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中国唐代的都城长安,就是今天的西安。在西安市的许多街头巷尾,常能看到卖千层油酥饼的店铺,经常顾客盈门,不但有西安城里的常客和全国各地的旅游者,还有许多金发碧眼的国外客人呢。千层油酥饼以其色泽金黄,层次鲜明,脆而不碎,香酥适口,油而不腻等特色,曾被誉为西秦第一点。
据传,唐代高僧玄奘法师从西在取回真经后,便在大慈恩寺里夜以继日地译经,往往废寝忘食。唐高宗李治在武则天的影响下,特别信奉佛教。大慈恩寺本是李治为其母后长孙太后修的“家庙”,抽空常来游幸,以显示他的孝道。有一天,高宗又携群臣到大慈恩寺来随喜。他先登上高耸入去的大雁塔,北望照陵以显示他的孝心,然后到各殿去礼佛、随喜。他在一间密室看见有位高僧正伏案专心致志地译经,就悄声问寺内主持窥基法师道:“此位长僧是谁?”窥基双手合十答道:“启奏圣上,此位就是恩师玄奘法师”。“啊……玄奘法师我见过,那年还亲负砖石修筑大雁塔呢。不想今日竟憔悴得让朕认不出来了,定是日夜译经过度操劳所致!”窥基指着玄奘书案上高摞的经卷和一边放置的丰盛斋饭说:“斋饭已热过数次了,他还未顾上吃。”听到这里,高宗被玄奘百折不挠的毅力和一丝不苟的精神感动了。
高宗回宫后,召来宫中御厨,要他们迅速研制出一种热冷吃了都无害的斋食,供奉玄奘法师。出于对玄奘法师的崇敬,御们立刻行动起来,经过商讨和多次试制,终于用清素油制成一种名贵的“千层烙饼”。这种饼色泽金黄,层次分明,真像那叠放着的经卷;它脆而不碎,油而不腻,热吃冷食都香酥可口。高宗见状大喜,赐饼名为“千层油酥饼”,便在玄奘译经达千卷的那天,把一盒“千层油酥饼”赏赐给玄奘法师,后又源源不断地让人送去。玄奘法师在译经过程中,常以千层油酥饼充饥,精神也受到巨大鼓舞,不但食欲大增,面色逐渐红润,而且译经的工作效率也大为提高。后来,这种饼的由来和制作方法传到了民间,人们竞相做出千层油酥饼,敬献给玄奘法师和与他一起译经的众法师。由于此饼工艺精细,完全是用植物油制作的,又含有对玄奘法师的敬意,因而在都城长安人们竞相品尝,曾经风靡一时。据说,玄奘死后举行遗体安葬的那天,长安方圆500里赶来送葬的100多万人中,也都带着寓意千卷佛经的千层油酥饼和各种食品来祭奠。千余年来,虽经朝代更迭,但千层油酥饼却历久不衰,一直流传至今,深受人们喜爱。
烹调方法:炉煎烤
味 型:咸香味
原 料:精面粉5kg,菜油1.5kg,碱面10g,面粉750g(作酥面用)、花椒盐50g(能制100个)。
制作工艺:
1、制酥面:将菜油250g烧热后,将锅离火端下,徐徐倒入面粉750g,用擀杖迅速送均匀,盛入盆内,备用。
2、和面:精面粉倒盆内。用四成开水、六成凉水,合计为2.2kg的水将碱面化开,先倒入60%的水于面中,反复搅拌成面絮,再倒入20%的温水搓揉成硬面团,揉至面团表面发光。再将剩余的水洒入,用拳头在面团上榨压,使水全部吃入面内,然后将面团移在案板上用力揉搓(大批量制作时也可用和面机),待用韧时拉成长条,抹上菜油,揪成65g重的面剂,共100个。再在面剂 上抹油以防粘连,逐个搓成12cm的长条。
3、制饼:把搓成长条的面剂压扁,用小擀仗擀成约5cm宽的面片,然后抓油酥7.5kg,抹匀在面片上,撒匀椒盐1份,右手将右边的面头拾起,向外扯一扯,再将扯开的2/3折成3折,每折长约20cm,然后由右向左卷,卷时用右手指微向长扯,左手两指撑面片两边向宽拨,边扯边卷,卷约10余层,把剩余的面头扯长扯薄,抹上油酥少许,扭成蜗牛状,一个酥饼须扯约400cm(1丈2尺)的长度。
4、上鏊:用三扇鏊,将蜗牛状面团压成中心稍薄,直径约7cm的小圆饼。在底鏊内倒油50g,将小圆饼逐个排放在鏊锅内。下面的火力要分布均匀,散在周围;鏊上的火力,应集中在鏊的中心,这样才能使酥饼的心子提起,使其涨发。待3分钟后,提开上鏊,给酥饼淋上50g清油,逐个按火色情况调换位置,防止烤焦糊,再将上熬盖上,1分钟后将酥饼翻身并调换位置,如此达到火色均匀,两面酥黄,出鏊即成。
风味特点:色泽金黄、酥脆咸香、油而不腻、后味悠长。配粥食用更佳。可以一层层食用,为陕西关中地区的特有品种。
继承创新:上宴席时可50g面粉制成两个小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