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宝鸡擀面皮 岐山擀面皮 陕西凉皮 凉皮方便包 5包包邮 原价9.9 现价5.9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各地民俗>>正文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和传承保护(5)

2013-7-4 9:00:00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五)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1、藏毯
  
  藏毯分为卡垫、地毯、靠垫、炕毯、座毯、挂毯等等,马具垫、大牲畜额头等部位的装饰品及其他一些产品也属于这类工艺。藏毯既是生活用品,又是工艺品。它的主要原料是藏羊毛,以纤维长、软硬度适中、弹性强为特点,图样设计别致,色彩鲜艳,美观大方,在世界三大名地毯中占有一席之地。传统藏毯图案带有浓厚的宗教艺术风格,并融合了汉、印度和尼泊尔的艺术精华,表现内容丰富,色彩艳丽,对比强烈,与藏族建筑彩画的艺术风格十分相像。
  
  2、藏纸的制作工艺
  
  藏纸是西藏独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品,由西藏产的狼毒草、麻等4种草药的纤维,经数十道工序制成,这4种原料大多数是制作藏香的原料和药材,成本较高,而且数十道工序不能有一道出错,否则整个产品就全部作废。因此,称它为艺术品并不为过,另外,它还具有不怕虫蛀鼠咬、久藏不坏、质地坚韧、耐折叠、耐磨等特点。但因藏纸的选料考究、制作工艺复杂,其制造技术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3、藏式木雕家具的制作
  
  藏式木雕家具是西藏特有的民间传统工艺之一,充分体现了藏族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审美能力。木雕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人物、花卉、虫鱼、鸟兽、图案、花纹等等,无所不包。其中的“红莲怒放”、“鹿鸣金钟”、“龙凤呈祥”、“春日牧牛”、“白鹤寒松”、“菩提翠叶”、“坛城图案”、“莲台宝座”、“神龛佛塔”、“舒云卷彩”、“腾浪清流”、“梵文字母”、“吉祥图案”等则是反映藏族劳动人民传统主题,是藏族木雕艺人对美好理想、愿望的执著追求。
  
  4、面具的制作艺术
  
  面具是雕塑艺术形式之一,广泛流行于广大藏族聚居地区,与传统古老的苯教文明中的图腾崇拜和拟兽、拟鸟舞蹈及祭祀活动紧密相关。按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宗教面具和戏曲面具两大类别。前者可细分为羌姆(跳神)面具和悬挂面具两种;后者可以分为藏戏面具和曲艺面具两种。从质地上划分,有皮面具、木面具、铜面具、泥面具、漆布面具、纸板面具等等,种类繁多。
  
  除此之外,西藏的手工技艺还有石刻技艺、酥油花制作技艺、藏式金银器皿的制作技术、唐卡艺术、壁画艺术等。
  
  (六)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指的是某种集中举行流行的与传统的文化活动的场所,或一段通常定期举行特定活动的时间。以上所论述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存在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这就决定了我们在保护、传承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必须要考虑到它们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藏族人民信仰藏传佛教,其文化、艺术、哲学无不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很多藏族传统节日都与藏传佛教有关。例如,藏族地区一年一度的“晒佛节”就是以各个藏传佛教寺院所在的地点为中心而举行的活动,各地举行的时间不一。届时,各个寺庙将本寺珍藏的巨幅布画和锦缎织绣佛像取出,展示于寺庙附近的晒佛台或山坡上,供群众观瞻。我们可以把每年在特定的时间内举行晒佛活动的各地藏传佛教寺院及其所在的较大区域称为特定的文化空间。从这个角度来说,西藏的藏传佛教和寺院在保护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西藏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传承的内在推动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3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