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宝鸡擀面皮 岐山擀面皮 陕西凉皮 凉皮方便包 5包包邮 原价9.9 现价5.9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各地民俗>>正文

宗教社会习俗——西藏佛教的几个特点

2007-11-15 15:59:00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西藏佛教的几个特点

九世纪吐蕃王朝崩溃后,佛教经过一段衰颓时期再度复兴,进入“后宏”期。“从这以后宏期始的百余年间,西藏佛教僧侣从喜玛拉雅山外吸取外来影响,并向之摹拟仿效的阶段,已告终结;从此开始,西藏佛教日趋定型”,逐渐形成自己的一些特点。以下依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简要地介绍藏传佛教的几种主要特色。

  1、四大教派的形成与特点

  大致在十一世纪至十二世纪之间,西藏各地新兴的封建领主各霸一方,各自为政,形成许多互不统一的地方势力。一些依附于各地封建主的佛教僧侣,利用世俗领主的政治和经济势力,依据各自不同的师祖传承,兴建寺院,扩大势力,收徒传法各立门户,“各树一帜”,各自标榜,并对教理教义做出不同的解释。于是西藏各地各种教派和寺院如雨后春笋,竟相屹立。一个教派的兴起当然不可能是几个僧人的私人活动的结果,它“实际代表一个地方封建势力集团的形成”。因为每一个教派几乎都有一个势力雄厚的地方统治者作为自己靠山和支持者。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教派各自建立的体系,并非对印度及泥泊尔、克什米尔一带各派佛教教义的简单移植和翻译,而是根据西藏本土社会文化的实际需要在吸收和消化外来佛教的基础上创立了各具一定特点的西藏佛教宗派。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些教派的出现,标志着佛教西藏化的过程的完成。

  西藏出现的佛教宗派虽然很多,但总的分为两大类,这就是宁玛(旧派)和萨玛(新派),这里所谓新旧主要是指密宗传承而言。正如《土观宗派源流晶鉴史》所言:“从班智达牟迪临驾之前翻译的佛教密法及经典称密宗宁玛。大译师仁钦桑波之后翻译的称密宗萨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信守古老密宗教义为主的宁玛派和以遵循新的密宗教义为特征的萨迦、噶举 、格鲁四大教派。

  (1)宁玛顾名思义是藏传佛教最古老的教派。它的历史追溯到吐蕃藏王赤松德赞时期的莲花生大师。认为莲花生大师用密咒法术战胜了本教徒,创立了宁玛派。因此凡以莲花生为本师并实行他所谓倡导的密宗佛法传承者为宁玛巴。实际上宁玛巴作为一种有系统教义、寺院和僧侣组织的正式教派形成于十一世纪,此时出现了所谓“三素尔”的名僧,有了比较有组织的活动,但当时的发展仍然分散,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大的势力。直到十六世纪,在西藏统治者的大力扶植下有了显著的发展,并出现了规模比较大的寺院,卫藏的敏珠林寺、土登多杰扎寺和康巴的竹庆寺等。

  宁玛派的特点之一就是其教义法术中掺杂了不少本教的内容。这两种教派都有所谓“九乘”的教义,经过比较二者相同甚多,宁玛派的“九乘”中第七、六瑜伽密,第八、无比瑜伽密,第九、无上瑜伽密,被认为是此派独有的。故又称内密三乘,其中第九乘又分为“心部”、“自在部”和“教授部”。后来都包括在“大圆满法”中,成了宁玛派都很重视“大圆满”,都认为没有任何教法在解脱生死方面能与大圆满相比。不少学者认为宁玛派各寺院共有的八种主要的神中的“世间三部”实际上采自本教。由此可见,宁玛派与本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宁玛密宗与本教信仰相互交融的结果,使佛教更加带上西藏 地方的特色,促进了佛教的西藏化。

  直到一九五九年以前,宁玛派在西藏各地仍十分流行,尤其是牧区和工布、波密等边远地区仍有较大的势力。西藏人民对法术大师莲花生极为崇拜。很多寺院和家中都可以见到这位大师的佛像和绘画。西藏历届噶厦政府每逢遇到重大事件时仍离不开由宁玛派的僧人作法禳解,尤其是敏珠林寺的活佛是西藏地方政府的主要持咒作法者之一。

  十一世纪由玛尔巴译师和米拉日巴师徒传承下来的教派称为噶举派。由于这个教派在传承密宗时注重师徒口耳相传,故有噶举之称。米拉日巴作为一个著名的 宗教实践家,为该派的传播和形成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以宽容的态度对待西藏传统的本教仪轨,并把本教的某些仪轨和术语经过改造注入佛教,为发展独具特色的噶举教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米拉日巴起,专居荒寂进行苦修成为该教派的一大特色。许多僧侣终身留发,头顶发髻,常进山洞修行。他们修法以修身为主,通过“拙火定”入手,然后修“那饶六法”,进入“空乐无别”等境界,这种境界称作“大印”。米拉日巴因修拙火定有所得,故称“日巴”。他的大弟子塔波拉杰融合噶丹派的教法和米拉日巴的密法,以传“大印”为主,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创立了有名的达波噶举。从达波噶举分化出“四大支八小支”,使该教派成为西藏支系最多的教派。但最后保存下来的只有几个支派,即噶玛噶举(分黑帽系和红帽系两派)和止贡噶举、达垄噶举、朱巴噶举等。每一个支派以一个主要寺院作为据点和中心,这就叫母寺或主寺。如噶玛噶举以拉萨北部楚布寺为主寺,达垄噶举以拉萨北部的达垄寺为母寺,止贡噶举以墨竹工卡附近的止贡寺为主寺,康区以德格的八邦寺为中心寺院。在羊卓雍湖措南面的桑顶寺是西藏唯一女活佛转世的噶举派寺院。此外该教派在西藏首先采取了活佛转世制度。

  (3)公元一零七三年,昆·滚曲杰波创建萨迦寺,由此形成萨迦教派。又因此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条纹,俗称花教。该教派的教主由家族世代相承,不禁娶妻和生儿育女。有血统和法统两支传承,修习显密二法,而以密法传承,至元代萨迦派势力最盛,第五祖八思巴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帝师,统领西藏三十万户,执掌西藏的政教大权。政教合一的统治由此教派开始。对西藏社会伦理道理和思想产生很大影响的《萨迦格言》就是出自该教派著名的佛学家萨班贡噶坚赞。

  (4)西藏佛教“后宏”期初期,学法僧人中曾出现过显密分歧的混乱现象。十一世纪,阿里古格王朝喇嘛曲俄从印度迎请阿底峡尊者入藏。阿底峡在藏十七年,遍历阿里、聂当、拉萨、彭波等地传播佛教,并作《菩提道灯论》,阐明显密教义不相违背之理。他死后由其弟子仲敦巴等传其衣钵,建立热振寺,创立噶丹教派。主张修行循序渐进,先学显宗后学密宗,显密结合。后来的格鲁派继承噶丹派的衣钵,原属于噶丹派的寺院逐渐变成了格鲁派的寺院,从而噶丹派作为格鲁派的前身不再独立存在。

  公元十五世纪初叶,西藏最后一个教派产生了。该教派的创立者宗喀巴针对当时佛教各教派戒律废弛,僧人追逐世俗权势财富等情况,倡导以噶丹派教义为基础,主张僧侣严守戒律、崇尚苦行、独身不娶、脱离农事,教义上强调显密次第,先显后密,循序渐进地学习。在政治上把整个西藏农奴阶级作为自己的施主,学习制度上,打破宗派和地域门户之见。于是以宗教改革为<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3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