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易俗社原名陕西易俗社,创建于辛亥革命第二年1912年,是我国仅存的历史最悠久的剧社之一。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孙仁玉倡导创办,以“移风易俗、辅助社会、启迪民智”为办社宗旨,是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
■记者 王怡纯 实习记者 张直 文/图
百年易俗社为秦腔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西安易俗社集中了高培支、范紫东、吕南仲、李约祉、封至模、谢万千、冯杰三等著名作家,近百年来剧社老一辈艺术家,殚精竭虑,勤奋笔耕,编写大小剧目八百余种,一千余册,堪称琳琅满目,精彩纷呈。
1924年鲁迅先生来西北大学讲学时,多次亲临易俗社看戏,对剧社上演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捐赠了奖学金,并亲笔题匾“古调独弹”以资鼓励。1957年田汉先生看了易俗社送给他的资料后说到,现在世界上具有半个世纪历史剧团只有三个,一个是法国的“芭蕾舞剧团”,一个是苏联的“莫斯科大剧院”,还有一个就是中国西安的易俗社了 (现易俗社小剧院已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易俗社不仅为戏曲、为秦腔艺术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在中国革命危急关头共赴国难慷慨悲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赴卢沟桥激励二十九军抗日,配合张扬二将军,过鸭绿江鼓舞人民志愿军英勇杀敌。解放后50~60年代,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易俗社的《火焰驹》、《三滴血》拍成秦腔电影戏剧片,为秦腔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资料,培养了一大批名家,为秦腔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改革后秦腔走出陕西,走向国际
自2005年,西安文化体制改革后,将西安易俗社、三意社、五一剧团、秦腔一团合并为西安曲江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下设:易俗社演出分公司、三意社演出分公司,2009年西安曲江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被评为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以《秦腔》和《柳河湾的新娘》为代表的剧目,为陕西秦腔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易俗社在为推动秦腔走出陕西,走向国际而不懈地努力着。
今天,易俗社的年轻艺术工作者依然踏着先贤的脚步,再度创造了时代丰碑。以秦腔《柳河湾的新娘》荣获了2009年度全国第十一届精神文明 “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省市级三十八项大奖。该剧女主角惠敏莉荣获戏剧最高奖“梅花奖”。易俗社代表陕西获得众多殊荣的同时,依然在不断推陈出新,不断为建设中国西部文化强省贡献自己的力量。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易俗社分公司一定会更好更快的发展,让秦腔艺术更加光彩动人,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