书院坐落于张载祠内,为张载祠增添了几分严肃和古朴。长达100米的碑廊内存有北宋以来文人墨客留下的石碑50余通,大殿内,正中有张载塑像,气宇不凡。长达60米的壁画栩栩如生,生动地刻画了张载的一生。祠内的七棵千年古柏饱经风霜,仍傲然屹立,成为历史的见证,其中一棵张载亲手所植的古柏,高九丈有余,树形奇特,枝干盘若蛟龙,被国家林业部列为“中华名树”。
    张载墓位于张载祠南7公里处的大镇谷迷狐岭,占地37.2亩,是张载及其父张迪、弟张戬的安葬之地,1957年被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地有约30余亩的橡树林环绕,枝叶茂盛,郁郁葱葱。
    二、古墓葬
    (一)炎帝陵
    炎帝陵坐落在宝鸡市南郊,七公里处的常羊山上。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功绩。史书记载:炎帝是少典氏之子,号烈山氏,一号历山氏,母嬁游常羊(山)感生帝,长于姜水,因以为氏。炎帝以农为本,制作耒耜,教民耕稼,故号“神农氏”;创立日中为市,开创原始贸易;遍尝百草,和药济世,发明了原始医药,并为此献出了生命。因此被中国民间尊为农业之神、太阳之神、医药之神,与黄帝共同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远在五千多年前的上古时期,姜姓部落就生活在宝鸡的姜水流域,炎帝就是姜姓部落杰出的首领。自古以来,就受到人民的尊崇。唐以前,这里就有规模宏大的神农庙、炎帝祠,遗址依然可见。每逢农历七月七日炎帝祭日,这里鼓乐阵阵,香烟缭绕,祭奠者络绎不绝。
    座落在常羊山上的炎帝陵由陵前区、祭祀区、墓冢区三大部分组成,成为炎黄子孙谒陵祭祖的圣地。
    (二)周陵
    周陵是西周时期周文王、周武王的陵园,位于咸阳市东北渭城区周陵镇周陵中学内,现存有周文王、周武王的陵墓,木牌坊戏楼,献殿,配殿,历代帝王祭祀碑石40余通及姜太公等西周陪葬墓等,是我国御制祭祀碑文最多的陵园,为“咸阳八景“之一,有“小碑林”之称。周文王陵底部周长310米,高11.8米,墓前有清代毕沅所立的碑石。
    陵北100米处为周武王陵,底部周长285米,高12.3米。两个陵保存基本完好,献殿、木牌楼经过修葺和彩绘,焕然一新,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陵园以西2000多株古柏,青翠森森。近年来,当地政府对周陵进行了全面整修翻新,开发旅游资源。重修围墙,整修大殿、登陵踏步和碑楼,翻修东西碑廊和配殿,泥塑彩绘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像,对文王、武王陵和陵园进行全面绿化。
    (三)西周车马坑
    沣西车马坑是西周初年成、康时代奴隶主墓葬的车马殉葬坑。位于长安马王镇张家坡村附近。因在沣河西岸,故名。1959年以来,考古学家在这里先后发现18处西周车马坑。发掘后,保存最完好的一处,经修整复原,供游人参观。
    西周时期奴隶主死后,有将生前乘坐马车和车夫殉葬的习俗。该车马坑内的驾马排列整齐规则,显然是用某种方法处死后,由人摆置而成的殉葬物。车马坑内有驾四马作战用的戎车和驾二马乘坐用的轺车各一辆,车轮并列向东,车为木质,车厢长方形,各有车辕一根,马驾在车辕的两侧。马均对面卧在车前,6匹马头排成整齐的弧形。戎车驾马全部以青铜为饰,轺车驾马大部缀以海贝作饰。
    沣西车马坑的发现,证明这一带是周文王创建的丰京遗址,同时,为研究古代车驾的形制、驾系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四)秦公大墓
    史载,秦国秦朝包括秦始皇、秦二世、秦王子婴在内,共36代国君或帝王。其中19代国君建都雍城(今凤翔),长达294年。位于雍水河西面的三畸原,当时称作“北园”,距秦都雍城约6公里。这里地势坦荡,林木葱郁,地下水深约80~100米,适宜营造大型墓葬,故被秦国统治者选定为秦公陵园区。
    现已探明,秦公陵园区南北宽3公里,东西长7公里,占地面积达2万多公顷,比河南安阳殷王陵区总面积大180倍。陵区四周有绵亘10多公里的大型护陵壕环绕。目前发现的43座墓中,有18座“中”字形秦公大墓,3座“甲”字形大墓和若干中小陵墓,背西面东,呈雁翎形排列,规模宏大,气势非凡。“中”字形大墓中,最大的一座是已发掘的秦公一号大墓。墓全长300米,墓室长60米,宽40米,深24.5米,总面积5334平方米。是河南安阳殷墟王陵的10倍,比湖南长沙西汉马王堆一号墓大20倍。从墓道的一端望去,这座大墓像一条幽深的峡谷,正如《诗经·黄鸟》说的:“临其穴,惴惴其憷”。大墓的深邃庞大,充分反映了当时秦国经济的发达,国力的强盛和奴隶的劳役之苦。
    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考古发掘中殉人最多的古墓。《史记》和《诗经》记载秦穆公死后,曾殉人达177人之多,但无法证实。秦公一号大墓发掘殉葬人棺184具,清楚地表明秦国当时的奴隶制社会性质,证明了《史记》、《诗经》记载的准确性,解决了史学界、考古界多年悬而未决的疑案。
    秦公一号大墓虽遭严重盗扰,仍出土了30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最重要的有中国最早的高级椁具“黄肠题凑”、中国最早的木碑,还有刻有290多个篆文的石磬,从篆文“天子郾喜,龚桓是嗣”,“高阳有灵,四方以鼐”,初步断定墓主人为秦景公,并有力地证明了秦人的族属为华夏族。此外,出土的3000余件极为精美的金器、玉器、铁器、石器和骨器,反映出秦人高超的工艺水平和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从而否定了历来认为的“秦国生产力落后”,“秦国奴隶制统治薄弱”等论点。对于我们重新认识秦国历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五)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即位之初就开始兴建陵寝,历时37年。其陵寝规模之大、陪葬坑之多、内涵之丰富,为历代帝王陵墓之冠,197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秦始皇陵陵区总面积56.25平方公里。陵园平面呈长方形,有两重夯土城墙:外城南北长2165米,东西宽380米;内城南北长1355米,东西宽580米。现在城墙大多坍塌,仅存墙基,墙基宽约8米。外城和内城四面均有城门和门阙建筑:外城的四面各有一门;内城的东、西、南三面各有一门,北面二门。此外,内外城的四角均有角楼。
    陵墓位于陵园内的南区中部,夯土筑成,状如覆斗。现存陵基东西宽345米,南北长350米,高76米。陵基东、西、北三面都发现有墓道,西墓道中发现两辆彩绘铜车马。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陵“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秦始皇陵历史上曾多次受过大规模破坏。《史记》载:公元前206年项羽入关后,曾以30万之众“盗掘其陵墓,燔烧其宫观,三十日运物不绝”,使秦始皇陵受到严重破坏。此后,后赵的石勒和石季龙、唐末的黄巢等都破坏过秦始皇陵。
    多年来,经文物、园林、地质、水文、勘探等部门联合勘探,发观秦始皇陵地宫完好无损。
    (六)秦二世胡亥墓
    秦二世,名胡亥。二世三年(前207),权臣赵高逼秦二世自杀,以庶人礼葬于周杜国属地,即秦时的洲地,在今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曲江池村南缘台地上,俗称“胡亥墓”。
    胡亥墓为圆形,封土堆直径25米,高5米。远比不上秦汉时期其他帝王陵墓高大雄伟。墓北有石碑一座,高3米,宽98公分,厚28公分。碑面阴刻“秦二世皇帝陵”六个隶书大字,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碑后阴刻《夜役说》,为生员周新命于清嘉庆十年(1805)所书。
    1956年8月6日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灞陵
    灞陵是汉文帝刘恒的陵墓,位于白鹿原北沿土山上。刘恒(前200~前157)是高祖刘邦的第四子,因其母薄妃出身卑微,被封为代王,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南),后迁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南)。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和朱虚侯刘章等粉碎了吕氏集团,迎立代王刘恒为皇帝,是为汉文帝。
    文帝继续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重视农桑,减少赋税,加强边防建设,有效地阻止了匈奴对中原地区的侵犯,保卫了和平环境。他“以德化民”、“兴于礼义”,是“德治”的楷模。他开创的“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的第一个亮点。
    文帝又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节俭皇帝。当政的23年间,“宫室苑围、车骑服御,无所增益”。在厚葬成风的秦汉时代,文帝则下令“薄葬”,要求“治灞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所以,他选择了“凤凰嘴”,凿山为墓室,开创了帝王“因山为陵”的先例。
    (八)阳陵
    阳陵是西汉“文景之治”的开创者之一汉景帝刘启的陵墓,因位于当时的弋阳县内,故名“阳陵”。
    阳陵陵区边长410米,陵区内按西汉皇帝和皇后“同莹不同穴”的葬制,有皇帝和皇后两个墓冢,且为帝西、后东格局。帝陵封土堆为覆斗形,底部边长170米,高31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景帝刘启(前188~前141),是汉文帝和窦皇后之子,在位16年,终年48岁,谥名“孝景”。刘启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继帝位后,遵循父志,治理国家。当时,诸侯国势力强大,割据一方,近乎失控。景帝果断地采纳了御史大夫晁错的“削藩”建议,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加强了中央集权。社会安定,百姓休养生息。景帝积极发展农桑,植树造林。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国家粮食满仓,京师之钱累百钜万,史学家班固赞叹:“周云成康,汉言文景”。
    景帝陵园为一葫芦形,由帝陵、后陵、南北区从葬坑、礼制性建筑、陪葬墓园、刑徒墓地和阳陵邑等部分组成。在近200座陪葬坑和1万余座陪葬墓内,出土的一列列武士俑披坚执锐,征尘未洗;一排排仕女俑宽衣博带,美目流盼;成群成组的猪、马、牛、羊、狗、鸡等动物俑姿态生动,形象逼真,密密匝匝,累千上万,真实地再现了汉代的宫廷文化和社会生活。被誉20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
    现已建成的汉阳陵博物苑,是依托汉阳陵建设的大型汉文化旅游区。博物苑占地3000余亩,气势巍峨,遗迹遍布,花木繁茂,风景秀丽,为访古探幽、休闲旅游之佳境。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则是一座建筑风格独特、装饰精美,陈列手段先进的现代化综合博物馆。其建筑采用下沉式结构,保护了陵园的整体风貌。在2600平米的展室内陈列着1800多件文物精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南阙门遗址为两组对称的三出阙建筑组成,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帝陵门阙遗址。遗址展示厅是一座仿古建筑,再现了汉代皇帝专用三出阙的原貌。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在近8000平方米内展示出10座陪葬坑的真实遗存,是中国第一座紧贴帝陵封土、将文物和游客分隔在两个不同的温湿度环境中、并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影视成像技术演示当年真实历史场景的全地下遗址博物馆。
    (九)茂陵
    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兴平市南位乡茂陵村。此地在汉代是槐里之茂乡,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在此建寿陵,故称茂陵。
    公元前87年,71岁的武帝病死,葬于此。据《关中记》载:“诸陵皆高十二丈,方一百二十步,唯茂陵高十四丈,方一百四十步。”现封土堆高46.5米,周长240米,与史书所记基本相符。
    茂陵在西汉帝陵中规模最大,修建时间也最长,从武帝即位的第二年到他驾崩,长达53年。茂陵陪葬的珍宝在西汉帝陵中也是最多的。史载“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位54年,政绩卓著。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力量,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实行盐、铁专卖,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国力更加强盛;军事上,多次打击匈奴,彻底解除了匈奴对汉的威胁,开通了丝绸之路,提高了汉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文化上,设立各级学校,培养人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总之,在汉武帝时期,汉王朝已成为强大的封建帝国,“东有长安,西有罗马”是对汉王朝历史地位的真实写照。
    茂陵陵园内建有祭祀的便殿、寝殿,以及宫女、守陵人居住的房屋,有5000人在此管理陵园。在陵园的东南营建陵邑,许多文武大臣、名门豪富迁居于此,人口达27万多人。茂陵周围还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等人的陪葬墓。
    茂陵博物馆建在霍去病墓地。展出茂陵附近出土的珍贵文物,供人们参观。
    (十)杜陵
    杜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的杜陵原上。
    杜陵是西汉宣帝刘询的陵墓。陵墓所在地原来是一片高地,汉代名“鸿固原”,潏、浐二河流经此地。杜陵陵园占地120多亩,四周环有夯土围墙,墙基宽9米。陵园以殿为大门,殿与配殿共长30多米,宽20多米,门道宽约6米。墓冢在陵园的正中,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20米,高30米。陵前有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的“汉宣帝杜陵”碑一通,另有碑碣十余方。园内有寝殿、便殿等遗迹,四周排水的沟渠至今清晰可见。
    汉代以来,杜陵一直是长安的游览圣地,文人学士常会集于此,登高览胜,并留下了许多诗篇,其中最著名的是李白的《杜陵绝句》:“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近年来,对杜陵周围的遗址进行发掘,出土了许多文物。
    (十一)董仲舒墓
    董仲舒墓位于碑林博物馆之东的下马陵街北侧。
    董仲舒是西汉有名的儒学大师。他从小就接触儒家经典,可谓饱读圣贤诗书。汉景帝时,董仲舒来到京城长安,后成为朝廷的儒学博士。董仲舒继续闭门苦读,甚至连窗外的“美景”也不看一眼,故有“三年不窥园”之美谈。于是学问愈加精深,成了远近闻名的经学大师。汉武帝时,董仲舒献“举贤良”之策,极力鼓吹“君权神授”,提倡“三纲五常”,很合汉武帝之意,因而颇受青睐。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董仲舒去世后,汉武帝亲自为他选择墓地,并在墓前修建董子祠。出于对董仲舒的尊敬,据说汉武帝每次经过他的墓园时,三十丈之外,便下马步行,随从臣子也照例去做。从此,形成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骑马者,乘轿者,凡经过董仲舒的墓前,都要下来步行。“下马陵”的名称便由此产生。唐人韦述的《两京记》中对此也有记载:“汉武帝至墓前下马,故曰下马陵。”后来,下马陵也称作“蛤蟆陵”,估计与关中方言有关。
    (十二)蔡文姬墓
    蔡文姬墓在蓝田县三里镇蔡王村。蔡文姬(一作昭姬),名琰,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蔡邕女,博学有才辩,通音律。初嫁河东卫促道,夫亡,归母家。汉末大乱,为董卓部所虏。后“没于匈奴左贤王,十二年,生二子”。曹操念蔡邕无后,以金璧赎归,再嫁董祀。现存五言及骚体《悲愤诗》各一首,写自己的悲惨遭遇,也反映了人民在当时战乱中所受的痛苦。琴曲歌词《胡笳十八拍》,相传亦为她所作。蔡文姬墓,冢高7米,林木葱郁。相传,蔡王庄就是当时给蔡文姬看墓的人,一代一代发展起来的一个村庄。
    (十三)杨震墓
    杨震(?~124),字伯卢,东汉弘农华阴(即今潼关县水峪口地)人。少好学,博览群经,当时人尊称他为“关西夫子”。中年后从事教育,50岁始入仕途,历任荆州刺史、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故遭宦官诬陷罢官,在遣归本郡途中气愤服毒,含恨死去。杨震又被誉为“四知先生”。“四知”一事传为佳话。《后汉书。杨震传》载:“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杨震不贪无义之财的高风亮节,历来被人们尊敬。杨震蒙冤而死,后人无限伤怀。《潼关卫志》载,唐太宗李世民路过杨震墓,曾亲作文祭奠。
    杨震墓在今渭河岸边的高桥乡亭东村西北,东汉建宁元年(168)改葬于此。陵园设施历代屡有增建。史载,改葬时“时人立鸟于墓前。”(《后汉书·杨震传》)明万历(1573~1620)初,兵宪蔡可教拓地34亩,兴建亭堂。清顺治十三年(1656),潼关卫兵备使汤斌进行重修,并新建祠堂三间。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督邮使者程兆麟立石碑于墓前。上书“关西夫子杨公墓”七个大字。清嘉庆十七年(1812)提督杨遇春再资助重修杨震墓,树立了石雕群,并建“上知坊”以彰其德。
    因渭河南移,河岸塌陷,杨震墓地受到威胁,1959年陕西省博物馆组织发掘,出土的西汉陶磨坊、羊圈,东汉陶望楼、孔雀灯等文物,均藏于陕西省博物馆中。“关西夫子杨公墓”碑石,置于华阴县文化馆。
    (十四)苏武墓
    苏武墓在武功县旧县城北1.5公里的武功乡龙门村。苏武(?~前60),西汉杜陵(今西安市)人,字子卿。汉天汉元年(前100)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匈奴贵族多方威胁诱降未果,把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汉书》载:“单于愈益欲降之,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积雪与旄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公羊),羝乳乃得归。”苏武在匈奴十九年,持节不辱。
    汉始元六年(前81)因匈奴与汉和好,苏武被遣回朝,汉昭帝封其为典属国(负责少数民族和属国事务的官员)。千百年来,苏武成为坚持中华民族崇高气节“威武不能屈”的典型。
    苏武墓为一圆锥形夯土堆,高约4米,南北约30米,东西20米。墓前有清康熙、乾隆和道光时的“汉典属国碑”、“重修苏武墓门碑”等。
    (十五)西魏文帝元宝炬永陵
    永陵,位于富平县城东南约15公里处。高约15.4米。
    永陵是文帝元宝炬与皇后乙弗氏的合葬陵。北魏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洛阳后,改姓元氏。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由洛阳逃到关中,依靠将领宇文泰。次年,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都长安,史称西魏。元宝炬在位十七年,于公元551年驾崩,葬永陵。
    永陵东侧约24米处,有一高5米,周长约100米的小陪葬墓。这座陪葬墓的主人是何人?一直众说纷纭。一说是帝妹平原公主明月,一说是废帝元钦,又说是恭帝元廓。
    陵墓前原有大量石刻,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的农田基建和兴修水利过程中破坏,现仅存一石兽。
    1956年,永陵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永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六)昭陵
    李世民(599~649),李渊次子,母窦皇后。封秦王,通过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而后继位,年号贞观,在位23年(626~649),死后葬昭陵。
    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北22.5公里的九峻山主峰上。九嵕山,山势突兀,峰峦挺拔,沟壑纵横,山环水绕,有泾水环绕其后,渭水萦带其前,海拔1888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他为建立统一强盛的唐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高祖李渊立嫡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太子嫉妒世民之功,屡次陷害,欲置之于死地。唐德祖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李世民先发制人,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及四弟齐王元吉,迫使李渊让位,当了皇帝,是为唐太宗。第二年,改元“贞观”。唐太宗在位23年,励精图治,任用贤良,善于纳谏,发展经济,国力昌盛,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为盛唐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昭陵,依九嵕山峰,凿山建陵,开创了唐代帝王“因山为陵”的先例。据说是因唐贞观十年(636)文德皇后临死时,对唐太宗说,要俭薄,“请因山而葬,不需起坟”(《旧唐书》卷五)。文德皇后死后,葬于昭陵。是年十一月,唐太宗撰文刻石立碑,上写:“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已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由此可知,因山为陵,亦有“好盗息心”之意在内。
    九嵕山属石灰岩质,经风雨剥蚀,山洪冲刷,不仅山陵建筑无存,就连原有的山势形体亦改变了不少。但仍可略辨当年陵寝构造遗留之痕迹:山势外形逞马鞍形(当地俗称笔架山),南面山体两侧岩层伸出,逞簸箕形状;山腰残存有窑洞、窟窿等痕迹,可能与当年栈道建筑有关。根据文献记载,昭陵建筑时,在南面山腰凿深75丈为地宫,墓道前后有石门5重;墓室内设东西两厢,列置许多石函,内装随葬品。五代军阀温韬盗掘昭陵,记载有“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可以想象这个“地下宫殿”内部寝殿的情景。
    昭陵仿长安城的建制设计。昭陵的陵寝居于陵园的最北部,相当于长安城的宫城,地下是玄宫,地面则围绕山顶建为方型小城,城四周有四垣,四面各有一门,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祭坛遗址位于陵北玄武门之内。遗址东西53.5米,南北86.5米,略呈梯形,墙基屋阶,尚可辨认。祭坛东西两庑房内置有六匹石刻骏马浮雕像,它们是唐太宗当年征战的坐骑。由时任营山陵使的工部尚书、著名画家闫立德起图样,筑陵石工中的高手镌刻。六骏是“特勤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白蹄乌”。其中“飒露紫”、“拳毛”于1914年被盗运于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余存碑林博物馆。六骏浮雕姿态各异,威武雄壮,线条简洁有力,造型生动传神,是稀世珍品。
    由山南的刘洞村沿山而进,可看出陵道已被山洪冲刷成深沟,沟两旁有土阙一对,此处当为山陵的御道口;陵西南稍平处,石础、瓦砾遍地皆是,这就是“陵下官”遗址,当时大量的房屋就建造在这里。昭陵地面建筑早年毁坏,仅留几处废墟,但在献殿遗址出土的屋脊上的一个鸱尾,高1.5米,底长1米,宽0.65米,重约150公斤,由此可知这座殿堂的高大。类似献殿这样的宏伟建筑,构成昭陵雄伟壮观的建筑整体。
    陵下宫或皇城之外是“外城”,即唐代称作“柏城”的昭陵陵园。内、外城包括山上及山南部分平原地带,范围极其广阔,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0公里,面积150平方公里。在这样大的范围内,“原分地势分宫塞,地匝松荫入晚寒”。可见,昭陵气势何等雄伟。
    陵前有庞大的陪葬墓群,有陪葬墓188座,是历代帝王陵墓中陪葬墓最多的。
    (十七)乾陵
    乾陵位于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合葬陵,因处长安西北、八卦乾位而称乾陵。另一说认为,高宗尊号“大圣天皇”,武则天尊号“则天大圣皇后”,二人的尊号中都有“天”,天就是乾,因此叫乾陵。
    唐高宗李治系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母为长孙皇后,因得母舅长孙无忌的帮助,被立为太子。649年,太宗死,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唐高宗李治在位34年,继续推行贞观时期政策,重视农业,处事果断,有较好的政绩。但因后期体弱多病,实权逐渐操在武则天手中。683年,高宗死于洛阳观贞殿,葬于乾陵。
    武则天,名曌,乳名华姑,山西文水人,其父武士彟因经营木材而致富。617年,追随李渊起兵反隋,李唐王朝建立后,因功被任命为工部尚书,后任利州都督、荆州都督。武则天从小跟随父母四处奔波,增长了许多见识。她12岁那年,父亲去世,从此,在家受两个异母哥哥的欺辱,在外受人岐视,坎坷的生活经历,养成她坚韧不拔的性格。武则天14岁时,因才貌出众被选入宫中,赐名媚娘,做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正五品妃子)。唐太宗去世后,她到感业寺做了尼姑。武则天和李治早有接触。李治即位后,迎武则天回宫,封为“昭仪”(正二品妃子)。于是,她利用手段,害死萧淑妃和王皇后,被封为皇后。从此,她开始参与朝政。从660年起,朝中大事几乎全由武则天裁决。朝臣将她和高宗并称为“二圣”。683年,高宗去世后,武则天先后立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但又先后将他们废掉。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重视农业;重视人才的选拔;她首创科举中的殿武,增开“南选”和“武举”,并创造了科考中的“密封卷”;她继承了“贞观之治”,开启了“开元盛世”,她是中国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705年,武则天传位于中宗李显,取消帝号,不久死于洛阳上阳宫,与高宗合葬于乾陵。
    乾陵建于684年,是“因山为陵”的典范。梁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名叫“乳峰”,当地人称“奶头山”。远望乾陵,恰似美女披发仰卧,头枕东北,脚蹬西南,缥渺秀逸。陵园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内城周长6公里,四面各有一门。现在,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仅留大型石刻,大多集中在朱雀门外的司马道两侧。从司马道起点向北,有华表、翼马、鸵鸟各一对,石马及牵马人各五对,石翁仲十对,朱雀门外东有“无字碑”,西有“述圣记碑”。石碑北边有石狮一对,以及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立的“唐高宗乾陵”碑和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碑。
    乾陵形制雄伟,建筑也很牢固,据《新唐书·严善思传》载:“乾陵玄阙、石门,冶金固隙。”据勘察,墓道长63.1米,宽3.9米,全用石条填砌,从墓道口到墓门共用石条39层,每层间都有铁拴固定,并用铁水灌注,这些情况与史料记载相符。
    李治和武则天均处于唐朝蓬勃发展时期,经济繁荣,乾陵内收藏一定十分丰富。虽经1000多年,却未被盗过,是唐代帝陵中保存较完好的一座。
    乾陵有17座陪葬墓,为太子、公主和大臣的坟墓。已发掘的有永泰公主、章怀太子、懿德太子、尚书令薛元超和左卫将军李谨行墓,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其中,大多数收藏于乾陵博物馆,供游人参观。1961年,国务院将乾陵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八)桥陵
    桥陵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墓,位于渭南市蒲城县西北15公里的丰山(又名金炽山、金栗山、苏愚山、凤凰山)上。
    李旦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子,武则天的第四子。李旦曾两次登上皇位,前后共10年,他生性儒弱,无甚建树,但能洞察形势,选立有功的三子李隆基为太子,并及时禅位,退居太上皇之位,避免了宫廷政变,奠定了“开元之治”的基础,所以不失为一位明智的君主。716年六月,李旦病逝,葬于桥陵。
    桥陵建于开元盛世,规模宏大,范围包括整个金炽山,面积达825万平方米。陵园四面有高大的城墙,陵城墙周长13公里,四周各开一门,门前两侧均有门阙和石刻,四角有楼。陵墓在丰山主峰东坡半腰,墓道与神道不在一条线上,略偏东。墓道长70米,宽3.78米,表层加石条填封。
    桥陵的石刻最为著名。现存地面石刻50余件,雕刻比乾陵石刻高大魁伟。石翁仲高3.67~4.28米,石马高1.7~2米,长2.3~2.8米,石华表通高8.64米,石蹲狮高2.4~2.8米。写实技法突出,是唐代石刻中的珍品,有“桥陵石刻甲天下”之美誉。
    桥陵石刻与乾陵石刻不同处主要是:石翁仲的服饰、发冠都发生了变化:以獬豸代替了翼马。獬豸,俗称独角兽,它身似鹿,头似牛,顶有独角,肩生双翅,体形硕壮,面容凶猛,此物或称天禄,置于陵前,有镇墓僻邪之作用。
    桥陵石刻富于写实性,继承和发展了汉魏六朝的传统技艺,其人物造型高大精美,气势磅礴,眉清目秀,神采奕奕,既表现出镇守陵园的威力,也展示了开元盛世的景象。堪称为盛唐石刻艺术的露天展览馆。
    1988年,桥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九)顺陵
    顺陵在咸阳市东北18公里的陈家村南(唐时称洪渎原)。是唐代女皇武则天母亲杨氏的墓。杨氏死于唐咸亨元年(670),当时以王礼埋葬,称墓而未称陵。武则天即位后,永昌元年(689)追封其父为忠孝太皇,母为忠孝太后,改其墓为明义陵。天授元年(690)再追封其父为太祖明高皇帝,母为明高皇后,改其母义陵为顺陵。唐景云元年(710)和先天二年(713),曾两次废除陵的称号,但后人仍称为顺陵。陵园原分为内外两城,占地110万平方米,略呈长方形。原有两层围墙,均已倒塌,仅存遗址。东西南北各有门,陵墓位置在内城北半部,现高12.6米,底部为方形,占地约3亩。顺陵的石刻,有华表、石人、石羊、石马、石蹲狮、走狮、石独角兽等约30多件。最著名的是走狮和独角兽。有一对雄伟威严的石狮相对站在陵前大道两边,石狮均高3米,身长3.45米,宽1.4米。狮身与基座为一整块石头雕成。这对石狮气势磅礴,雕工精美,身躯丰满健壮,胸脯高高突起。不远处另一对独角兽,也站立在陵前大道两边,独角兽的形体像牛,高大肥壮。头似鹿,但仅有一只弯曲的独角。背上长了一对卷云纹的翅膀,显示着腾空飞翔的本领。腿下却长着马蹄形的足。这四不像动物,老百姓称它“独角兽”,古书上称它“天禄”。传说是一种能辨别善恶,见义勇为的神兽。置于墓前,取其忠勇,以守护陵墓。两只独角兽均高4.15米,身长4.2米,仅肚子底下就可坐数人。在唐石刻中堪称上品,被后人喻为“唐陵石刻之冠”。独角兽用整块石头雕成,每只重约70多吨。
    (二十)大唐秦王陵
    大唐秦王陵位于宝鸡市北原上的陵原村,是唐末秦王李茂贞及夫人刘氏的合葬陵,占地约200亩。唐末,秦王李茂贞派凤翔宫内工部尚书属下将作监统管陵园的营造,亲自监工,经大半年的筹备,于907年秋正式开工,因战事不断,建建停停,延至920年夏日完成,924年,李茂贞死后葬此。
    大唐秦王陵由山门、神道、献殿、祀殿、两座地宫组成。在150米长的神道上,陈列着按皇帝生前出行宫廷仪仗形式雕刻的唐代石雕15组34尊。在两座分别长为120米、80米的地宫中,有高8米、宽4米用青砖仿木雕刻而成,保存完整的、全国唯一的砖雕飞檐古建端楼,做工精细,人物造型逼真。有用青砖砌墙并券的八边形穹窿顶;墓道两侧有栩栩如生的18幅乐伎图;有唐代珍贵的胡人乐俑;有精美的砖雕“十二生肖图”、“八人抬轿图”、“二人抬轿”、“汉人牵马图”、“胡人牵驼图”。有按北斗七星位置挑开青砖形成勺状的“地面天象图”;有埃及“金字塔”式的人面兽身镇墓兽;还有带有神秘色彩的千年石函等,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在唐代帝王陵寝中极为罕见。
    现已对秦王李茂贞陵墓进行发掘,并建成大唐秦王陵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宝鸡市北坡公园顶,距市中心2.5公里,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是以展示唐末秦王李茂贞(856~924)及夫人刘氏(876~943)“同茔不同穴”的合葬陵寝为样板的专题博物馆,参考价值很高,是宝鸡市一大新的旅游热点。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3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