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誉连连 口碑赢来金招牌
渭南市草市巷,一条并不起眼的小巷,却因为“周末一元剧场”这个响亮招牌,名声远扬。2011年10月21日,又是一元剧场的演出日。剧院门口一如既往的热闹,长长的买票队伍总是在离开戏还早时就将四百余张票一抢而光。特意从大荔赶来的郝大爷盯着手中的门票,高兴地都合不拢嘴:“本来娃说天气不太好,改天再过来,但是心里头就是想看,硬叫他把我送过来了。”跟郝大爷一样,来看戏的大多数都是中老年戏迷,有些老人平时腿脚不好不愿意出门,但提起看戏却劲头十足。还有的老人则是带上自己的孙子孙女一起来,一边等戏开场,一边还给娃讲着有趣的戏剧故事。
这天,剧院上演的是新戏《关中往事》。这是一出秦腔现代剧目,以平民视角表演了关中普通老百姓于辛亥革命以后靖国军时代的爱恨情仇。舞台上,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成为背景,主人公跌宕起伏的情感纠葛成为故事主线,动听的唱腔、精彩的演出,赢得了观众的赞誉连连。演出落幕了,观众的情绪却还在戏中。郝大爷一边点头一边夸:“哎呀,唱的就是好,比看电视美,下回叫上老伙计一块来。”在他身边,五十岁出头的王大妈也笑着说:“就是就是,演的好得很。自从有这一元剧场,看好戏就有地方了,就是票卖得太快了,好几回想买都没买着,这回如愿了。”观众的声声赞扬,听到演员的耳中自然比吃了蜜还甜。作为演员,还有什么比观众的认可更珍贵的呢?自从一元剧场火了后,演员们排练表演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曾经一边唱戏一边兼职的肖向利收拾了自己的摊子,回到剧团专心致志演戏。其他演员也因为收入增加改善了生活水平,演戏的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
一招险棋,让剧团经历了“由死到生”的戏剧转变;一招妙棋,让“周末一元剧场”名扬三秦。首演至今,渭南市秦腔剧团已经举办了数百场精彩的演出,奉献了多台著名的秦腔剧目。剧场如今火爆异常,一票难求,甚至还出现了黄牛倒票的现象。此外,一元剧场的火爆还促进了秦腔的发展,不仅演员在陕西省秦腔演唱大赛中获得大奖,剧团也在两年间陆续推出《隋文大帝》、《郭孝义》、《关中往事》等一大批精品剧目。
涛声滚滚 一元浪潮涌三秦
购买一瓶水的钱如今能够欣赏一台高品质的秦腔演出,对于戏迷票友而言,自然是天大的好事,可是对剧团而言岂不是“赔本赚吆喝”,最后还是得亏钱。从一元剧场开演之后,这个疑问就一直在不少人脑中回荡。
事实上,剧团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台剧目成本数千元,但门票收入不过几百,怎么算都是亏损。可是关键时刻,政府却拿出了绝佳的解决方案。渭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广新局局长华惠民表示,政府本来就打算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一元剧场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结合文化体制改革,渭南市把秦腔剧团改制为渭南秦腔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对于周末一元剧场的亏损部分,政府每场拿出补贴3000元。而对于一元剧场以外的部分,变脸后的公司则全面推向市场。
为了扩大“一元剧场”的影响力,渭南市还推出县(市、区)演出季。在渭南各县(市、区)巡回演出,并借机让各县市剧团恢复演出,从而形成了“周末一元剧场”遍及渭南的格局。而随着演出水平的提高,渭南秦腔剧团的品牌也逐渐形成,吸引了很多企业的注意,于是剧团借企业对演出的冠名来弥补资金的不足。还扩展市场赶赴外地演出,商演的价格也越来越高。随后,剧团还将“周末一元剧场”进行了商标注册,成为省内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艺团体,并准备趁热打铁,推出网络产品、戏曲彩铃等新产品,变身为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文化企业。
正如央视《焦点访谈》报道中所称:“一元剧场里的掌声响起来,是为深受百姓喜爱的秦腔叫好,也是为多方共赢的做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喝彩。”经过了4年实践,“一元剧场”不仅救活了一个剧团,还实现政府、企业、群众多方共赢的局面,逐步形成“政府扶持、企业联姻、百姓受惠”的新模式。如今,一元剧场被列入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获得了政府的多次表彰,也通过媒体的报道名扬全国。此后,不仅有兄弟剧团、剧种以此为榜样进行改革振兴,也有“周末一元电影”等其他文化形式效仿,在三秦大地掀起涌动不息的“一元浪潮”。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