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的发展,使临潼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发展势头更加强劲。预计生产总值可由2006年的70.35亿元增加到今年的171.7亿元,增长2.44倍,年均增速1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3亿元增加到6.25亿元,增长3.1倍,年均增速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22038元,年均增速20.7%;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8229元,增长2.33倍,年均增速18.4%。
与此同时,10平方公里的城市新区启动实施,临潼城市从骊山脚下老区域跳了出来,由景城合一正在走向景城分治,城市骨架由不到12平方公里拉大到50平方公里。在科学空间发展战略转移下,临潼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五年间,累计投入70多亿元,用于城乡发展承载力和幸福功能完善建设。东关正街、会昌路等9条城市道路建成通车,行北渭河大桥和四条二级网化路建设快速推进,“两环四纵六横两跨河”的城乡路网基本形成。城市快速干道临潼段景观提升、骊山北麓植被恢复保护初见成效,唐华清宫旅游文化广场、渭河临潼段综合治理全面启动。乡村发展提速,11个城镇被确定为省市发展重点镇,88个新农村重点村达到市级标准。
临潼蝶变之
给力公共福祉 和谐惠及万户
空间的科学布局,产业发展的生机勃勃,为临潼的全面统筹积累了雄厚的物质财富,和谐地惠及着辖区的千家万户。
在过去的五年间,该区累计投入10亿元,用于社会事业发展。
教育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建成了10所山区寄宿制学校,完成了72项中小学校安工程;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区剧团、电影公司改制全面完成,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骊山组歌》、《大爱无言》等一批艺术精品相继涌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区属三大医院健康发展,基层卫生院职能转变,标准化村级卫生室达标率达到90%以上;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制度性全覆盖;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0余处,修建通村公路730公里;扶贫开发、扶贫救济成效显著,1.8万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大信访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平安创建卓有成效,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92%以上,该区被评为全市唯一的省级平安示范区。
在构建和谐临潼的进程中,全区人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上学难、出行难、住房难、就医难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临潼蝶变之
党建科学提升 政通促进人和
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提高,民主法制进程的不断加快,既是一方科学发展的核心保障,也是一方百姓感受幸福、舒心的重要内容。
临潼区在推进民主法治的进程中,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展现出了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迸发出了巨大的创业热情和创造活力。
“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创先争优活动稳步推进,创先进、争一流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四位一体”的考评体系、科级干部竞争上岗等制度全面推行,各级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科学发展、升级晋档”、“双联双帮三强化”等活动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一批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王书田、刘华国、庞玉芹等重大典型的涌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学习型临潼建设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确立。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建设取得新进展,《临潼廉政手机报》、廉政教育基地、办案协作区制度等一批创新性举措得到落实,教育乱收费、公路“三乱”、商业贿赂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临潼全区呈现出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蝶变未停,传奇继续。一场以发展为核心,惠民为主旨的嬗变仍在临潼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激情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