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宝鸡擀面皮 岐山擀面皮 陕西凉皮 凉皮方便包 5包包邮 原价9.9 现价5.9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各地民俗>>正文

除夕

2007-1-8 16:16:00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除夕,亦称“除夜”、“大年夜”、“年三十”,是流行于中国各地的民间传统节日。“除”者,去也,即除旧迎新之义,“夕”者,晚也,指一日将尽之时,“除夕”,即指每年腊月“月穷岁尽之日”的夜晚。这一天,如遇所谓的“大月”,就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上,如逢所谓的“小月”,则在十二月二十九日夜间。
   “除夕”的起源,民间传说与远古方相氏“岁终驱傩”的礼俗有关。相传在远古时期,有一位高大勇猛的武士,名叫方相氏,据说他能祛鬼魅、辟通途,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为了防止野兽侵害死去的妻子的尸体,曾请他在夜间执戟防卫,开道护灵。后来,每年腊月岁暮,人们在举行禳祭的“大傩之仪”时,就请方相氏来主持,由他头蒙熊皮,身穿红衣黑裤,执戈扬盾,率领众多手执桃木大棒的人们,在通衢里巷周围和郊野草莽丛冢四处击打,跳跃呼呵,用以驱赶鬼魅魍魉,开辟通往平安吉祥之途。这种习俗在西周时代还非常流行,只是已经由沿用“方相”为衔名的礼官来主持了。随着时代的变迁,“岁终驱傩”礼俗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规模宏大的“大傩之仪”,场面越来越小,人们重视的程度也越来越淡,甚至在民间销声匿迹,代之而起的,则是家家户户在门扇上悬挂驱邪饰物,用以趋吉避祸。据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所载:时人“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前事,冀以御凶也”。此后,“除夕”作为岁末年初交替之日的代称,方出现于民间,并逐渐沿袭下来。宋代以后,庆贺“除夕”开始成为一件大事。据宋代吴自牧《梦粱录》所记:是日,“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先,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自明初朱元璋传旨公卿士庶家,在“除夕”前,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之后,“除夕”在门框上粘贴用大红纸制成的写着吉祥喜庆联语的“春联”,门楣与窗棂上粘贴将吉祥语镌于红纸上的“挂千”(有些地方俗称“吊钱”),家中器物上粘贴写有“福”字的红色“斗方”,就成为民间“除夕”送岁迎年活动的一项不可或缺的礼仪,直至今日,这种习俗仍在民间风行。
  除夕,潮汕人俗称过年夜。除夕和春节相连,风俗内容有别而相联系。潮汕除夕主题是除旧布新,团圆喜庆。主要习俗活动有祭祖、贴春联、围炉、送压岁钱、守岁、辞岁等。
  一、拜神
  除夕节除了祭拜祖宗外,还要祭拜其它神。例如,当家里水缸水桶打满水之后,用竹箶将井口盖住,俗称封井,再供上祭品,拜井公井妈,待新年春节才开井。是日晚,农家除水缸要装满水外,米缸也要填满米,灯火也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二、贴春联
  祭过祖先后,男人们便动手把大门、厅门、房门的旧对联都撕下来,贴上新春联。于是,家中门户,焕然一新。
  春联,潮汕俗称门符。贴在门框两边的,叫对联;贴在门框顶的,是横披;贴在两个门扇上的,称作门目;如果是单扇的小门,则贴上斗方。据《宋史?蜀世家》载:后蜀主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对春联。后来春联规定用红丹纸,以墨或金色颜料书写,内容都为吉祥语。从潮汕各家各户所贴的春联来看,反映出不同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其中较多的是反映出潮人勤劳拼搏、团结向上、和睦相处的特点,如“和睦一家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勤生产五谷丰登,善治家六畜兴旺”等。最受人欢迎的春联对子“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为明代潮州状元林大钦所作。明万历刻本《状元图考》有这样一段记载:“(林大钦)自幼聪颖,作文奇宕不群。翁万达一见异之,请招为婿。岳诞日,大钦书联一对贺曰:‘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堂。’语意宏敞,翁曰:‘状元才也。’”果然,后来林大钦年方二十二便中状元。他写的这副寿联后被改为春联,流行全国。在潮汕春联中,常可见到单扇门儿或神龛上贴着斗大的一个“春”字。“春”字有两层意义:一是表示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一派生机;二是巧借“春”与“存”潮音的相谐,表示年年有余的良好愿望。这与北方喜筵上吃鱼,谐音“余”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贴门神
  潮汕民间除夕除贴春联外,还有贴门神画像之俗。门神的来历久远,相传早在黄帝之时,就以神荼、郁垒为门神。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引《黄帝书》说:上古时,有神荼、郁垒两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荼、郁垒,而是古代一个叫成庆的勇士。班固《汉书?广川王传》载:广川王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西游记》载: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规,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弈。没料到魏征下着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奏请与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伺”。太宗应允。结果那一夜便无事。太宗后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
  民国以后,潮汕民间的门神,有手执钢鞭的尉迟敬德和手执铁锏的秦叔宝画像;有头戴虎头盔、腰大十围、仗剑怒目的四大天王像;有赵云、薛仁贵等画像。随着社会发展和意识的变化,民间张贴的门神不仅要求免灾避邪,还希望获得功名利禄等。于是便出现了鹿、鹊、宝、蝠、瓶、财神、福禄寿星、和合之类,借物的像与音的美好,以祈迎祥接福。解放以后,潮汕民间除夕所贴门画,一度以英雄人物和庆生产丰收,以兆发财致富为主要内容。
  除夕贴门神,不论贴什么样的门神,两个门神要两面相对,才合乎祛邪迎祥的规矩。如果是左右门神错贴了,背面相向,那么这一年就会遇事不利,带来不祥。因此贴门画之时,各家各户的人都小心翼翼地把门神画像贴正、贴好,以祈望新的一年全家男女老幼都有好的运气。
  四、贴“福”字
  每逢除夕,潮汕几乎家家户户还要在门窗或是龛或墙上贴几个用红色写的“福”字。近年来有些人家也仿效北方把“福”字倒贴过来。
  贴“福”有何含意呢?“福”字是会意字,甲骨文中表现为两手拜酒坛把酒浇在祭台上,是古代祭祀的写照。《书?洪范》说“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老而善终谓之考)。”因此,在新一年来时求得“富贵寿考”齐备是春节贴“福”字的第一个寓意。《说文?示部》说:“福,佑也。”说明“福”字有“保佑”一解。人们想以贴“福”字求得保佑,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古时祭祀要行跪拜之礼,因此,“福”字可释为“拜”。小说《镜花缘》第八十五回:“于是面对戏台,福了一福。”句中的“福”即为“拜”意。为了达到上述贴“福”字的目的,就得对天地鬼神行拜礼。
  而倒贴“福”字,则取其福到来之意。关于“福”字倒贴的习俗,我国民间流传有一个故事。说有一年春节前夕,清朝恭亲王王府的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按惯例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仆人贴在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一个仆人因不识字,竟将大门上的“福”字倒贴了。恭亲王福晋看了十分气恼,欲鞭罚惩戒。幸好大管家是个能说善辩之人,他见事不妙,怕牵涉到自己,慌忙跪在主子面前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此乃吉祥之兆。”恭亲王一听,也合情合理,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倒)了,遂赏管家和仆人各五十两银子。自此,倒贴“福”字的习俗从王府传到民间。潮语“倒”与“到”并不谐音,故潮汕地区以往无倒贴“福”字习俗,是改革开放后之后从北方引入的。
  五、围炉
  祭拜祖宗后,男人们忙着贴春联、门神等,主妇们则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有意义的团年饭,也即所谓的围炉。
  除夕围炉的形式,古时是在厅堂正中设一个红泥小火炉,一家子围着炉火边吃晚饭,边取暖畅谈。清光绪《海阳县志》载:“除夕,设火炉于厅,相围而食,谓之‘围炉’。”随着岁月的递嬗,炉具沿革为铜制炉筒心与锡制菜盆联结在一起的小火炉,既可盛菜热汤,又可添炭加火置于宴桌正中。近几年来,又沿革为气炉或电磁炉,更为方便。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家人围桌吃饭,也称作“围炉”。围炉的菜式喜欢取象征吉祥的谐音字,如发菜谐音“发财”,有鱼谐音“有余”。吃猪肠猪血炒蒜,寄意“会盘算,长长发”。吃蚶是沿海地带能买到蚶的人的特有风俗食物。蚶,又叫魁陆、魁蛤、瓦垄子。因它是两片贝壳相合,故潮俗又将蚶叫“合倍赚”、“蚶壳钱”。吃蚶义取从事经营“合倍赚”,能挣钱、存钱。围炉要早,越早越好,“早食早发”。围炉时要说吉利话,当家的人要祝长辈健康长寿,希望小孩聪明晓礼,后生勤劳拼搏。吃饭时如果小孩子不慎将盘碗掉落地,大人们会接上说声“缶开嘴,大富贵”之类的吉利语。
  除夕围炉也叫做吃“团圆饭”,反映了中华民族渴望团圆、渴望幸福的民俗文化和难以分解的凝聚力。不论家人平时分散在多少个地方,但在围炉之前都必须赶回来,同家人一道欢聚畅饮。即使个别在平时因经济拮据,或因对生活的不满,或因精神上的困扰与不平衡而发生过这样那样矛盾的家庭,到了除夕围炉,大致也会摈弃前嫌,让恩恩怨怨一类事在合家欢笑的氛围中稀释。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万家灯火的除夕围炉之际,侨乡潮汕的家庭团圆气氛特别浓厚,许多旅居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以及在外工作的亲人,尽一切努力赶回来与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侨乡人们也无限思念远离家园的亲人,纷纷向未能回家的海内外亲人邮送贺年物,反映家乡巨变和日新月异的新生活,遥寄乡音乡情。
  围炉之俗,目前在城市有变化。兄弟姐妹多分居立业,但都有团聚的传统观念,故常到酒店去围炉,图个方便,增添情趣。农村的老人,则喜到儿女家轮流着吃,俗云:“食透透,兴透透”。
  六、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除夕习俗中重要的一项,家里的长辈要给小孩压岁钱,俗语叫“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普通的商店,年终也有给店伙计压腰钱,数目的多少,视经营业好坏的程度,职位的大小而定。亲友侨居外洋的,年终也多有寄压腰钱来,这当然是限于经济较裕的。送压岁钱时,不能直愣愣地送,而是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着,古时则是用一条红线把铜钱穿编起来。
  大人给小孩分发压岁钱的同时,照例还有一番勉励祝福的吉利话。晚上,将这份礼物名副其实地“压”在孩子们的枕头底下,伴随他们渡过一个欢乐祥和的除夕夜,共迎新的一年到来。给小孩压岁钱的目的是避邪求吉。俗信以为除夕夜,会有妖魅上门降灾,小儿血气薄弱,不堪祟侵扰,所以要靠具有镇邪功能的钱币来制服鬼祟,或借以此贿赂,逢凶化吉。故压岁钱的本义,就是“压祟钱”,其源头是一种专门用于驱邪祈祥的货币形吉祥物———压胜钱。视钱通神,进而可以役鬼镇魅的观念,起源很早。先秦时人祭祀鬼神用币,已含有钱之意。传世的汉代五铢钱中,有的铭有“脱身昜(疡),宜子孙”,或“辟兵莫当,除凶去央(殃)”等当时流行的吉祥语,显然是为厌伏祸祟、除凶致吉而特意铸造的,所以人们一般都据此认定压胜钱最早出现于汉代。唐宋时候,出现了拿一般性钱币用于春节祝吉的现象。从春日或岁朝散钱祝吉,演变为除夕向小儿赐钱“压祟”,又有一个时间过程,但至晚不过明代后期,已成比较普及的风俗。清顾禄《清嘉录》有《压岁钱》专条,征引前人著述多则,如郭伽《淮阴岁除?咏压岁钱》诗云:“红索青铜贯”;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儿童度岁,长者与以钱,贯用红,置之卧所,曰‘压岁钱’”等。
  七、守岁
  守岁,为中华民族传统习俗之一,旧时指除夕之夜,一家团聚在灯前炉旁,美酒佳肴,叙旧话新,通宵不眠。其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源于人们爱生命、惜时光的心理,因为过了除夕夜,意味着一年已逝去,时光不再,未免有点恋恋不舍;一说则认为与防备传说中的“年兽”的袭击有关。
  守岁风俗由来已久,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后人注称“诣宿岁之位”即守岁。唐代诗人孟浩然诗“续明催岁烛,守岁接长筵”。诗中“催岁烛”指的是“守岁烛”(清顾张思《土风录》)。可见,古人所守的实际上是一对“守岁烛”。对此,清代顾禄在《清嘉录》中记载甚详。他说苏州(也可以说代表江南)一地除夕夜“燃双椽烛于寝室中,宵永烬长,生花报喜,红荣四照,直接晨光,谓之‘守岁烛’”。所说“双椽烛”,指一对大红烛,椽必红漆而长,故用来喻称大红烛。看红烛结蕊,认为烛花报喜;“红荣”即红光,烛光要与晨光相接,可见蜡烛是通宵燃烧。
  守岁的习俗至今犹存。潮俗除夕之夜,一家人品茶话旧,直至深夜。目前,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已成为全民风尚。有些青年人则在家打电话,或发手机短信息,或发“伊妹儿”给亲友拜早年;有些则约三五朋友围桌打“升级”、“拖拉机”等扑克牌游戏,或是以休闲为性质的麻将活动,以守岁迎新春。
  八、辞岁
  当守至深夜子正零时之际,家家户户鞭炮齐鸣,点灯笼上香,迎新迎福,跨进新年,这称为“辞岁”。
  近几年来,由于政府禁止节日鸣放鞭炮,于是在城市除夕夜中央电视台的报年钟声代替了许多人喜好的放鞭炮,千古旧习,已成旧俗。不过,在偏远的农村地区,除夕夜零时仍有放鞭炮之声。
  辞岁结束后,除夕节日礼仪活动的大幕才算是徐徐落下,人们兴致勃勃、喜气洋洋地又投身到庆祝“农历新年”———春节的节日活动中去了。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3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