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在关东大地,一进入十月,凉风就渐渐地吹落树上的叶子,吹黄地上的青草,严冬撒开脚步匆匆走来。这时,田野上的庄稼收割了,过冬的柴禾备足了,敞开的窗户关闭了——人们纷纷找出窗纸,将窗户糊得严严实实。
这就是民谣所说的关东三大怪之一:窗户纸糊在外。另外两怪是:养个孩子吊起来,大姑娘叼着大烟袋。
千百年来,关东人居耕于山区谷地,自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居住习俗:屋内修筑灶台和火炕,炕分南北,顶端相通,又与室外的烟囱连接,烟囱呈圆形瓶状,砖石砌成。屋宇或砖瓦或泥土盖草,正房座北朝南,三间五间不等,厢房东西而立,两间三间相对。正房前后皆设木制窗棂,分上下两部分,靠下边的部分安上玻璃或透明纸,上边的部分则是能够活动的“支窗”,窗纸就糊在“支窗”的外面。这与山海关内及南方地区不同,这些地方窗纸都是糊在窗棂内侧,从房子外面就可以看到“盘肠”、“灯笼锦”等各种花式的窗格图案,所以他们视关东民居窗户纸糊在外为一怪。
其实,这充分显示了关东人因地制宜抵抗严寒的聪明才智。由于室内全靠火炕取暖,火炕又往往都是靠着窗子,窗里窗外就形成较大的温差,如果把窗户纸糊在里面,就会缓霜,而风从外面吹来也易使纸脱落,所以,人们就把窗户纸糊在外面。而这种糊窗用的纸又与一般纸不同,通常称之为“麻纸”。
据《扈从东巡附录》记载:乌喇无纸,八月即雪。先秋,捣敞衣中败,入水成毳,沥以芦帘为纸,坚如革,纫之以蔽户牖。民间还有一条谜语也是讲麻造纸的情况:身穿绿袍头戴花,我跳黄河无人拉。只要有人拉出我,一身绿袍脱给他。意思是说,用麻造纸前,先要用水泡,即“我跳黄河无人拉”,泡好后拿出。“一身绿袍脱给他”,就是把麻皮扒下了,用麻皮泡筛、沉淀后,便晾干成了“麻纸 ”。这种麻纸,又粗又厚,上面用胶油勒上细麻条,再刷好桐油,就不怕雨水和潮气了。
众所周知,关东风大雪硬。不难想象,当寒凝大地,泥土开裂,呼啸的北风夹着清雪漫天飞舞的时候,劳累了大半年的关东人,踅进屋里,盘腿坐在温暖的火炕上,抽烟喝酒,叙旧话新。那憨厚的脸庞一定挂着满足的微笑。
与众多的民风民俗一样,窗户纸糊在外,亦有着一个神秘而久远的传说:
在古代女真社会中,人是不能活过一轮的,也就是汉人所说的一个甲子,60岁。如果人要是活到这个年龄还没有死,族里就要将其处死,然后火葬。这是因为当时人们谋生艰难,人老了就失去劳动能力,成为社会负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都不忍心将自己的老人活活处死,他们等到老人活到60岁时,便想办法把他们藏起来。有钱人家在屋里做个纸房子,没钱人家就在屋外挖个地窨子藏老人。女真人把这样的老人叫布车哈(死的意思)。被藏起来的老人不能随便出来走动,如果被穆昆达(族长)发现,不但老人要被处死,儿女也将受到惩罚。
那时,觉尔察城附近住着一户女真人家,男主人叫色勒,妻子叫孟古,色勒的额娘活到一轮后,夫妻俩也在房外挖了个地窨子,把额娘藏在里面。色勒还有个女儿叫额玉格格,青春貌美,与穆昆达的儿子渥赫相爱。但由于门第悬殊,穆昆达不同意这门亲事,怎奈渥赫以死相胁。穆昆达只好答应,并传信让额玉带十八张上好的麻纸来,把穆昆达家的窗户糊上。时值深秋,寒风凛冽,额玉从屋子里开始糊,可纸一糊上就被风给吹了下来,半天也没糊好一扇窗户。这时,她想起了奶奶,就去地窨窖求教。奶奶告诉额玉:窗户纸一定要在外面糊,因为风从外面向里吹不易给吹掉。另外,纸贴在窗棂上,还起到防晒防雨的保护作用。回来后,额玉按照奶奶的方法,果然一下子就糊住了。
后来,这方法就慢慢地传了出去,使当地人受益匪浅。穆昆达感于额玉奶奶的聪慧与善良,就决定免去她的死罪,并从此废除女真人活到一轮后处死的制度。
逝者如斯。今天,当我们走进关东这片土地上时,却很难看到原汁原味的古老民居了,窗户纸糊在外的朴拙画面已随岁月远去。在乡下,很多地方都盖起了一排排红砖瓦房,一幢幢瓷砖小楼。这是历史的进步。不过,我还是心存缅怀,哪怕仅仅是一个传说一首民谣,亦希望同古朴的关东民风一样,在大地上久久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