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近代民俗活动
2007-1-12 11:04:00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民俗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还是近代的事。1846年英国民俗学会创始人之一、考古学家汤姆斯(W.Thonmas)首先提出”民俗(Folklore)的命名,这一名称逐渐得到国际学术界的承认。中国于1922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歌谣周刊》的发刊词中,第一次引用了“民俗学”这个名词。此后的民俗学研究活动,才在中国兴起。从1918年初,刘半农、沈尹默等人在北京大学发起征集全国歌谣,即为民俗学研究做准备工作。中国民俗学研究活动,从北京大学歌谣征集处的发端与开拓时期,即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成立以后的奠基开展时期,先后在北京、广东、浙江、福建、上海、安徽、四川等地,成立了20多个民俗学组织,出版了北大《歌谣周刊》、广州中山大学《民俗周刊》等约30多个民俗学报刊,还出版了一批民俗学书籍。
陕西近代人从事民俗工作者,当从辛亥革命后1912年“西安易俗社”成立时算起,“西安易俗社”就是以“补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为宗旨。”该社的创始人,就是老同盟会的会员李约祉和孙仁玉先生,他们是一批杰出的民主主义文化战士,他们重视收集民俗,把民俗寓于戏曲之中,教化人民,起到了移风易俗的作用。
刘安国,西安市人,1920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曾先后在陕西省文教、博物、文史研究和民间文学等部门工作。他生前收集、整理民间歌谣、谚语、民俗资料三大卷,约400多万字,不幸在“文化大革命中”遗失。
李敷仁,陕西省咸阳县人,也是一位卓有成效的民俗资料的收集家和应用民俗宣传教育的实践家。
1936年“西安事变”后,他创办了《老百姓》报,以大量的民俗素材如用《新三字经》、《劝善歌》等形式和内容,反映老百姓的心愿,动员抗日,揭露反动统治者的黑暗,受到进步人士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极大欢迎。在以后编辑出版的《农民周刊》、《民众导报》等刊物,以民俗意识,唤醒民众抗日,抵制腐败,起到了积极地移风易俗,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此外,还有西安市翁维谦、合阳县李静慈等人,都是近现代民俗学爱好者和带头的研究人员。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