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富平古窑区陶瓷标本观摩研讨会”在富平陶艺村召开。国际陶协主席珍妮特·曼斯菲尔德女士、国际陶协亚太执委许以琪博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关宝琮、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李辉柄、首都博物馆研究员王春成等来自国际国内20余位专家、学者分别观摩了富平古窑区和古窑区出土的陶瓷标本,并就这些标本的价值、作用进行了研讨,力求还这些尘封已久的器物得到一个本来的面目,也希望能够借此揭开富平历史制陶的冰山一角,为中国古陶瓷历史和陶瓷技术的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专家声音:古瓷片令人大开眼界
到访的专家们在看到如此众多的古瓷片后都表示“大开眼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央美院陶瓷系顾问关宝琮兴奋地说:“中国的陶艺应当是除了现代陶艺之外首先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陶瓷,这样才能立足于在富平这个地区来寻找发掘。我们通过考察以后发现,这里出土的陶瓷,无论从釉彩上从造型上从纹饰结构上以及装饰技法上,在中国陶瓷业称得上是佼佼者。我这么说算不算过分呢?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光壶就有几十种,我们经常见到的那几种就是双流的倒流壶,再就是一般的直流壶。看不到这么多壶,所以很震惊,这个发现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北京艺术博物馆研究员杨俊艳说:“首先,看到的这些瓷片与我以前办过的展览以及去过的窑址所见到的都是不一样的。它的釉简直太丰富了,有青釉、褐釉、黑釉等等。从它的外观我就可以看出它是属于哪种风格,从时间上来看它时代跨度很长,至少在几千年以上。它的装饰也非常丰富,有刻画、雕塑、镂空、窑变等。它的工艺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较粗糙的,一种是精细点的,分白瓷和青白瓷。总之,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很值得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做仔细的思考。”浙江大学文物保护与鉴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生导师、教授周少华也表示,这一天的观摩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第一个字就是奇。这里这么多的瓷片是徐总一片一片的洗出来,这些瓷片虽然都有瑕疵,但仍令人惊奇。第二个字就是惜。就是珍贵。很多标本我都是第一次见到,是很稀奇、珍贵的标本。第三个字就是特。以前对于富平我并不熟悉,这次来到这里看到了这么多标本,让我记住了富平这个地方的特殊之处。
专家观点:古瓷片的断代仍是需要研究的课题
那么,这些令专家们惊奇的古瓷片究竟能不能断定为是“鼎州窑”所产呢?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陶瓷研究会副会长李辉柄认为,富平有窑的话是不是鼎州窑?是不是柴窑?尚难定论。因为鼎州窑属于六大青瓷窑之一,是烧青瓷的;柴窑是臆想中的一种瓷窑,柴窑在明清时候的说法是存在的,后来柴窑找不到了就把柴窑取消了。柴窑存在不存在还是个疑问,因此长期以来对它的寻找都很重视,今天富平的这个情况,我看到了大家是找这个瓷片,我是先在找窑具,看有没有瓷钉,有没有匣口,因为这是说明是窑不是窑的关键,据我到实地的调查,这个窑具在考古中,窑具是多态的,在很远的地方,甚至是几公里的地方都可能找到窑具,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窑,不足以说明是窑,因为它没有窑具这是其一,一般来讲,发现窑,要有窑具,还要有瓷片。 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春城表示:这里出土的东西非常丰富。但是又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发现大量的窑具、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陶窑,包括它的作坊。那为什么出现这么多复古的瓷片?有可能窑口还没有被发现,为什么窑口没有被发现,有可能它的作坊还没有被发现。我们现在没有一个多元化的平台,一个多元化的信息区探讨,所以我们也是处在一个信息的岔路口。会不会是一个成品仓库区?会不会是一个古代的陶瓷品集散地?希望有一个专业的强有力考古队伍来进行科学发掘。这些东西的出现也将为古、现代陶艺传承起到重要作用。也希望这个能为现代陶艺带来更多的发展。目前对于古瓷器的发掘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可以说任重而道远。 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申秦雁发表了同样的观点:“因为我是学考古学出身,我就从考古学角度总结一下我的看法。第一点,因为这么多的瓷片的获取不是正规的考古手段得到的,所以科学性受到一定的影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请进一些相关的专家利用一些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对瓷片进行整理和初步的研究,对于是不是鼎州窑,我觉得不要过早下结论。可以逐年地对其进行研究;第二点,在瓷片里面它可能分类很多,但从材质上来看比较单一,可以利用大量的考古学资料进行研究瓷片,作为验证的一个依据。” 正如国际陶协主席珍妮特·曼斯菲尔德所说:“徐都锋先生发现了一处古代遗址,出土了许多瓷片,他认为这个遗址是鼎州窑起源于唐代或更早的时间。我们来这里是要尽我们所能发掘这个发现,以及它与中国陶瓷历史的联系。我们可以拓展对这一地区早期瓷器物的认识。我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获得收获。”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