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行勇
极目远眺,重峦叠嶂,苍翠欲滴;身处山顶,从谷底袅袅升起的云雾伴随左右,清新的空气凉爽宜人,沁人心脾。
素有“华夏龙脉”之称的秦岭,自古以来一直为众多生物种类,特别是古老、珍稀、特有植物的产生、繁衍和保存提供着适宜的生存环境。因此,该地也一直强烈吸引着国内外的自然博物学家和植物分类学家。
但是,受历史条件和认知水平所限,我国关于秦岭植物种类数量及利用等方面的认识尚不全面,影响了秦岭植物多样性保护与深入研究。
为了摸清秦岭植物资源的“家底”,“三秦学者”特聘专家、陕西省西安植物园主任李思锋研究员带领团队一直穿梭、工作于秦岭这片茫茫大山中……
秦岭的早晨
7月13日上午,《中国科学报》记者随李思锋及其研究团队驱车离开古城西安,穿过近20公里长的秦岭终南山隧道,来到秦岭深处海拔1500米的柞水县黄花岭上,采集植物标本,调查秦岭植物资源。
“这是领春木,这是四照花,这是青柞槭,这是漆树、重楼、勾儿茶……”李思锋与其研究团队成员极力寻找悬崖峭壁、山涧小溪旁、沟坎、河道边、密林深处所能看到的各种植物,冒着巨大危险,一边采集标本,一边初步确认是何种植物,并向团队的年轻人讲解这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其开发利用价值。
在绵延起伏的秦岭腹地中,北纬33°45′的宁陕县广货街镇七里沟,刚刚还阳光普照,转眼间已下起了小雨。队员黎斌努力地伸展着自己的身体和手臂,要采到路旁峭壁上生长的一种兰科植物。“这可能是独蒜兰在我国最北的分布点了!”他如同找到一大块金疙瘩似的特别兴奋,完全不顾此时沐浴雨中、长满苔藓的山石很滑、很滑。
据悉,李思锋研究团队已研究清楚近10种秦岭常绿且具观赏性植物的生态习性及其在西安的适应生长情况。其中,数种有可能成为西安市未来的主要乡土常绿绿化景观植物。
秦岭的夜晚
20时30分许,夜幕降临秦岭腹地河坝之地——宁陕县城。县城四周被黛色的大山所围。团队一行匆匆赶到,找寻夜宿之地。虽然县城不大,常住人口不过5万,然而,炎热的夏天,来此旅游的人,却使平日寂静的夜晚变得嘈杂喧嚣,随处播放的时尚音乐不绝于耳。
但是,记者明显感觉到今天相当疲乏、困倦,在22时左右就进入了梦乡。而所有团队成员,包括两位司机小陆和小卢,都参加到标本的野外整理制作工作之中。他们要对白天采集的所有植物标本依次进行编号、挂牌、登记、记录、修剪、整形、压制以及烘烤等工作。完成了这些“工序”,当天的工作才算画上了“句号”。由于场地有限,为不影响旅馆其他客人休息,他们就借助旅馆后院停车的小场地,在路灯下投入战斗。
7月14日凌晨1时55分,记者被回到房间的小陆惊醒,方知他们才将所采集的标本压制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