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恭贺易俗社百年庆典演出所想(2)

2012-8-27 10:36:00  来源:新华网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同时,易俗社通过新剧目创编、旧剧目增删的形式创作了众多舞台经典,并由剧社培养的演员在陕西各地演出,让喜欢看戏的群众在欣赏优美剧目的同时,获得见识的增长和思想的进步。易俗社的成立及宗旨的提出,不仅是陕西戏曲的重大革新,而且也成为辛亥革命后中国戏曲界的革新先锋。

    与此相似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前身--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成立于1938年,彼时泱泱国土除了有外来侵略者的践踏,更有愚民政府对百姓的欺压盘剥。而成长在红色根据地的民众剧团,受到马列主义思潮的影响,先天就具有革命意识。毛泽东在看了民众剧团的传统戏演出后,曾提出"群众非常欢迎这种形式,群众喜欢的形式,我们应该搞,就是内容太陈旧了。如果加进抗日内容,那就成了革命的戏了"。于是,用戏曲这一传统形式来展现革命思想,"搞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气派的形式"的剧目,就成为民众剧团所遵循的创作原则。在革命征程中,民众剧团创作的眉户《十二把镰刀》、《王三保开荒》等剧目,极大地鼓舞了将士士气,因此毛主席曾评价"秦腔对革命是有功的"。

    纵观百年陕西戏曲,易俗社和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是两座不可逾越的丰碑。如果说伴随辛亥革命而诞生的易俗社,用旧戏新唱的方式完成了戏曲班社的体制改革,促进了启迪民众智慧发展、改良社会风俗这一历史使命的话,那么,随着共产主义新思想而诞生的民众剧团,则将革命理念贯穿于现代戏创作和传统剧目改造,不但解决了戏曲现代化的问题,更顺应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价值观念。

    在这片孕育过圣祖轩辕的厚重黄土地上诞生的秦腔艺术,随着黄河奔流边走边唱、传承至今;关注时代发展的走向,关注群众的精神需要,肩负着戏曲人应有的责任担当。正因为如此,以秦腔为代表的陕西戏曲才能获得老百姓的支持和喜爱,才能在岁月更迭中始终保持盎然生机。特别是在这两场演出中,眉碗团的实力派演员选择的传统戏,是在坚持尊重历史的同时,挖掘其符合时代的内涵,用现代辉映传统,用传统照亮现代,更是用最传统的形式向传统秦腔艺术致敬。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关键词:易俗社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