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巧是由7个小姑娘分别表演穿针引线、织布纺线、弹琴等7种技艺。小姑娘们用稚嫩的双手摆弄出纳鞋底、纺线、织布等动作,如勤劳巧手的织女一般。不时有观众为姑娘们娴熟的表演鼓掌喝彩。
掐巧芽是把做好的巧芽掐出一寸长的短节,投放在清水盆里,视巧芽影子所呈现的形状卜巧拙。若影子像一苗针,一条线或一朵花,就认为该姑娘心灵手巧;若像一根椽,一条檩,就认为该姑娘手笨、愚蠢。背巧歌则是姑娘们一起诵念祈求心灵手巧的词句,表达美好的寓意。
除正式的乞巧仪式之外,现场周围还展示着村民做的绣花鞋、鞋垫、手工织布、剪纸、刺绣、花馍以及书画作品,另有舞狮、文艺汇演等内容,俨然一场民俗文化盛宴。
各显技艺
据大荔乞巧节的省级民俗传承人张绒竹介绍,解放前,大荔各地普遍庆祝乞巧节,这也是当地的一个重要节日。
乞巧节前三天,村里的妇女就开始忙活了,蒸巧馍、做巧姑,各自展示着自己的独家技艺。七夕当天傍晚,姑娘们以自然村为单位,或一个村庄分成数片,几个人或十几个人为一个单位进行活动,缚巧姑、傍晚乞巧、赛巧展巧等。同时,许多姑娘还有看蜘蛛网,去瓜田、葡萄架下、井台听诉等。
现年71岁的张绒竹说自己从6、7岁就开始过乞巧节。当时女孩都不念书,家里也没有灯,晚上在一起图个热闹。因为好奇,她还跟着同村的张麦英学着用稻草做“巧姑”,还经常被选为乞巧的少女。文革破“四旧”,这个节日也就废了。“当时人家说这是迷信,村里也就不再搞了,连手镯、耳环都不让戴了。”
同为大荔乞巧节传承人的拜雪梅说,她的娘家在官池镇,而当时镇上并不是很重视乞巧节,自己是偷着跟老人们学泡巧芽、磨巧碗。来到大壕营村后,自己每年都会好好准备乞巧节,最主要的就是蒸花馍。“提前3天就开始了,蒸的花馍有牌楼、牛郎织女、喜鹊探梅、二龙戏珠、百鸟朝凤、仙鹤以及花木系列。”
拜雪梅介绍,每年七夕,娘家人还要给女儿“送七月七”,主要将花馍和西瓜送给女儿,寓意也是祝福女儿心灵手巧。
大荔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负责人林红霞介绍,大荔乞巧节由来已久,但是具体何时兴起不详,其活动特点就是将传统的乞巧活动同文化活动结合,发扬了妇女的个性,提高了她们的技能,也活跃了基层文化生活。“文革后就几乎没有人搞了,但是大荔大壕营村的人没有忘记文化传统,从2003年开始,又开始举办乞巧节,当然迷信色彩少了,主要就是文化活动,如今这一节日已经成为村上乃至整个大荔县的重要民俗节日,也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