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认识中国南北自然地理过渡地带秦岭山区的旧石器遗址年代学、东西方旧石器文化比较研究、早期人类行为和技术交流与传播等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报讯 (记者 郭 青)洛南盆地张豁口旷野旧石器地点发现原位埋藏的非洲和欧亚大陆西侧旧石器时代早期阿舍利(Acheulian)类型的手斧、薄刃斧、大型石刀等工具在内的旧石器文化遗存,它对认识中国南北自然地理过渡地带秦岭山区的旧石器遗址年代学、石器工业性质、古人类生存环境、东西方旧石器文化比较研究、早期人类行为和技术交流与传播等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4月至10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洛南县博物馆和南京大学在榆商高速公路洛南—岔口铺段引线孟洼旧石器遗址抢救性发掘间隙,对附近南洛河干流与南部支流县河之间第二级阶地的“四十里梁塬”地带进行了详尽的旧石器遗址普查工作。在城关镇中心村张豁口地点,意外地在已建成民居旁前期开挖的黄土地层剖面上,采集到包括两面修理刃缘的手镐在内的数十件石制品。由于该地点为新规划的农村宅基地和道路建设范围,鉴于乡村道路和民宅建设的紧迫性,遂对遗址一面展开试掘,一面向国家文物局提起抢救性发掘的申请。
本次发掘中,从遗址不同时代形成的黄土及古土壤堆积地层中已出土各类石制品1.6万余件,此外,还在遗址周围陆续采集到脱层石制品数百件。张豁口地点地层中出土的石制品种类包括石料、石锤、石砧、石核、石片以及经过二次加工修理的工具等。在修理的工具类型中,既包含有手斧、手镐、薄刃斧、砍砸器、大型石刀和石球等重型器物,又含有轻型的刮削器和尖状器等。一些石制品出土时还可在原地拼合起来。另外,还发现了原始人类打制石器时遗留的作业点,其中在T3作业点观察到数件可拼合的浅色石英岩石制品,说明遗址中相当一部分石制品为原位加工时废弃后,被黄土沉积物快速掩埋起来。
本次抢救性发掘中,首次在洛南盆地张豁口遗址发现了丰富的流行于非洲和欧亚大陆西部阿舍利工业的器物组合,如手斧、薄刃斧、三棱手镐和大型石刀等,仅在4—6月份试掘的两条探沟中就出土手斧7件,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甚至整个东亚地区单位面积中该类器物最为集中的发现。本次田野考古发掘首次从地层关系上证明了阿舍利工业类型的典型器物在洛南盆地出现的年代不晚于第二级阶地上部黄土堆积物形成的时代。张豁口地点相应的遗址年代学和古人类生活环境、石器工业特征、石制品微痕和残留物分析等研究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之中,并已取得一些可喜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