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陕南茶产地地质状况天下无双
陕南汉中西乡午子仙毫等茶系,上天赐予了其福地,有其优质的生长环境。按照国家地矿分布图,从安康紫阳、汉阴、石泉到西乡、镇巴、城固、勉县、宁强等地一直到略阳,自东到西几百公里,形成一个硒矿带上。硒,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具有杀癌、防癌医药作用。从此看出中国名茶——汉中西乡午子仙毫,以及所有汉中、安康等陕南茶系,其得天独厚,全国罕有的生长环境,是其它地方南、北名茶系所未具有的优质土壤。
---就这样神奇的土地,生长、孕育出了名茶午子仙毫其优秀的品质,从过去皇家贡茶,到如今漂洋过海,出口到食品药品管理苛刻欧洲、瑞典、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
这也就是应了一句老话,好山,好水,出名茶。到过这里大家也都明白了,秦巴山区汉中、安康为什么能成为南水北调的水源地,按照茶圣陆羽全国沏茶之名水,“…….汉水位处十三…….” 就是过去古人公认用汉江之水,直接烧开沏茶,位居全国泡茶的好水第十三位。在这里要告诉北京的朋友们,汉水是可以直接饮用的好水,不用人为添加药剂。同时,也要劝劝北京的同胞,要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汉水流域成为南水北调的水源地以来,为确保首都人民健康生活,一泓清泉供北京,秦巴地区人民也付出了巨大代价,无工业优势,经济条件薄弱,基础建设落后,在此,也希望南水北调受惠地的人民、政府要对水源地有所反哺,使名茶之地,美丽茶乡,沿着环境、经济可持续健康现代发展之路继续一路高歌。
四 陕西各级政府重视-产业做大、茶人英才辈出
从建国初期、百废待新之时,山南道茶产地,秦巴茶区,陕南茶叶源产地汉中、安康,也是不甘落后,重振雄风,整治茶园,扩大茶播栽面积,壮大名茶声势,强化茶叶专业人才队伍,各级政府功不可没……。
比如汉中仙毫(午子仙毫)源产地——西乡县,从建国初期就被国家确定100强产茶大县以来,乘改革的东风,进入大发展、大开发时期,使中国名茶午子仙毫名气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冲出西北、扬名中国、走向世界……。
正是陕西省、市、县各级政府,推波助澜,将大唐国饮——山南道茶(汉中(午子仙毫)仙毫等,推到历史空前发展的高度和大形势下……。
尤其是中国名茶——午子仙毫源产地西乡县,在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下,在西乡县城东建起迄今为止陕南最大的茶贸集市,并在茶市广场供奉起了茶圣——陆羽品茶的雕像,以示西乡人民感恩的心情,惜茶、喜茶的民风民俗。
在西乡县秦巴茶市广场的地砖上,有被陕西茶界誉为“东茶有丁文(紫阳茶),西茶有李大算(西乡茶)”的知名汉中市茶专家、茶文化研究学者李大算的题词、西乡县文化馆馆长王旭书写的:“西乡地界南北,茶传今古。秦岭流碧,巴山滴翠,牧河涵泳,汉水滋润,天造地就‘雨洗青山四季春,阴晴云雾漫山川’之宜茶息壤。茶史悠悠,文化厚重。周上有贡,秦汉始兴,唐宋鼎盛,明清繁荣。及至今日,上下同心,集众智,合群力,积二十万亩之规模,成二百多家之厂商;茶农砥砺,龙头运筹,赛艺斗美;文人墨客,著述立说,赋诗作画,蔚成一幅盛世画卷。午子仙毫,茶中珍品;西乡炒青,醇香醉人。含锌富硒无污染,香高味浓耐冲泡。泰斗垂青,世人倍惜。华夏创优,海外夺魁,屡获大奖,盛名远播。传统产业,薪火以承,强县富民,康庄永铸。”
此文。从古贯今,说明了几千年来,大唐国饮——山南道茶(汉中仙毫(西乡午子仙毫),前世、今生、明天…….。
以闻名全国的名茶之乡——午子仙毫源产地西乡,这个茶叶大县的一角,就看出陕西省在茶叶开发、产业调整,把陕南茶产业做强、做大中,各级政府,大批茶叶、农业专家、学者及茶农付出的卓绝努力和巨大心血。
同时,在此,笔者也期盼家乡,午子仙毫源产地西乡县,要借鉴皖南芜湖繁昌县“江南第一茶市”的成功经验,把陕南汉中西乡县的秦巴茶市,打造成 “西北第一茶市”;并成为“西南茶市的桥头堡”,响彻全国;并能成为影响中国茶市交易的“风向标”。
在此,祝愿大唐国饮--山南道茶(汉中(午子仙毫)仙毫)等陕南茶系、秦巴茶域的茶叶,借国势,跨四洲,游五洋,扬名茗于番域外,滋润各色人种,铭刻东方茶文化于其脑里心头……
写到这我想起茶圣人陆羽的《六羡歌》,诗曰:“不羡黄金,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竞陵城下来”。以茶圣人不慕名利、甘于淡雅宁静人生境界……。
愿天下!嗜茶之人悟性……;事茶之人结缘……。
李富根,男, 70后生人,大学文化,陕西汉中西乡县人,就职中铁一局一公司、中铁航空港集团一公司项目办公室主任,曾参加过宝中铁路、南疆铁路、神延铁路、西安绕城铁路、精伊霍铁路、哈大客专、西平铁路等多条铁路建设,是《铁路建设报》特约通讯员,是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政府网》等几十家中央媒体、网站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