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与窑洞
2007-1-10 10:45:00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陕西的农宅都是农村工匠或有条件的农民自己动手设计和修建的,他们有法而又无法,师古而不拟古,但都能因地制宜、灵活布置,创造出许多朴实美观、经济实用的民居建筑。
由于三个自然区域的自然条件和建筑材料的不同,陕西民居有两大类型,一类是房屋,一类是窑洞。
房屋主要分布在关中平原和陕南地区。关中地势平坦,沟壑山丘不多,可挖窑洞的地方很少;陕南水位浅、土质疏松,也不适宜挖窑洞。而关中、陕南的木材则较多,烧制砖瓦的历史悠久,为修建木构架、土坯墙、夯土墙的单层房屋创造了条件。房屋由于建筑材料有别,特别是屋顶材料的不同,可分为草房、瓦房、石板房、竹木房、水泥平顶房等数种。
草房又称“茅草房”、“茅屋”,屋架由梁、檩、椽组成。梁、檩多用榆木和杨木,椽由树杆或竹竿做成,直接架在墙上,再在椽上铺上苇箔,然后覆盖谷草、稻草或麦秸、茅草等。苫草时由屋檐向上层层进行,草尖向下,以利雨水下流,并用葛条、藤皮或细绳将草编串固定在椽上,房顶上抹数道草筋泥或散放些砖块石头,将草压实,以防风吹草飞。这种房的优点是造价低廉、覆草较厚,冬季寒风吹不进,夏季太阳晒不透,住在里面冬暖夏凉。缺点是草易腐烂漏雨,隔几年便须换草翻修。过去经济条件较差的人家多住这种房。现在农村草房已很少见到。
瓦房是用瓦盖顶的房,其屋架与草房相似,由梁、檩、椽构成。在机瓦未出现以前,瓦房一律都是盖小青瓦。椽与椽之间的距离略小。关中为了室内保暖和防止风沙,瓦下要铺箔席,还要抹一层很薄的草筋泥;陕南因不考虑御寒,椽上不铺箔席,也不抹泥,直接将弧形的小青瓦仰放在椽上,层层相压,俗称“阴瓦”,在两行阴瓦的交界处再俯扣一行瓦,凸部向上,将瓦缝盖严,称为“阳瓦”。由于瓦房没有现代的钢筋水泥房那么严实,因而除了架设木板的楼房,还要在居室上空设置顶棚,俗称“仰尘”,避免屋顶木构架裸露,也起到挡风和隔绝尘土的作用。
瓦房因结构形式和承载屋架的方法不同,又分厦房和庵间两种。厦房流行于关中地区,它的主要特点是一坡流水,没有屋脊,就像把庵间大房从屋脊上切开,一分为二,只再加两堵背墙而已,这就是陕西八大怪之一的“房子半边盖”。这种房的后背是一排七尺左右的板筑夯土墙,墙上再用土坯垒至一丈五尺左右;前檐用砖石砌勒脚,再用土坯垒至高约一丈,门窗全开在前面。两侧也是土坯砌墙,俗称“山觟(huà)”,为了通风采光,工匠用八页瓦箍成镂空花窗,称为山花窗子。厦房从屋架构造上,又分为半人字形构架(见图16)和驮梁结构(见图17)两种。前者由柱子、平梁(大担子)、斜撑、坡梁、脊檩、檐檩构成;后者由将军柱、柱子、平梁(大担子)、小平梁(二担子)、脊檩、腰檩、檐檩构成。
厦房的位置多在庭院的两侧,但因经济条件所限,也有将厦房盖在前面代替门房,或盖在后面代替楼房的。盖在前面背墙靠街的厦房称“背街厦房”或“倒座厦房”;盖在后面的厦房因有头无尾,故称“揭尾厦房”。关中的厦房一丈见方为一间,多数人都盖三至五间。这种房屋充分利用了关中土质粘性强的特点,以土墙承受屋顶压力,不用大梁,也不立柱,省料、省地基,房屋利用率高,这是关中人因地制宜的一大创造。
图16半人字形屋架 图17驮梁结构屋架
图18庵间人字形屋架
图19庵间驮梁屋架
庵间房又称“大房”,形如马鞍,两坡流水,有高屋脊,这是区别于厦房的明显特征。这种民居在陕南很普遍,关中的门房、厅房、楼房大多也是庵间大房。从屋架结构上,又分为“庵间人字形屋架”(图18)和“庵间驮梁屋架”(见图19)两种。前者由脊檩、腰檩、檐檩、平梁(大担子)、坡梁、拉筋、斜撑、柱子构成;后者由脊檩、腰檩、檐檩、柱子、平梁(大担子)、小平梁(小担子)、立柱构成。庵间房又有三椽房与四椽房之分。三椽房是屋顶前坡二道椽、后坡一道椽,两根明柱;四椽房是前坡二道椽、后坡二道椽,四根明柱。庵问房以梁柱承载屋顶重量,墙只起围护结构和分隔空间的作用,称之为“墙倒屋不塌”。梁柱用材大、耗资多,陇县农村用36根大木料,72根小木料,民间称它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陕南由于雨水较多,夏季闷热,为了通风,屋架均高于关中和陕北,并借助于挑檐梁以保护墙面不受雨淋。有的分层次作腰檐,在房屋前坡椽下使了两排腰檩和两行立柱,廊上柱子明露,使檐口出挑2米以上,遮住下面的走廊,称为“歇檐”,遇连阴雨天气,可在走廊上晾晒衣物粮食,也可在檐下堆放农具或做其它工作。堂屋的门多为格扇门,每间由4~6扇组成(见图20)。
它上抵椽下的横档,下与门坎齐平。上半截为花格窗子,下半截为裙板,正面多有花卉人物雕刻。
这种民居的外观造型,除了保持北方民居古朴、淳厚的风格外,还兼具南方水乡装修精美、通透秀丽的特点。
旧时遗留下来的庵间房,屋顶大多修有屋脊和脊吻,关中、陕北都用砖砌筑,陕南则都用小青瓦砌筑,脊的端部用兽吻收头,称为“鸱尾”(见图21),富户人家的屋脊与脊吻,是用粘土分段预制,在窑中焙烧而成。分段预制的屋脊,下层与屋面相接,作为屋脊的基础,上部为屋脊正身,饰以多种精致的花纹。鸱吻的形式尤以陕南为最多,有的是整体预制焙烧而成,有的是分段分块预制焙烧而成。
明清时代的等级制度森严,据说寻常百姓的鸱尾只装禽不装兽,坐了官或中过举的人家屋脊上才能装兽,小官用的是闭嘴兽,大官用的是张口兽,口中含颗红弹,在朝中坐官的装龙头兽。陕北称这种装饰为“五脊六兽三排瓦,倒插飞檐张口兽”。民间传说,屋上的雉尾为凤,能降吉祥,龙吻为虬龙,可兴云布雨、避免火灾。有这种装饰的房屋,至今在关中和陕南各地仍可见到。
图20南郑某宅格扇门
石板房全部以石材步架造壁,多建于紧靠石崖处,三面墙壁用直径一尺左右的石头砌成,屋顶用大小不等、长方不一的石板盖成。这种房因地取势,就地取材,它土生土长,全是山石,没有粘接的水泥和石灰泥土,但却坚固得像铜墙铁壁,现在残存的一些石头房,年深月久,虽然已经不住人了,但它依旧岿然耸立着,这种技术恐怕现今的建筑工程师也难做到,展示了农民群众的聪明才智。石板房的优点是造价低廉、经久耐用,它不怕火灾、不畏冰雹,隔音性强。这种房屋过去在镇巴、西乡、安康等县山区较多,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已不再修建了。
竹木房多建于产木丰盛的森林区。用天然圆木层层垒叠,构成房屋壁体。此类房屋有两种建造方法:一种是在壁体上留个口字形窗户,木墙上平铺一排竹竿,用细绳密结,屋顶用蓼叶层层覆盖,再用竹篾结扎牢固;另一种方法是在圆木垒成的壁体上,平整密集地铺一层毛竹作屋顶,然后在上面抹一层较厚的草筋泥,干后便是烘粮食的火楼。这种房屋在南郑、宁强、城固等县山区均可见到。
[Page] 图21旬邑唐宅脊吻细部
水泥平顶房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钢筋水泥结构房屋,常见的有二层或三层楼房不等。墙壁用砖砌成,以钢筋水泥预制的空心楼板盖顶,各层设置水泥阶梯作为上下通道,房顶平面可晾晒粮食衣物及干果,夏季夜晚也可在楼顶上露宿和乘凉。水泥平顶房坚固耐用,但造价较高,现在各地富裕了的农民大多盖这种房。
陕南秦巴山区,旧时民居很简陋,除少数富户住庵间大瓦房,一般农户受经济条件限制,房屋都很矮小,为了冬季保暖和防止野兽侵袭,墙壁上有的不开窗户,有的只开个一尺见方的小土窗,室内光线很暗,做针线活的妇女瞅坏了眼睛,害眼疾者就很多。由于房屋间数少,为了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家家在堂屋角落处置一火塘,燃烧树根木柴,终年不息火,其上方用绳索由屋梁垂下一个铁钩,上面挂着铁壶、砂锅,既烧水炊饭,又照明取暖,不再另设厨房。有的虽有厨房,却与猪圈、厕所兼用。
民谣讥之为“猪娃拴在床脚上,茅厕修在锅台旁”。这种状况直到70年代初才逐渐有了改善。
陕西民居的第二种类型就是窑洞。窑洞的历史悠久,西安南郊曲江池遗存的几孔窑洞,据说就是唐代王宝钏受苦18年所住过的寒窑。北宋郑刚中在《西征道里记》中也记载了陕西境内的窑洞状况,可见窑洞这种民居形式最迟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窑洞是陕北民居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关中渭北高原一带的窑洞也很普遍,这种居住形式是由当地自然条件造成的。陕北地势高、黄土层厚、沟壑梁峁纵横,而当地木材却很紧缺,基于这些原因,以往陕北除平原城镇中的富户修建木构架的房屋外,广大村镇居民多利用山峁沟壑,靠崖沿沟挖筑窑洞居室,或就地取材,砌筑独立式砖石窑洞。
关中渭河北岸处于黄土台原区,崖高土厚,土质坚硬,平原与塬地几成90。而不塌,多数民居因地制宜,在向阳的塬壁上开挖窑洞,也有把窑洞与房屋结合起来组成院落的。
陕北人把修窑洞称为“券窑”或“箍窑”,一间窑洞叫做“一孔”。每户的窑洞数量因经济条件和人口的多少不等而各不相同。有的仅设独立的单孔窑,有的两孔窑洞连在一起,形成一明一暗的双孔窑,有的三孔窑洞毗连,形成一明两暗的格局。由于各地的气候和生活习俗不同,窑洞的形式和风格也略有差别,如有的窑洞前小后大,称为“锁口窑”,利于避风保暖;有的则前大后小,称为“大口窑”,利于采光和通风;有的窑体前后宽度一致,称为“简形窑”,便于布置家俱;也有的因在挖掘过程中遇到土质变化而将窑身斜向挖进的,称为“斜口窑”。
由于地理条件、构筑方法和建筑材料的不同,窑洞的形式多样,主要类型有靠崖式黄土窑洞、靠崖式砖石窑洞、接口窑、柳笆草泥窑、平地独立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等数种。
靠崖式黄土窑洞都倚山靠崖,将自然的黄土崖垂直削齐,在崖壁上开挖窑洞,挖成一个高约3米多,宽3米左右,进深5~6米的土洞,为了保持窑体的稳定性和受力合理,窑洞的顶部皆为半圆或尖圆的拱形。为了增加辅助面积,有的在土壁上挖成各种形状、尺寸的壁龛,供贮存物品之用。窑壁多用麦壳泥抹光,再用石灰或白垩土粉刷。窑洞一面有门,门左右两边筑墙或筑半墙,上开窗,窗户有两种,一种是小方窗,光线很暗,另一种是半圆窗,约有3~4平方米,阳光直射,采光较好。黄土窑洞造价低廉,但没有砖石窑洞坚固,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大多住这种窑洞。现在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黄土窑洞已越来越少了。
砖石窑洞是将黄土窑洞的前睑从底到顶用砖或石券拱,其内部的黄土层外表也砌上砖石护住壁面,以防黄土层日久风化而剥落。砌筑方法是用1米宽的拱形模做为支架模板,称为“窑¥”,在窑¥上砌砖石,砌好一段,将窑¥向前移动,再继续接砌,直到砌完为止。这种窑洞形式美观,坚固耐用,有的还用油漆彩绘墙壁,但耗费工料多,造价较高。陕北临河川地区石头多,人们因材致用,多修石窑洞。砖窑洞多在山区。
接口窑是在黄土窑洞的洞口用砖或石接一段券拱,一般接1~2米,也有接3米以上的。这种窑洞比土窑坚固美观,比砖石窑洞省工省料。现在新建的窑洞多为这种形式。有的在窑洞外续一间房屋,以保护窑面,形成半窑半房的格局,但窑内光线很暗,也影响窑内通风。
柳笆草泥窑洞的窑脚用原状夯土或用土坯砌筑。拱顶用红柳枝条编织、内外抹草筋泥或麦壳泥。
这种窑洞的拱顶轻,抗震性能好。过去多见于神木、定边、靖边等县山区,因其简陋,70年代后不再修建。
平地独立式窑洞是人们为了节省木材,在平地上用土坯或砖石砌筑的窑洞。先用原状土夯筑窑腿,再用拱形木板做支架,逐段砌筑砖石。拱顶上覆盖黄土厚达1米以上。这种窑洞可在前后两头开窗,通风和采光都比靠崖式窑洞好。有的用砖石砌筑窑腿,将顶部做平,上面还可加盖一层木构架的房屋。
下沉式窑洞又称“地坑窑洞”,是在土层深厚的平坦冈地上,向下凿挖方形或长方形平面的深坑,造成人工崖面,再沿坑壁向三面开凿窑洞,另一面筑成斜坡或阶道通至地面。地坑深度至少5米左右,人工崖面如9x9米,可挖8孔窑洞,9×6米可挖6孔窑洞。坑院各面窑洞有主次之分,上面的为主窑,两侧为次,一如地面上的三合院。院内靠挖地沟或渗井排水。这种地坑窑洞很隐蔽,符合私密要求,居住不受环境干扰,从地面上根本看不到有农舍宅院,当人们走近了它,向下俯瞰,方发现别有洞天。
古诗歌谣赞它“院落地下藏”、“平地起炊烟”、“车马打从顶上过,只闻鸡犬不见人”,生动地说明了它的特点。此类民居多见于渭北的永寿、乾县、淳化等黄土原区。
延安的窑洞多修建在山坡上,从坡底依山就势层层筑窑,一直修到半山腰,底层窑顶常常就是上层窑洞的平台和通道。每层窑檐上都有砖砌的花格护栏,构成各种几何图案,美观大方,独具一格。
50年代延安大学曾在一座山腰上修建了6层石窑洞,每层30余孔,层层叠叠,与起伏的山势浑然一体,因其地处高坡,景观开阔,入夜满山灯火,宛如天际闪闪繁星,十分壮观。
陕北窑洞民居的装饰重点是门窗,门在两侧或居中设置,与窗连在一起,多为满樘门窗棂格,一般下部是木板门,上部做成窗格,棂格的图案形式有直纹,有斜纹,也有做成拱形图案的,多为丁字形、万字拐、方砖套等,构图既古朴典雅,又新颖别致。窑窗上大多有窑檐,天阴下雨,雨丝儿湿不了窗户纸。门窗多雕刻花卉、彩绘油漆。逢年过节,窗户贴上白格生生的窗纸,红格艳艳的窗花,在光影和树影的映衬下,显示出一种特有的魅力。秋收季节,家家窑面上挂着一串串红辣椒,窗台上摆满黄澄澄的南瓜,树杆上缠满玉米棒,这景象展现出陕北农村丰收的一幅风情画。
关中和陕北的民居,无论是房是窑,也无论贫富贵贱,室内都有火炕。炕是休息睡觉的地方,也是取暖设备。它用土坯或砖石砌成,紧靠南窗之下,以利采光。下面留有炕门,便于掏灰和加添煨炕的燃料,一头修有烟囱通至屋顶排烟。贫家的火炕则与锅灶砌在一起,彼此相连,炕与灶之间砌一堵约一人高的矮墙相隔。锅灶的烟道从炕下通过,利用炊饭的余热烘炕取暖,以节约燃料。媳妇坐在灶口烧火煮饭,全家人盘腿坐在炕上,屋外大雪纷飞、滴水成冰,室内却有一处温暖之地。吃饭时全家围炕桌而坐,婆婆坐在炕头舀菜打饭分食。闲暇时全家聚处其上,把脚捂在被子里取暖,妇女们坐在炕上或用拨调搓着麻绳,或一针一针地纳着鞋底。客人来访,主人首先招呼其“往炕里头坐”,然后取烟倒茶予以款待。民谚“暖窑热炕一盆火,小米稀饭白蒸馍”、“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就是近代以至当代陕北一幅农家生活画面的写照。陕北人还习惯于在炕头放个不足一尺高的石狮子,称为“拴娃狮子”,孩子生下百日后,都要用炕头石狮“拴”起来,意在拴住娃的魂魂,娃就不会生病夭折了。据传狮子是佛祖的开路神兽,每当佛像出行时,佛家都要以避邪狮子导引其前,因而狮子在人们心目中便成了驱邪的吉祥之物,陕北民间将它视为家里的守护神。陕北炕头石狮的塑造风格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稚朴型的,体积偏大,有的像严肃的老人,有的像顽皮的孩子,有的像憨稚的布老虎,有的像逗人的小猫小狗;另一类是写意型的,体积偏小,而头部却很大,两只凸出的眼睛大似铜铃,张着个血盆大口,体形既奇特又凶猛威武,这是一些雕刻技术娴熟的艺人随意之作,手法上粗细结合,阴阳并用,大胆夸张,所谓“十斤狮子九斤头,一双眼睛一张口”就是最好的概括。
陕北人无论富贵贫贱,几乎家家炕上都有石狮子,民谣云:“财东房上有兽头,贫户石狮大张口。官家挂匾栽旗杆,百姓狮子搁炕头”。这些习俗反映出人们祈盼平安吉祥的心愿。
窑洞的优点是它覆盖的土层厚,与大气接触少,室温传导慢。据测量窑洞的温度在10至22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为30%一75%之间,大气中各种放射性物质、噪音的污染干扰较少,住在里面很舒服,人们称赞它“冬暖夏天凉,胜过盖大房。千年不换瓦,万年不换梁”。尤其它利用沟壑梁峁、开发地下空间,不与农争地,又节省木材,因而陕北人对窑洞有很深的感情,当地人把窑洞上面叫脑畔,把窑洞前面叫睑畔,人们常在脑畔上栽种树木,在睑畔上种植蔬菜,庄稼人住在这样的窑洞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世代相传、怡然自乐。从80年代开始,窑洞的质量普遍提高,农村建窑的趋势是在向着“三孔砖窑石面面,土打围墙一圈圈,花果林木一片片,油漆门窗花边边”的方向发展,多为戴砖瓦帽子的砖石窑洞。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