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宝鸡擀面皮 岐山擀面皮 陕西凉皮 凉皮方便包 5包包邮 原价9.9 现价5.9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各地民俗>>正文

宗教祭祀习俗——盛况空前的“送王船”习俗

2008-12-2 14:44:00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厦港渔民送王船典礼

    “送王船”又称“烧王船”,是我省沿海渔港、渔村古已有之的民俗,通过祭海神、悼海上遇难的英灵,祈求海上靖安和渔发利市。厦港渔家的“送王船”习俗,还糅合了王爷(郑成功)信仰。据传此俗源于台湾,清初渔家为缅怀郑成功的丰功伟绩,以王爷作为代天巡狩的神而奉祀,并造“王船”送之入海,虽不言明而心领神会。这一民俗在“文革”期间中断,1995年在去台厦门  民的倡议下,重新恢复三年一次的活动,规模一次比一次盛大热闹。
    去年11月,记者有幸亲身参与了一次“送王船”活动。
    当日凌晨1时许,人们开始为王船“化妆”:船头正面为狮头图案,并按规矩在两侧插上旗子,此谓左青龙、右白虎。船尾正面则绘上大龙,船前后竖有“代天巡狩池府千岁”的红色号旗。船舷上方共插有60个纸人,分别代表了“天将、水手”等不同的身份,插旗的顺序是丝毫错不得的,有专人拿着秩序册,一一仔细核对。精心“打扮”过的王船由专人看管,停放在沙坡尾,周围划出一圈空地,以免船身被人碰伤。王船的尺寸、结构近似于真船,船桅、船帆样样不缺,据说这艘船放入水中也一样能行驶。
    依照古礼,“送王船”活动维持5天,斋醮、歌仔戏表演等民俗活动交叉进行。大鼓凉伞、舞龙、歌仔戏等精彩节目陆续上演。这次厦门港“送王船”活动全都在陆地上进行,称为“游天河”,这与将王船放到海上漂流的“游地河”不同。下午近3时许,船身下方的固定物被抽走,王船开始凭借“腹部”下的车轮缓缓前进。有近300人组成9支表演队伍同时行进,全长近200米,边走边上演舞龙、舞狮、大鼓凉伞等节目为王船开道。长龙沿着大学路、海洋三所、白城一路,慢慢走向曾厝垵圣妈宫旁的海边。  
    队伍到达海边时正值退潮时期。王船化火是活动的高潮之处,主办方为此准备了猪头、猪肚、鸡、鸭、鱼“猪头五牲”祭品进行祭拜。数百份祭品都用红袋子包裹着,其中也包括了香客送来的柴、米、油、盐和菜肴等。随后,祭品被放入海中,慢慢漂向远方。这不仅是为了祭拜神仙,更多是为了告慰曾经葬身大海的人们的英灵。下午4时53分,点火仪式开始。此时王船停放在沙滩上,船头向着大海。乩童以纸钱引火,随后众人也上前帮忙。不一会儿,火光冲天,王船船身传来“噼噼啪啪”的焚烧声音。在场的渔民和信众见状纷纷跪地,默默祈求上苍能将平安、好运和吉祥赐予自己。火借风势,船只渐渐消失在熊熊大火之中,3小时后,王船彻底化为灰烬,旁观的信众这才转身慢慢离去。据介绍,下一次海水涨潮之时,会把船灰一起带走,这象征着祭品全部送给了祭祀对象。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3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