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帮的选择也很有讲究。一般鼓的鼓帮选材多选杨木、松木,为的是击打时携带轻便。杨木、松木容易变形,鼓帮容易裂缝,裂缝后鼓帮走气,聚音效果差。“黑老虎”鼓帮的选材不同,多选槐木、枣木等硬杂木,为的是帮板之间的接缝严密,帮板不变形,鼓音浑实。
其次,制作工艺非常精细。一面鼓的制作大致遵循制作鼓身、制作鼓膜和蒙鼓等三个程序。大秦战鼓的制作程序中有一些不同于普通鼓的地方。
制作鼓帮时,除了选用硬杂木外,还要精刨平,用上等的好胶。鼓帮做好后,还要在鼓帮外调胶缠裹三层白布,再用生漆多次涂刷。目的在于鼓腔密封严密不漏气,聚音。鼓腔内还要装若干根钢簧,钢簧上还要挂若干个小铜铃。
在制作鼓膜时,所选“乳牛”之皮需要清油浸渗,浸油之皮具有防水防潮效果,雨水落在鼓面,即变成了水珠,随着击打就滚落了。其它鼓没有这一制作工序,没有防水防潮之效能,着雨松弛,鼓音乏力。
蒙鼓的过程中,需要“踩鼓”,一般鼓要么不踩,要么只踩一两天。“黑老虎”需要踩四七二十八天。所谓“踩鼓”,即将牛皮绷在鼓腔上,鼓匠站在上边踏踩,使紧绷的牛皮变松。踩鼓需要绷紧,踩松,再绷紧,再踩松,反复多次。踩鼓的目的在于提高鼓面的弹性和韧性。掌旗寨老鼓匠为了制成“黑老虎”,踩鼓时嫌自己的体重不够,有的背着石头踩,有的背着孙子踩。这些工序工艺普通的鼓都没有,这就是“黑老虎”声响洪亮浑厚独特的原因。
掌旗寨村的大秦战鼓源于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掌旗寨村中代代相传,现在已经传至第46代传人黄建民的手中。大秦战鼓的鼓曲完整,由出征、交战、凯旋三部曲组成且每部曲前有流水调。锣鼓声中,夹杂锁呐、马铃声。舞龙、耍狮子配合锣鼓。再现秦汉雄风,使人得到壮烈之美,精神振奋。集历史性、完整性、综合性与审美性为一体,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相信在新的传承人黄建民先生的带领下,必将得到发扬光大! 文/宁英
(注:文中参考了部分专家学者的一些观点,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