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合阳县城,沿合黑公路行11公里,路南有一个小村庄——新池镇行家堡村。
行家堡村有80余户,400多口人,95%姓行。据说,这村原名新阜堡,明末清初行姓人家从甘井护难迁入之后,不知何故,原有的人家慢慢没了,行氏家族开始繁衍生子,日渐兴隆,到了清朝中期,村子的规模比现在还大三分之一,估
计也有六七百人。由于连年战乱,灾荒困扰,1949年合阳解放时,该村仅剩130口人。
行家堡村地理地貌极为特殊,北面面积不大,可算得上小小的平原,要不是合黑公路分割,两块平原地面积达100多亩;东边是坡地,上下高差达100余米;南边是沟,蜿如一条巨龙,从东南伸向了黄河滩;西边是沟壑地,四条大胡同,把本来连在一片的土地切成了多个菱形和多边形。更为神奇的是村南沟里的寨子,有人说像山,有人说像峰,有人把寨子下的地叫川,也有人把对面的地叫塬。一位外地客人说,把行家堡各个角落转完,就等于把渭北高原转完。独特的自然环境,足以代表渭北的风貌。
关中的寨子,多数建于北宋末年和元朝,主要功能是抵卸外敌杀掠和土匪豪夺,造型严谨,工事坚固,易守难攻。行家堡的寨子建于何年,已无从考究。它不同于其他村寨,不是修在平原或高坡峻岭,而是建于村南的沟里,人们以巧夺天工的高超智慧,让它鬼斧神工般的屹立在深沟下边,凭天然的屏障和人工挖掘造就了完全可以抵挡外侵的防卸工事,保护了世代生活在沟上边的农户种地稼穑,养儿育女。
行家堡村居高临下,三面环沟,像一座巨大的碉堡,虎视着合阳东南乡,乃至朝邑二华和潼关,并在解放战争中的牛庄战役、平民战役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古人在此安居扎寨,想必一定有其战略意义,或许因防患需要一个小小的村庄,竟然有两个寨子,村民们习称西寨子和南寨子。
西寨子位于该村西南角的沟里。寨子形状和合阳旅游景点福山形状完全相似,寨子呈南北走向,进寨前先下沟十几米,到了一个方圆六七平方米的土台,人称蝎子尾巴,据推测这里原建有寨门。进门之后,便是一条又窄又长的羊肠小道,两边是九十度的悬崖,最窄的地方,一般人不敢站着前行,往往要爬着过,虽比不上华山的“千尺幢”,但胆小的人过去总要冒一身汗。也不知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风吹雨淋变成如此艰险,还是当初就是如此。不管怎么说,先辈们在防御功能低下的境况下选此地形繁衍生息,真可谓有胆有识。笔者小时候曾几次试着通行,但却从未过去过。蝎子尾巴走完,便到了蝎子的后臀部,自然形成南北宽六七米,东西长十多米的平台,比尾部又低二三米,这大概类形于城壕,以增加寨门的高度和寨子的守护能力。
爬过“城壕”,向高登丈余,便是一个类似土窑式的寨门,也是通向寨子的唯一道路,从残留痕迹看,当年的寨门肯定是非常坚固的,城壕上肯定也会有吊桥一类的设施。寨门上有哨楼,并留有人工建设的城墙和哨楼痕迹,这也是寨子唯一的人工建筑。由于年代久远,一切都不复存在,想当年,它在抵御外侵上一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进入寨子后,四面没有遮拦,是一片南北长50多米、东西宽十几米的平地,人们通过平地,到达蝎子头部,据说,那儿有一个窨子,也就是人们说的地道,从地道进入半沟中的两个可以容纳二三百人生活的大窑。寨子周边到底有无墙廓,现在一点痕迹也没有。解放后,生产队要开油房,从半沟修了一条路,把窑的天窗打开,安上油磨子,笔者只是到窑洞里去过。后来,开荒种田风兴起,寨子腹部东侧慢慢地有了梯田,也有了通向寨子的小路,我也曾随小伙伴们上去了几次,但从未到窨子入口探过险,据说,现在更没人敢到其边。
南寨子较西寨子来说,就没有那么险,那么奇。它据于村子正南方向的沟里,呈东西走向。入口处在正北方向的沟口,先是走一段下坡沟路,再沿路上行,便进入寨子,寨子也没墙,四周悬崖横立,根本无法攀登。首先是一片一亩多大的平地,然后向东六七十米,便有像西寨子一样的城墙,后边是一块方圆二三十平方米的平台,估计这里有城廓一类的建筑,但由于历次村上历代修涝池挖胶池而遭到毁坏,不然的话,村民凭啥抵御入侵,而又怎样生活。
一个小小的村庄,竟有两个寨子,而且都没在沟下,在关中农村实属少见。究竟是先有西寨子还是先有南寨子,或者两个同时存在,已成悬念。它给人们留下更多的遐思:先辈的才智,先辈们的胆略和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你若有兴趣,请到这里看看,这里不但有渭北高原独一无二的寨子,还有一棵在合阳已经濒临灭亡的古白杨树,每逢夏秋交际,杨絮随风荡漾,让人流连忘返。同时,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生活在这里的行姓人家,和合阳的行姓人家一样,是伊尹的子孙。伊尹因农耕有功,被汤王封为阿衡,位居辅相,后子孙便以“衡”姓,因某朝犯官司,遂去掉中间的“鱼”隐姓为“行”。传说归传说,还有待更多的学者给予佐证。或许,通过追踪,通过探密,还能找到新的古文明化石。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