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拴马桩大多是用渭北青石制成,来自于渭北平原一个个普通百姓家庭的门前,精美的石刻出自于一个个关中地区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匠人。“鲜活、原始、独特,它们是关中百姓在生产、生活中智慧的凝聚,相比起来,这些‘地上兵马俑’更令人震撼而感动。”来自广东的游客李啸生这样说。
在关中博物院,与拴马桩相媲美的还有数不清的石人、石狮、石虎、石龟,件件精工细凿,令人叹为观止;石门头、石门墩、石盆、石桌、石旗杆,样样精美。在这里,数百件饮马槽,就是数百幅石雕艺术画卷,精灵活现,鬼斧神工。尤其是堪称一绝的饮马槽,一个就是几吨重,原是整块石头挖凿而成。
“且不说当年怎样采石,怎样运输,仅观赏外侧面各种图案的石刻浮雕,就足以令人拍案叫绝了。”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著名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肖云儒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养马,已经不再单纯是劳动生存的需要,而是人们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的精神图腾,展示着人类的进步与文明。”
感动
一个关中汉子的寻根梦
上世纪80年代,非洲裔美国著名作家亚历克斯·哈利写了一部小说《根》,让许多民族想起了自己的乡土和祖先,在世界上掀起了一场“寻根”热潮。同样,这部小说也激起了一个关中汉子寻根的雄心壮志。
王勇超,西安长安郭杜人,198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承包了建筑队的他看到关中人家院落里散落的几个拴马桩。精美的雕工,胡人的脸庞,让他感叹,更让他感叹的是这些他眼中的宝贝却面临着磨碎铺路、修厕所、文物贩子四处收购贩卖的遭遇。
从此,王勇超决心收集留住它们,留住关中人的“根”。20多年来,他组织数十人长年累月奔走于关中大道上,深入民间,走村串宅,调查登记了各地的民俗文化遗物。2004年,在他的不懈努力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占地近500亩的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开始修建。如今,博物院已经成为关中民俗文化的收藏和保护地,为陕西民俗旅游的必去之地。
目前,博物院已收集、抢救和保护周、秦、汉、唐以来的历代石雕、木雕、砖雕、关中古民居和群众生产、生活、习俗、风情等各类遗物、名人字画共33600余件(套) ,征集保护了 40院近千间明清古民居,收集整理了大批地方戏曲、工艺作坊、礼仪俗规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民间艺术、关中民居、民俗风情、名人字画四大系列共九个类别的藏品规模。“藏品从不同侧面集中地反映了关中地区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审美、劳动、居住、习俗风情等民俗、民艺、民风、民情的历史风貌。”作为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的王勇超这样说。
没有王勇超,就没有关中民俗博物院。然而,他说他的寻根之旅还远未结束。“今后,我还要把散落在陕西大地上的非物质民俗文化全面收集进来得到最好保护。”虽然关中博物院正在建设二期工程,但在这位寻根的关中汉子心中,三期、四期的蓝图已经绘出,把关中人的根留住是他一生的梦想。
感受
“大美无言在民间”
剪纸、年画、面具、木偶承载着关中人的聪明才智;秧歌、鼓舞、皮影、线戏成为陕西人地方文化的浓缩。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长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民间的一砖一瓦、一锅一碗、一盆一罐的变化,都折射着一个时代,一个时期的变迁。民俗旅游再现了千百年来三秦大地上普通劳动者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走进关中民俗博物院,一座座精雕细刻、风格各异、错落有致的明清院落令人感受至深。门前石礅、壁刻,院内木雕窗、回廊,房中桌椅香案、书画陈设。步入其中,自然亲切,似曾相识,仿佛回到了旧时的关中居民家中。竹影斑驳、曲径通幽,迁自于陕西各地的这些古民居聚集在终南山下,静静地舒展着,诉说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人物和故事。精美的照壁、屋檐、屋角,华美的雕梁画栋,一招一式都镌刻着关中人民对美的追求。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