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县十分重视羌族文化的发掘和传承。为了解决人才问题,凤县聘请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人与自然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世界自然联盟东南亚学会副秘书长、世界自然保护区委员会委员、香港科学院顾问、绿色环球中国高级顾问、国家级科普作家教授、九寨沟自然保护区高级顾问、四川省羌学会会长张善云先生作为凤县挖掘推广羌族文化首席顾问。羌文化研讨会连续几年在凤县召开。来自四川禹羌文化研究所、民间文化研究中心、阿坝羌学会、西南科技大学及陕西民俗学会、宝鸡炎帝研究会、宝鸡文理学院的专家学者,与凤县的羌学研究会成员和羌文化爱好者共聚一堂,紧紧围绕“羌文化与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羌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探讨,进一步确立了凤县“羌族故里”的地位,唤醒了羌文化在凤县的“魂”。
通过深入挖掘,“羌族祭天会”的动人场景得以在凤县靓丽展示。羌族祭天会,又名“祭山会”、“山王会”、“山神会”、“转山会”、“塔子会”、“还愿会”。是古代羌族保留至今的传统祭会,祭天会是羌族祈祷天、地、人间诸神保佑羌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森林茂盛、地方太平、百事顺遂之大典,谚语云:“皇帝祭祀,百姓祭山”。祭祀仪式由羌族的巫师(羌语称“许”、“释比”或“比”)主持,唱羌族史诗教育后代团结友善,共同维护本羌寨村民的利益,制定和重申乡规民约,强调封山育林,保护庄稼。除此之外,挂红、净手、桑烟、谢牛、放牛,每一位羌族人祈求山神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的祭祀风俗大大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热情奔放的锅庄舞、高昂婉转的羌曲、高达数丈的吊脚楼、《凤飞羌舞》大型文化演艺……这些更是成为了凤县旅游的点睛之笔、灵动之魂。
扮靓凤县城固旅游之本
步入夜色中的美丽凤县,白日里周边那绿的惹眼的景物逐渐隐入幕后,代之而出的是群山上渐次亮起的漫天星光,一个个晶莹的白色小灯,仿佛把遥远的天幕一下拉到了眼前。每个山尖,都有一座大大的园灯,放射出乳黄色的光芒,宛如一轮轮圆月,被众星所拱,让人啧啧赞叹。县城中的霓虹灯与周边山上的灯光交相辉映,激光射灯横穿夜空,构成了月光之城的主画卷。随着一曲曼妙的音乐,凤县夜景的高潮演出部分也随之拉开大幕,被誉为亚洲第一喷,可达180米的音乐喷泉集水柱、灯光、音响为一体,向人们尽情展示凤县夜晚的美丽。
作为旅游的大本营、主基地,凤县县城要为旅游做贡献,不能拖后腿。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凤县大规模启动了全境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和景观开发建设等工程。投资近1.3亿元,实施了凤县历史上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江两岸综合治理工程、景观建设工程和喷泉、灯光表演工程,相继建成了4道拦河翻板闸坝,形成了30万平方米的生态水面和3600米的景观长廊,建起了180米高的大型动感音乐喷泉。在环县城周边山体安装了4600多盏太阳能星星灯,利用 LED 管改造新装楼体亮化68栋、桥梁3座,建设了嘉陵江县城段综合治理工程灯光表演系统和绿色照明系统。夜晚的凤县成了灯的世界、光的海洋。2009年,风景秀丽的凤县紫柏山景区盛大开园,此后,灵官峡景区、消灾寺景区先后盛装入市,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古凤州人文历史街区也成为新亮点,六大景区以及四大主题公园竞相辉映。
置身凤县城中,许多游客慨叹,这哪里是县城,明明就是一个最美丽的景区呀!可以说,日臻完善的县城基础设施,夯实了凤县旅游的坚实基础。
巧打生态牌增旅游之色
11月10日,来自嘉陵江沿线陕甘川渝四省市的23个县区代表在嘉陵江之畔栽下了23颗宝鸡市树白皮松,并将10万尾鱼苗投入江中,表达了沿江23个县区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保护嘉陵江生态环境,挖掘嘉陵江旅游资源,促进人水和谐的决心和信心。他们在迎宾湖景区共同发表的以“同饮一江水、保护母亲河”的《凤县宣言》,更是为凤县旅游打上了绿色、环保的鲜明烙印。
通过长期以来对嘉陵江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开发,目前在嘉陵江流域已经形成了总长度72公里,景观水域面积5.0平方公里的水利旅游风景区。景区内既有闻名遐迩的嘉陵江源头、通天河、灵官峡等优美的自然景观,又有“凤州八景”、“工合”旧址、栈道遗址、凤凰传说、女娲寻踪、大散关、仰韶文化遗址和羌文化故里等人文瑰宝,独特的秦岭风情,茂盛的森林植被,春季漫山吐翠,夏季山青水碧,秋季红叶绚烂,冬季银装素裹。山之神韵、水之灵秀,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该景区于去年三月份被国家水利部认定为嘉陵江流域唯一一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可以说,凤县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旅游产业上,有思路、有想法,走出了一条相得益彰、和谐共赢的宽阔大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