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交易习俗——延边朝鲜族市井习俗
2007-11-16 16:50:00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朝鲜族人口最密集的地方,首府延吉市有50%的居民为朝鲜族。有人作过比较,朝鲜族和汉族在消费观上有很大区别,后者如果挣10元,通常消费5元,存款5元;而前者挣10元,花10元,没有攒钱的习惯,他们能挣会花,性格开朗,喜欢结交朋友,注重享受生活。
初到延吉,满眼的市井风情,如同民风画卷,一一展现在眼前,让人领略了朝鲜族同胞崇尚文明、重视教育、讲究礼貌和卫生的优良习俗。
延吉小巧玲珑,但内中却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其一是商店多,小小的延吉市,商店林立,市场繁荣。服装店、饮食店、礼品店、超级市场……林林总总;路边的各种服务也不少,卖冷饮的,擦皮鞋的,兜售水果的,摊位一个接一个。总之,只要有缝隙的地方,就有生意。在新华街上,专售冷面的大饭店就有“金达莱”、“三千里”等四五家之多。人们为了健康起见,不太愿意去小饭馆,那里的冷面是用自来水做的,而大饭店则用矿泉水做;再者,大饭店的客流量多,鸡蛋、牛肉、鸡肉都比较新鲜。与食文化相关的厨房用品,在超市中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大多是韩国进口的。厨房专用的抹布、擦手巾、小搓板、香袋、瓷器,精致美观,令主妇们爱不释手;虽然价格不菲,依然俏销。
其二是出租汽车多。30多万城市人口的延吉,拥有4000多辆出租汽车。大街小巷穿梭着的“奥拓”,成了延吉的一道风景。它们招手即停,不论远近,收费5元。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他一个月的纯收入3000多元。小“奥拓”已成为延吉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到菜市买几块钱的菜,往返打车花10元钱,在延吉不算新鲜事。人们要么步行,要么打车,街头很少见到自行车。
在东北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延吉,夜生活丰富多彩。入夜,从我们下榻的白山大厦往下看,整个城市被灯光勾勒着;在胡同里走走,茶座、练歌厅、美容院、减肥用品店、大药房、各种私人诊所,比比皆是。朋友告诉我们,延吉人小毛病不去大医院,宁愿多花钱在胡同里药房买药,或到诊所“挂吊瓶”,图的是省事和方便。凡是内地来的客人,都愿意抽空看看延边的夜生活。朝鲜族爱玩是出了名的,唱歌跳舞、荡秋千、门球、跳板、摔跤,极富民族特色。在近日举办的2000年延吉中国朝鲜民俗旅游博览会上,延边人将为各地客人展示他们的民族艺术、民族游戏和民族体育。
朝鲜族人爱孩子,注重孩子的教育,也是出了名的。据说,从前农民再穷,卖了黄牛也要供孩子读书。如今,城市人则家家都送孩子学音乐、学钢琴、伽琴、萨克斯、黑管、小提琴等等,各种艺术学校布满大街小巷,几乎每个中学和小学都有上百人组成的艺术团。朝鲜族供孩子读书受教育,不惜本钱;孩子没有出息,家长在社会上将被人侧目。于是,农村人争先恐后把孩子送到延边的城市读书,而城市人则把孩子送到大连、青岛、深圳等大的沿海城市读高中;也有的人想方设法把子女送到国外的大学深造。仅延吉市就有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师范学院、延边艺术学院等5所大专院校。延边每万人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比例,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倍。据说,朝鲜族生育少的原因之一,是为了保证自己和子女的生存质量。
延边还有一多,旅游团组多,大多来自韩国。延吉的大宾馆今年6至8月几乎天天爆满,在延吉没有与韩国通航之前,游客多从沈阳、北京转机,每天来往北京的航班从早上9时至晚上12时多达10班,他们是奔着长白山来的。韩国人把延边的长白山和天池当作圣山、圣水朝拜,有的韩国游客几次三番地携家人前往。除了举世无双的长白山,中、俄、朝3国交界的区位优势和朝鲜族的民俗风情,都是独一无二的。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