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攻关组对采集的枝条进行观察论证。
从一棵五千年古柏树上采集枝条,通过对枝条进行“微型扦插”、“植物组织培养”,就可以培育出与原树种遗传品质完全相同的再生植株,再通过对再生植株生长过程的长期观察试验,将会为研究这棵五千年古柏遗传特性、长寿因素以及更好的保护提供最科学的依据。这种植物“克隆”技术即将在陕西省黄帝陵景区“黄帝手植柏”上得到验证。
为保护“黄帝手植柏”特色遗传资源,陕西省林业厅组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帝陵管理局和陕西柏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黄帝手植柏”的保存繁育项目研究。项目组从“黄帝手植柏”上采取少量枝条分别进行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试图从两条途径获取再生植株,突破古树再生繁育的难题,并为后期开展的科学研究提供宝贵的植株材料。近日,陕西省林业厅组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木遗传育种专家课题攻关组来到黄帝陵,对五千年树龄的古柏开展再生保存项目科学试验研究。该树位于黄帝陵景区轩辕庙院内,树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叶子四季不衰,层层密密,像个巨大的绿伞。相传它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距今已有五千多年树龄。1982年,英国林业专家罗皮尔考察了27个国家的柏树后,认为唯有“黄帝手植柏”最粗壮、最古老。1998年12月9日,“中华名树公选养护委员会”将它评为中华百棵名树之首。世人誉之为“世界柏树之父”。当地谚语描绘它的粗壮“七搂八乍半,圪里圪瘩不上算”,就是说,七个人手拉着手合抱不拢树干,还剩八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