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陕西省委员会通过调研发现,近年来我省的“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发展,西安鼓乐、中国剪纸都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是,一些地方未能充分认识到“非遗”工作的重要作用,公众对“非遗”的认知也十分有限,一些优秀传统文化正快速消亡,“非遗”保护仍面临较大难度。
其中最显著的就是“非遗”普遍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比如西安鼓乐,早在2006年就申报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时至今日,鼓乐艺人境况并未有实质性好转。而我省近期入选的24个国家级项目中,有13项被省文化厅列入亟待抢救保护的濒危民间文化项目名录。
为此,民盟陕西省委呼吁,从政府、社会和个人层面都加强认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各级政府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使“非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调动各方力量参与保护。加快“非遗”数据库建设,建立“陕西剪纸”、“皮影戏”等“非遗”数字博物馆和综合博物馆,扩大陕西“非遗”影响力。
同时,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力度,防止传承人断层现象的加剧,将市、县级“非遗”项目的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市级项目保护经费不低于5万元,同时将市级传承人的传承经费提高到2000元以上,使更多年轻人愿意加入“非遗”传承的行列。记者孙佳 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