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在百年前,易俗社将教育、训练、演出结合起来的创新举措,不仅创作和演出了许多优秀剧目,更培养了大批秦腔人才,这在当时保守封闭的中国社会可谓开风气之先,对中国戏曲的改良也起到了示范作用。
招收坤伶 女演员也能登台唱大戏了
在改建剧场初期,易俗社剧场因演出场景变换的需要,专门设计安装了一座转台,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使用后观众引以为奇,盛况空前。此后,刘箴俗、苏牖民、沈和中、刘毓中、马平民、刘迪民、赵振华、王天民、康顿易、王秉中、汤滌俗、李可易等一大批秦腔名角,逐渐开始在这座舞台唱红陕西乃至全国。
易俗社第二次开秦腔风气之先是在上世纪30年代。在以“名票”身份演出京剧《贵妃醉酒》《拾玉镯》等戏的秦腔改良第一人封至模,在北平戏剧界颇有声望,1931年他回到易俗社任职,在任社长期间将易俗社推向了黄金时期。封至模毕业于北平艺专,对化妆和剧装研究非常考究,他改良旦角造型,使其光彩照人,另使剧装从“俗”向“雅”转变。他还两次请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来陕为易俗社诸多演员灌制了30多张黑胶木唱片,给后辈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秦腔自古不设坤伶(即女演员),易俗社第三次开风气之先是在建国初期。当时,易俗社一改秦腔不收女演员的传统,将第一位坤伶孟遏云纳入门下,紧接着肖若兰、宁秀云、赵桂兰等有声望的女演员也加入进来,这时,还招收了陈妙华、张咏华、全巧民、刘棣华等一批女学生,日后均成为秦腔界的栋梁。
风清气正 诸多好戏成就了一个剧种
易俗社能屹立百年,其中的精神内涵不仅仅是岁月变迁所能涵盖的。更是因为一大批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的剧作家、导演等人在各个历史阶段,依据百姓的心声,以平民的视角来创作大量剧目。
据统计,易俗社保存的剧目有800余本,1000册之多。京剧名家尚长荣评价:“一出好戏不光能成就一个剧社,更可以成就一个剧种。易俗社出的经典名戏《三滴血》就是秦腔的代表剧目之一,它绝对是风清气正的大秦之腔代表作。”
大胆地反映生活、针砭时弊,对底层百姓充满悲悯之心,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无限忧虑,都是艺术家们在大时代背景下,不断追求真善美,移风易俗、教化民众的心声。著名作家陈忠实是位铁杆秦腔戏迷,他痴爱秦腔数十年,早将诸多唱段烂熟于心,他对记者说:“秦腔传统剧都是惩恶扬善,赞扬灵魂的美,以及对爱情的忠诚,鞭笞丑恶、阴暗,教会人们分辨真和假、忠和奸。易俗社的戏,不仅展现着这些主题,而且在秦腔声腔艺术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于秦腔这个剧种的发展,易俗社起到了一种继承性、创造性发展的作用,这是社会公认的。”
易俗社剧作家范紫东在40年的时间里笔耕不辍,除了最经典的、被田汉誉为可以媲美莎士比亚剧本的《三滴血》,还创作了《软玉屏》《盗虎符》《秦襄公》等大小68个剧本。他笔下还诞生过痛斥《辛丑条约》的秦腔剧《颐和园》,痛斥《南京条约》的《关中书院》。老社长高培支每天除过繁忙的事务外,还勤于写作,也先后写过名剧《夺锦楼》等54个大小剧本。卢沟桥事变前夕,封至模编剧的《山河破碎》《还我河山》在北平上演时,舆论为之一振,唤起了民众同仇敌忾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