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评审感言
2011-10-25 9:18:00 来源:陕西日报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王国维戏曲论文奖已经历时十年、跨越五届了。在戏曲界、学术界、理论界越来越重视、关注、垂青的声浪中,对视王国维戏曲论文奖,端的感到这个奖项对“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总结戏曲理论建设的经验,探究戏曲理论发展的趋势,推动戏曲理论事业科学地、有力地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价值和意义。
扫描参加本届评奖的论文,从参评的全部147篇论文到经过认真初评、终评、最后获奖的20篇论文,无不折射出这个奖项的几个特点的优长之处。首先,相对于其他一些戏曲理论类评奖而言,王国维戏曲论文奖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关戏曲理论、文学、历史、表导演、音乐、舞美、剧种发展、比较戏剧、剧团体制改革、戏曲与市场等方方面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的文章都抒发出自己的声音。可以说,当今相关中国戏曲理论研究、考据、评论诸多方面,在这里都有所反映和体现。其次,王国维戏曲论文奖尤其注重它的理论性、学术性、学理性。不论是对古代戏曲现象的理论批评、总结透视,无不特别强调其在论说阐述上的理论色彩和理论深度,理论性总是一以贯之。另外,凡参评论文均要求是近年来新撰写的、未曾公开发表过的,从而更加鲜明地显示出作品的创新价值与理论前瞻性。第三,王国维戏曲理论发展,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戏曲的保护与研究的同时,与时俱进,旗帜鲜明地唱响了“重视戏曲现状研究”的时代之歌。这就为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研究结合当代戏曲创作时间开辟了新路,促使理论研究不单单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凸显应用科学,使得理论研究更好地为艺术实践服务。最后,有必要说的是,本届参评论文的作者不论是大陆人士还是海外学者,也不论是来自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还是戏曲团体、管理部门,都呈现出一种年轻化的大趋势。年轻的博士、学者、理论工作者已不只是个别人崭露头角,而是集体的异彩纷飞了。这表明,看起来相对冷清的戏曲理论研究事业后继有人。同样的,这也表明王国维戏曲论文奖这个奖项在推动戏曲理论人才的年轻化方面功不可没。
当然,严格地审视本届获奖论文,我觉得也有两点不足之处需要指出来,以引发我们更大的注意。一是从整体上看,虽然本届参评论文学术水平较之以往有所提高,研究领域也有所拓展,但是还缺少那种或异军突起、或振人眉宇、或一鸣惊人、或黄钟大吕般的重头文章、精品力作。不少论文还欠缺深度,论述的语言也文采不够。一句话,还鲜见如老一辈戏曲理论家张庚、周白、郭汉城先生那样的扛鼎之作。这就昭示我们,今后当更加有意识地、更下大力气地去发现、培养、引导这方面的人才和青年领军人物。二是那些涉及戏曲现状的研究论文,则相对显得缺少学理性,多是那些一般的、较为肤浅的评论文字。如获得三等奖的《新世纪戏曲现代戏的农村视阈》一文,对当前农村题材的戏曲现代戏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与批评。应当说,文章非常富有时代感,非常富有针对性,对促进戏曲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的结合、对高扬理论对创作的指导作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毋庸置疑,这是一篇贴切现实的好论文,是一篇具有价值的好文章。然而,作为参评王国维论文奖的论文,我们在肯定的同时,也明显感到了某种不足。通读全文,我们在感受到作者迸发出的艺术敏感性和“艺术家的勇敢”(恩格斯语)的同时,也看到了其理论课题提出来了,可惜的是浅尝辄止,尚未能深入下去,进一步转换、升华为理论。有的论述在理论研究与评论现状的纽结上还没有找到很好的契合点。展望今后的王国维论文奖,我们一方面殷切地希望能有更多的似这样贴切现实、围绕具体戏曲艺术创作、对当前戏曲创作又推动作用的文章问世,同时也期盼这一类论文能够更加在学术的规范性上、学理的深刻性上、理论的科学性上、论述的准确性上、语言的美上做足文章,从而更加凸显出文章的理论色彩,成为戏曲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的美文妙章。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