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感 动
园林老专家对古树倾注毕生心血
青蝉寺僧人已经在古树上插上了新枝,回头再看看寺庙旁边墙上写的村民们赞赏玉兰树的文字“千年古树二月显,世界之最真罕见”,心中不免悲喜交加。僧人的做法让人心生安慰,新生命能带给人们心中些许慰藉,若干年之后,这又是一棵大玉兰树。
园林专家田文杰退休前一直从事林业方面的工作,他主持了全市第一次古树名木普查工作,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普查工作他也参与其中,可以说是古树保护方面的行家。对于亟待保护、或是已经死亡的古树,他认为应该采取修复、复制、栽纪念树的方式延续其价值。“修复好理解,我说的复制是指那些树木已经不存在但是有典故传说的树木,可以在原址做一个模型,或是在原址栽种一棵纪念树。前提要记住,是有文化背景或是典故传说的树。”他说。
2010年9月,全市开展了第三次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工作。据了解,本次普查登记建档现存的古树名木18584株,其中,古树18547株,其中散生1045株、群生17502株;名木37株。第三次新增等级的古树名木共1654株。
据田文杰回忆,1996年《西安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颁布并施行。2009年《西安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颁布施行。他说:“我们的工作一步一步做得很扎实,普查工作的开展,西安市在全国都是走在前面的。”在翻阅自己封存的资料时,田文杰还找出了一份珍贵的表格,那是第一次普查时用的《西安市县(区)古树名目登记卡》。卡片左边是贴照片的位置,右边基本情况里包含了树龄、树高、胸围、海拔、主干高、胸径、冠幅、覆盖面,还有一栏留出很大的空白填写生长势、特征和环境。卡片的最底下有调查人签名和调查时间。卡片背面填写历史文化背景及民间传说。
对于自己曾经做过的这些工作,田文杰说:“我一开始只是想做好本职工作,可逐渐我认识到这项工作意义重大,一听到哪儿有古树的消息我就和同事赶去看,抓紧时间搜集资料。摸清西安的古树资源,这能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实践资料和科学依据。”
观 点
关爱古树应像关爱老人一样
“我们植物园主要是保护濒危物种,给这些树木营造原产地的环境。还要对繁育能力差的树种进行人工繁育。可以说是一艘树木的‘诺亚方舟’。” 西安植物园的副研究员祁云枝说。长期跟树木打交道,她常常反复强调树木对城市和人的重要性。“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树木在吸污纳尘、防止噪音、制造氧气、防风沙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市民李先生平常酷爱种植花草,也特别关注有关植物的文章和报道,他把在报刊上面看到的关于古树、濒危植物的报道剪下来做成剪报本。除了兴趣使然,他还有其他的想法:“我们现在种下的树百年之后在子孙后代的眼里也就成了古树。如此一来,代代相传,造福后人。”
在西安市内,很多人都知道三学街、碑林博物馆附近的古槐,小雁塔院内还有多棵唐槐。市民王兴自豪地说:“前秦时就有‘自长安至于诸州,皆夹路树槐’的说法,唐代更有诗句‘落日长安道,秋槐满地花’,你看这古树已然成为一道重要的景观,充满了诗情画意。”
“这些古树名木是城市重要的旅游景观,对研究城市历史、文化、经济的发展过程等科学研究都具有很高的价值。”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石英说。保护古树的意义在市民韩先生看来更为质朴,“保护古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古人就有保护树木的意识。作为我们,应该像关爱老人一样关爱每一棵古树。”
古树被称为珍贵的“绿色文物”,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名胜古迹众多,这些地方保存着很多苍劲挺拔的古树名木。每年的植树节,市民们植树的热情都非常高涨,带着孩子一起去植树更是很多家庭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的重要家庭项目。但栽树后,如何关爱树木,应该是大家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