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老年人做寿
2007-1-10 11:13:00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陕西人很讲孝道,无论男女,不管年岁多大,社会地位多高,只要有父或母在世,都不能“做寿”,所以民间有“生日三不过”的习俗,即父母在世不过;孝服在身不过;未满花甲不过。总之,在一个家庭中,只有辈份最高者才能享有“祝寿”的权利,否则哪怕年过七八十,都不能做寿,儿孙们如果一定要给你做生日,也只能不声张地小办,不能宴请宾客,也不能称“办生日”,更不能称“祝寿”,否则,会被人看作是催着父母早死,以便在家中称“尊”,这是一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勉县西部山区有人就曾试图冲破这种乡俗,结果碰了钉子。在他大张旗鼓做寿的当天,他父亲当着前来“祝寿”的众多乡亲,两步一作揖、三步—叩头,来到他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喊道:“儿呀,老子今天给你拜寿来了!”吓得他赶快叫人撤去酒席,磕头如捣蒜地求父亲饶恕罪孽,并于第二天摆下酒席,遍请乡邻亲友,将父亲请在上座,给父亲披红放炮,名日“复寿”。
勉县人过生日,有一套约定俗成的乡规,即使父母已经先逝,但如果岳父母还健在,也不能“做寿”。父母和岳父母均已下世后,弟兄们做寿也要讲个兄友弟恭,长兄没有开祝寿的先例,老二断不可抢先为自己做寿,以免被人指责为不知恭俭之礼的小人。如果从老大到老幺,都满了60岁以上,又都开过做寿的先例,兄弟之间才可互相庆贺生日。这一风俗不仅对男子,女子也同样如此,在这方面没有男尊女卑的区别。
《庄子.盗跖》载:“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故而人到了60岁方能称“寿”。
诞庆的称谓在特定的年龄又有特定的称呼,如60岁称“花甲”或“周甲”,因从“甲子”到“癸亥”整整60年,周而复始,故有此称。《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意思是说,人到60岁时,一听到别人讲的话,便可以分别真假、明辨是非。所以60岁又称“耳顺之年”。70岁称“不逾矩之年”,语出《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说,人到了70岁,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了。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故70岁又称“古稀之年”。80岁称“耋”(die音碟)’,90岁称“耄”(mao音茂),百岁称“期颐”。(语见《礼记.曲礼》)。此外,男女寿诞也有不同称呼,民间把男寿称“椿寿”;女寿称“萱寿”,因为中国古代以“椿萱”代称父母,古书中“椿萱并寿,兰桂(指子孙)齐芳”里的椿萱指的就是这层意思。有些地方为了表示对老人的尊敬,给老人祝寿又有特殊的称谓,如在陕南的留坝县等地,把给老人做生日称为“赶牛王会”,将寿星老人比作牛,是因牛在十二属相中位居前列,而且耕田种地,任劳任怨,有功于人,故以此称颂其勤劳的美德。
民间惯俗,无论男女,一般都从60岁开始祝寿(亦有少数人从50岁开始做寿的),以后年龄每增加一个整十数,称为“上十”,每届“上十”之年,要做一次大寿。祝寿的活动有繁有简,视生活条件和身份、社会地位而定。一般小康以上的人家,均邀亲友来贺。子孙要提前筹备筵席,招待前来祝贺的亲友。除了逢十的整寿要大庆,逢五之数也要小庆一番,民间称“十年一大庆,五年一小庆”。其他年岁之寿一般不大办,要办也只举行家宴,规模很小,不发柬请客。
庆寿的规律是年龄越大,庆祝得越隆重,80岁大寿往往为寿礼之极,因为百岁老人毕竟是少数,对大多数老人来说,80岁大寿可能就是最后一个“上十”的整寿了。而且到了这样年龄的人,已有三、四代子孙了,祝寿的隆重程度自然不同一般。此外根据民间人寿俗信,在丹风县等地,对73岁和84岁的生日也很重视,因当地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叫你商量事”的俗谚,认为这两个年龄都是老人的“铁门坎”,再则已超过古稀,到了耋耄之年,故而也要大操大办,以祝愿老人跨过“门坎”,能够福寿绵长。有的儒雅之家办生日,讲究男子做“九”不做“十”,因“十”为满数,《尚书·大禹谟》中云“满招损,谦受益”,故宁亏毋满,在69岁时就要预做70大寿,以取长寿吉利之意。而妇女则是做“十”不做“九”,因“九”谐“绺”音,故而忌讳。百岁寿诞无论男女,都提前一年在99岁做,以示顺利闯过百岁大关。这些俗信,在陕西许多地方都普遍流行。
民间给老人做寿有许多讲究,在礼泉县一带,老人做第一个大寿时,大孙媳妇或大外孙媳妇,要用布给老人做一只雄鸡,周围绣上花卉,作为送给老人的寿礼。“鸡”与“吉”、“积”谐音,象征着吉利和积福。孙媳送“鸡”祝寿,说明老人已经长寿了,被人们看作是一件大事。在祝寿的这天,要把这只“寿鸡”陈列在寿堂里,让宾客们观赏品评,共同享受这良好的祝愿。祝完寿,这只“寿鸡”要和老人的老衣存放在一起。老人去世后,在人殓时作枕头用。据说死者的亡魂到了阎王那里,这只“寿鸡”可作为“积福”的证物,便可不受阴间的罪了。在陕南的巴山地区,老人过寿,老人的女儿和媳妇,每人都要送一双自己亲手做的寿鞋,鞋面用黑平绒或黑缎做成,再用雪白的衬布做成千层底,鞋头用蓝线绣成“寿”字图案。穿寿鞋标志着已进入高龄,是福寿双全之人了。老人收到的寿鞋越多,就越感到儿女很孝顺,认为自己辛劳一生,没有白养儿女,心里也就格外感到高兴。嫁出去的女儿给娘家父母做寿,除送寿衣、寿鞋、寿帽外,还必须送一方肉,因民间常说“女儿是爹娘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故必须以“肉”回报。在陕北的黄陵、定边等县,凡高寿的老人过生日时,子孙们要把给老人死后准备的老衣让他穿上,并把给老人准备的寿材(当地民间对生者忌称“棺”而称“材”,故有此称)放置在寿堂上,让受祝者坐在寿材前接受儿孙们的叩拜,称为“上寿”,有的还坐在棺材前拍照。民间认为棺材是人死后住的房屋,老衣是人死后在阴间穿的衣服,但人咽气后,亡者对这些都是不知道的,故在老人生前就让他知道自己身后的享用,这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老人的精神需要,另方面也是因为当地人相信事物是会向着相反方向转化的,因而在祝愿老人福寿绵长的喜庆活动中,将一些不祥的冥界器物陈列出来,目的就是为了祈福禳灾,以相反相成、否极泰来之意求得平安吉利。据说如此拜寿,可为老人祈得吉祥,增福增寿,故而老人乐于接受这种拜寿方式,虽然场景显得悲凉,老人却毫无感伤之情,表现出一派豁达大度的气概。
旧时祝寿的仪礼很繁缛,民间有一套比较固定的祝寿程式,前一天子孙就要献寿礼,分居的儿子、已出嫁的女儿都得回来拜贺,陪老人吃长寿面,夜晚陪老人品茗聊天,聆听老人关于为人处事的教诲,或听老人讲述他平生经历的事迹,子孙们也可讲些老人爱听的故事或有趣的新闻,使老人充分感受到天伦之乐,愉快地度过一个良宵,名为“暖寿”。
寿辰之日,家道殷富、几世同堂的大户人家,一般要设寿堂,寿堂的布置是用红纸金粉书写一个磨盘大的“寿”字,挂在如中堂大小的整幅布帛上,再将它高悬在正厅墙壁的中间,称为“寿幛”。
这个寿字一定要写成繁体,其字形变化很多,据说有人作过统计,民间对寿字的写法有300多种图形,字形长的叫长寿,字形圆的叫圆寿。有些寿幛上的大“寿”字,其点画皆为小寿字所组成,数百个小寿字的字形无一同者,称为“百寿图”,以象征寿介期颐。此外还要挂上有长寿象征意义的图画,男寿挂皓首白眉、长髯遮胸、手柱拐杖的南极寿星图;女寿挂瑶池王母或八仙庆寿图。寿堂上还要张灯结彩,寿堂正中设札桌、摆香案、点寿烛、摆寿桃、寿糕、寿面、香花、水果等。官绅、富商之家,提前五六天就要派人向亲友下请帖。请帖不能由过寿者自己具名请客,一般是由晚辈集资设宴,由长子或子孙中声望高的人具名发柬邀客。请柬分单柬和联柬两种,用最佳红纸或红绸制成。单柬是一人一柬,专人专请,用于邀请父辈的客人或同辈中有名望的尊贵客人;联柬是将被邀请的许多人都写在一张请帖内,形同一张通知单,被请的人在自己名下签上“敬知”二字。这种形式适用于邀请晚辈亲友。请柬通常用浅近的文言写成,对寿星的称呼使用传统的敬称。一般格式为:
×月×日为家严(若为母寿则改为“家慈”)×旬寿辰,洁治桃觞,上午×时席设××,敬请阖第光临。
×××鞠躬
做寿请客,按通常惯俗只能请寿星近亲中的同辈和晚辈,远亲远故也可请,但辈份高于寿星的绝不能请,因长辈给晚辈做寿,晚辈是要折寿的。被请的亲友,送寿礼也很有讲究,诸如所送的寿面、寿酒、寿烛、寿屏等,都必为双数,取吉祥之意。凡能缀饰、点画图案罩以红绿镂纸拉花,祝寿时置于寿案之上,以祝愿寿星福寿绵长。寿酒以当地名酒为上品,故陕西人多以西安黄桂稠酒、西凤大曲、洋县黑米养生补酒、丹凤葡萄酒等为寿酒。“酒”与“久”谐音,以酒祝寿,含有祝人长寿之意。寿烛为深红色,长1尺左右,重约1斤,烛面上印有金色“寿”字,或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吉语,祝寿时插于香案烛台之上,寿礼开始时点燃,以增添祝贺的欢庆气氛。送书画条幅祝寿,称为“寿屏”,有4条幅、6条幅、8条幅不等,联列成组,挂于墙壁之上。条幅上均为象征长寿意义的图画和吉祥的祝辞,如“蟠桃献寿”、“麻姑献寿”、“童子捧桃献千年寿”、“八仙庆寿”及“松鹤延年图”、“梅鹿福寿图”等。还有的在图中画一大海,海中有岩石和飞来的蝙蝠。岩石代表“山”,“蝠”谐“福”音,寓“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意,故而民间称它为“寿山福海图”。贺寿的来客其他寿礼可以随便,但寿桃则必不可少,因在古代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每年三月三日,都要在瑶池举办寿宴,各路应邀赴宴为王母娘娘祝寿的神仙,都要吃3000年一开花、3000年一结果的蟠桃,据说吃了仙桃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死。后世民间晚辈在尊长寿诞时都要送桃实祝寿,九颗桃相叠为一盘,三盘并列,“九”与“久”同音,以兆福寿长久。但新鲜桃实并非四季皆有,于是民间以面食蒸制的桃馍便应运而生,面桃要用食品色素将桃嘴染红,有的还包有各种馅料,尤以关中地区面花的种类最多,例如以蟠桃饰灵芝的,称“仙寿”,蟠桃配蝙蝠,称“福寿”。至于画桃献寿,更是古代文人喜欢的雅举。
清代就有一位画家,画了一树蟠桃为朋友祝寿,画上题诗云:
一树蟠桃植阆苑,移来华堂荐寿筵。
枝头剩有千千颗,一颗为公寿一年。
有些诗书人家,也有送寿联祝寿的习俗,最常见的寿联是:
福如东海常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一般寿联因男女性别、年龄等不同,措词、用典也有所区别,例如:
男80寿联:渭水一竿闲试钓,武陵千树笑行舟。
女70寿联:金桂生辉老益健,萱草长春庆古稀。
男女双寿联:花放水仙,夫妻偕老;图呈王母,庚婺双辉。
也有根据寿星的职业、身份撰写寿联的,但主题都离不开福寿和吉庆等内容。也有赠送金字寿匾的,送寿匾必须有鼓乐吹打,以显示热闹红火,主人家亦备有鼓乐在大门口吹打欢迎。匾额上的题词,贺男寿多写“德寿齐高”、“南极星辉”、“瑞衍恒升”等;贺女寿多写“锦悦增辉”、“慈竹长寿”、“瑶池春永”等;庆男女双寿多零“极婺齐辉”、“椿萱并茂”、“日月齐辉”、“双星朗照”等。
匾额上用红绸子挽花装饰,以显壮观。客人走进大门就要鸣放鞭炮,行拜寿礼时亦要鸣放鞭炮,并有唢呐吹奏。仪式开始,过寿者先给自己亡故的父母和祖先焚香上供,行跪拜礼,以示不忘根本。过寿者凡夫妻健在的,无论是夫或妻的生日,都要双双端坐在寿堂正中,接受儿女晚辈的跪拜。此日过寿者和他的配偶,男称“寿翁”,女称“寿婆”。儿孙叩拜时长幼有序,儿辈拜过,孙辈才能叩拜。已婚的儿孙和已出嫁的女儿,拜寿时必须成双成对,以图吉利。亲友中的平辈只互相一揖,并致以吉祥的祝词;亲友中的晚辈要行叩头礼,行礼时如果是男拜,由过寿者的儿子在堂前陪拜;如果是女拜,由过寿者的女儿或媳妇陪拜,称为“陪礼”。有的寿星因年老体弱,不能劳累,也可不出堂前受拜,客人们只向寿堂上礼拜,儿孙们齐集堂前还礼,这不是怠慢客人。讲究的人家在祝寿时还要请礼宾先生唱礼,亲友和子孙要献祝文,由礼宾先生代为宣读,以表彰过寿者的德行和功绩。
寿宴上要把寿翁、寿婆安排在上席的首座,陪客以左为正、右为副,按辈份和年庚大小入席。酒宴也有讲究,一般是八个菜喝酒,八个菜吃饭,取意“八仙庆寿”。菜上四道,儿女要为宾客执壶斟酒,从寿翁、寿婆起,以顺时针方向互相酬酢,祝词多为“福”、“寿”等吉祥语言,宾客们称过寿者的生日为“华诞”、“好日子”或“好天气”,过寿者则谦称“贱降”或“母难期”。在西乡县一带,寿宴上主人向客人斟酒和劝酒时,客人如果不能再喝,只能说“不饮了”,或说“酒量不行了”,忌说“不喝了”,因当地语言“喝”与“活”谐音,故在寿宴上犯忌讳。
祝寿的酒宴无论多么丰盛,最后都少不了要吃顿“长寿面”,以兆福寿绵长。关于吃长寿面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一段有趣的传闻。据传,西汉时,汉武帝在长安未央宫与群臣谈及长寿问题,汉武帝说:相书上讲,人中(鼻和上唇之间的穴位)长,寿命长,如果人中长一寸,便可活一百岁。群臣听后大都附和,唯有东方朔却笑着说道:“那么,彭祖活了八百岁,他的人中岂不有八寸长?如此说来,彭祖一定是长面(脸)了。”群臣一想,八寸长的人中,面孔一定长得十分滑稽,于是,大家都同时大笑起来。后来人们便把长寿与人中、长面(脸)结合起来。由于“长面(脸)”与“长面”同音,人们就把长面条作为祝贺生日的吉祥食物了。
过去的富豪之家,庆寿时还要请戏班子助兴,一般多唱《八仙敬酒》和《瑶池会》等剧目。伶人扮演八仙道人,依次唱庆寿歌,歌词里段段不离“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类吉祥话语。如果父母同庚而又同时做寿,称为“双庆”,庆祝的规模则更为宏大,礼节也更为繁缛。现在提倡节约做寿,大多不举行仪式,自然不再设寿堂,也不挂寿幛了。子孙等晚辈只向寿翁、寿婆行鞠躬礼致敬,亲友一般赠送祝寿蛋糕、保健用品或其他有意义的纪念品,并说几句祝福的话。寿筵也比过去简单多了,有的随便炒几个菜一吃了事,有的只搞“暖寿”,即办面食,饭后由过寿者切开寿糕分飨宾客。90年代又冒出了一种新的祝寿形式,这就是在报刊上刊登祝寿广告和在电视台点播祝贺生日歌曲等。在外地的子女也可事前通过邮局汇款,向电视台办理点歌手续,到时打开电视机,便可看到和听到歌星演唱的祝福歌曲,使全家都沉浸在欢乐温馨的气氛中。还有把庆寿的场面拍成照片或摄成录像带留作纪念的。这些生日祝福形式的变迁,体现了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旧时穷苦人家虽然无钱也无福,但却有寿,老人到了子孙多、年岁高时,子孙们照例也要给老人做寿,但仪礼很简单,只不过几盅水酒、几碟蔬菜,虽无丰盛的宴席,儿孙们给寿翁、寿婆叩头祝寿的仪礼则不可免。有的家境很穷,买不起肉,等祝寿的亲友送来酒肉再煮熟招待客人,俗谓“做寿不摊本,烧着锅子等”。
为名流大师祝寿,大多租用公共场所的礼堂,一般由大师的学生或群众性的学术团体发起,可以在报刊上刊登祝寿的通知、启事、也可发请柬,其格式一般为:
×月×日(星期×),为×××先生×旬诞辰,谨订于当日上午×时在××路××礼堂祝寿,并备寿面,恭请光临。
×××等谨订
在庆祝会上,由一名较有名望的人主持仪式,并致祝词,赞扬寿星取得的成绩、做出的贡献和他的德行,祝愿他健康长寿。寿星也要致答词,表示谦虚,并感谢来宾们的祝贺。还可印制祝寿纪念册和举办他的作品、科研成果展览会等活动。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