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开发区、主城区相比,县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规模不大、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然而郊县发展旅游产业通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重要突破口,做好发展战略定位十分关键。”有专家认为。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关键时期。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者或学者眼中,我省旅游产业如何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由“旅游活县”到“旅游强县”的跨越呢?
文化与旅游联姻 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赢
7月20日,在我省举行的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座谈会上,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景俊海表示:“文化与旅游融合,能够催生文化旅游产业新业态,激发文化旅游产品新活力,提升区域文化旅游竞争力,实现叠加放大的‘蝴蝶效应’和社会、经济效益‘双赢’。”
陕西历史悠久,遗存的文物众多,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种类多、品位高、积淀深,它们同旖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在专家看来,文化旅游产业将是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撬动地方经济腾飞的重要发展方向。
礼泉是全国有名的果业大县,近年来,礼泉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重大措施,游客可通过观光赏花、踏青休闲,体验关中民俗风情和瓜果飘香的田园风光。在丹凤县,以历史文化和丹江文化为引擎,大力发展以“八大人家”为主的乡村旅游、以丹江为载体的丹江旅游和以航空旅游为主的现代旅游,吸引了众多游客流连忘返。在佳县,依托白云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大力推进道教、黄河、民俗文化;此外,曲江新区以旅游为载体,统筹城乡发展,打造的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和财神庙景区有力地带动了周至县域旅游的发展。
在西北大学教授朱玉槐看来:“改革开放初期,旅游业刚刚兴起的时候,国内的旅游景点也曾注重与中国文化的‘联姻’,但当时人们认识的高度还不够。如今,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将切实提升旅游产品发展的品位和水准。”
景区发展≠门票经济 “大旅游”构筑“大产业”
“靠门票赚钱只会越做越难。”有专家认为,“景区发展不能仅仅依靠‘门票经济’,应更多着眼于产业经济。把人气吸引起来后,再想办法依托景区开发吃住娱购等产业链,这就可以搞活做大旅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