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们道德的基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孝道”也是几经沉浮,劈波斩浪,始终闪耀着不灭的光芒,流传至今。
本文要述的是流传很久的朱寿昌弃官在同州(今大荔)寻母的故事。
朱寿昌是宋代扬州人,父亲朱巽曾作过京兆守,有妻妾若干。寿昌生母刘氏为主母妒恨,在寿昌七岁时被逼出嫁,于是母子分散,天各一方。此后,寿昌苦读诗书,北宋熙宋初年(公元1068年)金榜题名,任安徽广德知府。他每每想起生母,夜不能寐,食不入味,终日以泪洗面。心想,连自己的生身母亲都找不见,如何能解民于倒悬,如何为百姓树立忠孝的典范。到任一月余,他向朝廷打报告,这个官不做了。于是,就有了下边这段故事:
朱寿昌在安徽广德府任上挂冠而走,行走了一年多,风餐露宿,跋山涉水,挨饥忍饿,走州过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秦地同州。
一日,他在同州城内四处打问生母的下落,描述生母的姿态。试想,时隔五十多年,无论怎样的人能不有个变化。所以,半个多月的时间一无所获。他好不沮丧,坐在一家店铺门前,此时下着蒙蒙细雨,他饥寒交迫,喃喃自语:“我朱寿昌命好苦呵!听人说母亲您流落同州,您在啥地方,让儿好找!”有一卖豆腐的路过他的身边,无意间听到几句寻母的话。他放下豆腐担子,拍了一下朱寿昌的肩头,说:“听你口音不是当地人,你来同州作甚?”朱寿昌便将他弃官寻母,历经坎坷的过程给这人叙说了一遍,这人说:“大孝感天地,我经常走村串巷也帮你打听打听,我咋样能再见你哩?”朱寿昌说:“我的盘缠早已花完,已是居无定所,身无分文,还是就在这家店前约见。”
如此数日,仍消息杳无。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卖豆腐的喜滋滋地告诉朱寿昌:“我在城东五里一个村子里见了一位同你口音差不多的七十岁的老太婆婆,我把你给我叙说的情况给老人家说了一遍。老人家眼泪一滴一滴往下流,就是不说话。我估摸,八九不离十,就是你妈,咱赶快走。”
朱寿昌一听,喜出望外,赶忙收拾他的行李,同卖豆腐的人直奔城东小村。打老远卖豆腐的就给寿昌说:“你看,就是依在门口的那位老人。”寿昌举目望去,只见一位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目光呆滞的老妪依门而立,他仔细观看,依稀印象中的母亲浮在眼前。他躬身施礼,询问老人家年龄、籍贯,知是生母,即下跪行大礼。此时,乡邻听说老人家的儿子不远万里,弃官寻母,纷纷前来观看。朱寿昌仔细地向母亲陈述了他们母子失散后的经历和弃官寻母的经过。老人家扶着寿昌左端详右端详,终于在耳根后找出一块黑痣,放声大哭:“儿呀,娘日日夜夜,朝朝暮暮都在思念你,你咋才来呀!”朱寿昌母子相拥许久,哭声恸天。乡亲们都为其母子重逢欢欣,纷纷上前恭贺,更为朱寿昌弃官寻母的大孝感动,并勒石铭记,遂将原来的村名改为婆婆村,明朝初年更名为“婆合村”至今(即今大荔县城关镇婆合村)。原有的石碑早已失落,2004年5月9日母亲节这天,婆合村村民委员会又立一块新碑,刻上碑文,立于村中。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