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县西关螺钉厂院内,有一座用砖砌封,水泥盖顶的古墓,他是西周末年古郑国的建立者郑桓公之墓。古郑国建立之初就在华县,天下郑氏皆认郑桓公为其得姓之祖,这座郑桓公墓
也就成为海内外郑姓人士的祭祖之地。
为了更好地了解郑姓文化的源流,首先我们从姓氏介绍起。
在中华的姓氏文化中,《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影响深远的一种蒙学教材。2009年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根据各姓氏在全国拥有人口量的多少,以社会流行的《百家姓》中选出100个姓氏,对其重新排定座次,郑姓位于第23位。
我们无论在哪种姓氏文化资料中,都会看到这样的记载:“郑:出于姬姓。周厉王封少子友于郑(华县东),建郑国。友的后代以‘郑’为姓氏。”所以说,华县是天下郑氏的祖庭。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形成了姓氏,并且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得以延续。“姓氏”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但是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有着明显的区别。姓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中国最早的姓,大都有“女”旁,如:姬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而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后,是按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结果。到两汉以后,随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中解体,先秦本有区别的姓与氏开始合流为姓氏。
“郑”原是古代氏族祭奠的酒器,后又用以酒祭祖先的行为。古今郑姓人的源头,是由黄帝、后稷、周武王、周厉王、郑桓公等一脉相传而来。黄帝为远祖,郑桓公为受姓始祖。郑桓公即姬友,周厉王的幼子,周宣王的弟弟,公元前806年被周宣王封于华县东,建郑国。在郑桓公统治晚期,郑国的统治中心又南移到今华县城一带。
郑桓公被分封于郑之后,郑姓便开始了独立发展的历史,经过33年的苦心经营,郑桓公把郑国治理的井井有条,因此也获得了郑国百姓的一致拥戴。在《诗经·郑风》中的第一首诗《缁衣》,即是为歌颂郑桓公而作。周幽王十分器重郑桓公,把他召到国都镐京,在朝廷中担任司徒。但是此时周朝已发展到末期,特别是经过周厉王“国人暴动”和“共和执政”以后,连年严重的旱灾和震灾,使衰退的社会生产濒于破灭,周朝的统治危机日益严重,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郑桓公虽然对周民和谐安抚,深得周民的爱戴,但也难以挽回周王朝即将灭亡的命运。郑桓公担心如果发生战争,临近周朝首都的郑国也难以自保。为了自全,郑桓公问计于太史公,最后确定颍河、洛、济之间的虢郐之地为郑国子孙新得托身之地,为了得到郐国土地,郑桓公在袭击郐国之前,先打听了郐国有哪些有本领的文臣武将,开列名单,宣布打下郐国后,将给他们封官爵,把郐国的土地送给他们,并煞有介事地在城里设祭坛,把名单埋于坛下,对天盟誓。郐国国君一听到这个消息,怒不可遏,责怪臣子叛变,就把名单上的贤臣良将全部杀了,结果郑桓公轻而易举地取得了郐国的土地。后来三十六计中引用了这个故事,即为“借刀杀人”。而郑桓公把子孙、财务、奴隶都移至虢郐之地,史称“虢郐寄孥”。
但是虢邻之地很荒凉,为了迅速发展政治与经济,周幽王元年,公元前733年,郑桓公与周朝的王商签订了正式盟约,成为有史可载的世界商业上最早的“关贸协定”。内容是:“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丐夺。尔有利市贿宝,我勿与知。”意思为——平等自愿,不得毁约;自由贸易,反对垄断;公平竞争;尊重各国的商业机密。中国历史上“工商食官”的制度首先在郑国被突破,中国历史上的“自由商人”也首先在郑国出现。郑国的商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了支柱产业。以至于出现了《左转》中记载的穆公时代商人弦高智犒秦师救郑国的事情。
周朝至周幽王时,荒废朝政,任用奸臣,宠爱褒姒,烽火戏诸侯,致使周朝上下人心惶惶,民怨日深。周幽王一意孤行,想废掉皇后申后,另立褒姒为后;太子姬宜臼不甘心,伙同舅父申侯引来西方的犬戎攻打西周,引起史上有名的“骊山之战”。此时,犬戎兵有15000人,申侯倾其本国之兵,逼近骊宫,周幽王下令举烽火,没有一个诸侯来相助。周幽王与褒姒从后门逃出,郑桓公前来救驾,保护幽王一行人再返骊山,重举烽火,诸侯仍然无人来救,此时,犬戎兵追上,郑桓公奋力厮杀,以致乱箭穿身而死。郑桓公死后,战马驮尸回郑,葬于郑地。后郑桓公之子掘突带兵一起伙同其他三路诸侯赶走了犬戎,姬宜臼即位为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郑桓公之子为郑武公,随之迁到新都,继任司徒,并建立新的诸侯国,后成为新郑,一部分迁到秦岭以南汉中一带,称南郑。
在当年的古郑国故里,后人为了纪念周朝,遂改村名为周村,现村分两半,称为东周村与西周村。
郑姓在当代中国是大姓之一,在华北、东北、华东,尤其在福建,有“黄郑排满街”的说法,每年都有从世界各地来国内朝拜祖先的郑姓子民。港台和澳门的郑姓人口也很众多,全世界共有郑氏子孙1200多万人,中国900多万人,其中台湾80多万人。生活在台湾的郑姓,是位居全岛第十位的大姓。
郑桓公墓地原有三间郑桓公祠和一座功坊,坊上题有“缁衣遗爱”,明万历年间,又改题为“周宗忠贤”,明末被毁。郑桓公墓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历经2700多年风雨,仍巍然屹立,接受世界各地郑氏后人的拜谒。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