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忆述百年易俗传承百年艺术(1)

2012-8-12 11:41:00  来源:西安晚报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2002年,陈妙华(右)和全巧民在表演秦腔《三滴血》片段。

热心戏迷捐赠易俗社创始人之一孙仁玉的画像。

 文 记者职茵 实习生张盼盼 王瑞芬 图 记者 尚洪涛

  明天,易俗社就整整100岁了!

  易俗社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一起,并称“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100年间,易俗社经历战火纷乱、时局更替、人事变迁,依然保持勃勃生机,这,是世界戏曲史上的奇迹。

  在易俗社百年辉煌的背后,是怎样的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之路?又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呢?请看记者的深度报道——

  首开风气 易俗社像是一所新式学校

  100年前的中国,积贫积弱,满目疮痍,一批志在报国的文人、学者、进步人士,期待着社会变革的一缕曙光。

  1912年8月13日,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和孙仁玉,与王伯明、范紫东、高培支等160多位热心戏曲改良的各界知名人士,共同创建了中国第一家融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陕西伶学社,后更名为陕西易俗社。通过编写新戏曲,达到开发民智、移风易俗的目的。这在上世纪初叶的秦腔界,可谓是创新之举,开风气之先。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先生说起父亲叶盛兰那一代戏曲演员的生活,感慨万千:其实,那些年月的戏曲演员非常不容易,学戏的小孩子进科班跟着师傅当学徒,吃不了苦出不得师。但凡是出了师的,有点名气的角儿们大多数都挂靠在剧场,就连跟班、梳头的开销,也得靠着自己的演出票房来负担,成不了顶尖名角儿的演员们一生都很苦,生存压力非常大。

  而易俗社在当年招收少年学员,学戏的孩子们不再是看师傅眉眼高低的学徒了,他们像是进入了一所新式学校,一边学习文化知识,一边学戏曲专业,毕业还能拿到毕业证,成绩优秀的能进易俗社当演员,演员的境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在当年的戏曲界确实独树一帜。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关键词:易俗社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