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何西来谈“陕西人精神”:进取之心是秦人的风骨(2)

2011-11-30 17:22:00  来源:西部网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陕西人如华山松坚韧不拔

    华山松又名胡芦松、五须松、果松等,是松族中的著名品种之一。原产于中国,而集中产于陕西的华山而得名。《西山经》云:“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其上多松”。《癸辛杂记》谓:“凡松叶皆双股,故世以为松钗。独栝松每穗三须,而高丽所产每穗乃五鬣焉,今所谓华山松是也”。可见,华山松自古有名。

    在谈到华山松时,何西来说:“华山松千百年在在石中扎根,最后长成参天大树,这是一份十分可贵的精神,我们陕西人有没有这么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呢?当然有,我们陕西人不仅有这么一种精神,而且还将这种精神很好的宣扬出去,多年来,我在外地见到的陕西人都很能吃苦,很有忍耐力,当然也取得很大的成就,十分了不起。”

    华山松正是以它那傲然屹立的姿态、奋发向上的精神,被人类视为楷模。同时以它那傲霜斗雪、挺拔直立的品格,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传颂。松还被赋予了坚忍、顽强、高风亮节的品格,而这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写照,同时也是陕西人精神的象征。

    陕西人有气节重承诺好钻研

    在历史上,许多名人都和华山有着种种的联系,而这些人都无一不是有风骨的仁人志士。

    相传赵匡胤还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卒时随军至陕西,过华山时闻听山上有一道士,人称陈抟老祖,象棋下得极好,远近闻名。赵匡胤不觉技痒,登上华山去找老道下棋。陈传老祖见他只不过是个军卒,不愿与之对弈。赵匡胤一听急了,便说要以整座华山为赌岂料棋至残局时,他因操之过急而漏杀一子,反被陈抟老祖反败为胜。当赵匡胤登基做了皇帝后,陈抟老祖向他索取华山,起初他还担心赵匡胤不认帐,没想到当了皇帝的老赵慨然许之,把华山封给了陈抟老祖。“赵匡胤就是一个很有风骨的人,他没有食言,胸襟很大,不然他也做不了皇帝。”

    陕西是顾炎武乐意前往并愿意居留的一个地方,因为“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实他邦少有。”在顾炎武眼里,陕西人是有气节、重承诺、好钻研学问并且有情有义。

    “在顾炎武反清复明的事业未能成功的情况下,他多次拒绝了清廷的招纳,而是选择在陕西游学,也登上过华山,在华山开办过学堂,并说死后愿埋骨华山之下。顾炎武是近代中国最有风骨的人之一,而我们所说的风骨应该是一种道德上的坚守,不为一时的风浪所动,就像是三门峡的砥柱中流。陕西是块神奇的土地,也是能创造奇迹的土地,都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可他也只是用了10年。而中国共产党在陕西一呆就是13年,陕西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是很大的。”何西来说。

    陕西人有不断进取的精神

    陕西是一块进取之地,陕西人自古就有着进取的精神。“贾谊的《过秦论》写到‘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说明在古代秦人就很有进取精神,而且这种精神是一种不断的进取的,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经历了六世,秦人的坚持真的很让人钦佩。”

    “陕西的兵马佣许多人都去参观过,但是许多人并不了解,陕西的兵马佣的朝向全是向东,就连秦始皇的陵墓都是朝向东边的,其实不只是秦始皇陵的朝向是向东的,目前所知的900多座秦墓中,绝大部分都是朝东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秦人始终抱有吞并东方诸国,入主中原的愿望,始终有着一种不断进取的精神。”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本月热门
 
图文阅读
 
陕西景点
 
陕西美食
 
陕西特产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