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荔县城东5华里处,有个村庄,名婆合村,在这个村名中,隐含着一个生动感人的历史故事。
传说宋代扬州人朱寿昌,其父名叫朱巽,曾作过京兆守,母亲刘氏在扬州老家奉老育幼。寿昌三岁时,因家乡遭灾母子失散,刘氏颠簸流离到陕西同州府今大荔县城,终日以讨饭为生,后落脚于城东一村庄,靠给人纺织打杂糊口。朱寿昌长大成人后,发愤读书,金榜题名,到北宋熙宁初年,被朝廷任命为安徽广德知府。朱寿昌身得荣耀后,想起了自己的生身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寝食不安,做广德知府不到一月,他便执意辞去官职,刺指血书,身背行囊,走州过县,四处寻母。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长途跋涉,有一天他徒步来到同州府城,四处打问,闻得有一婆婆曾在城内讨饭,年龄特征与朱寿昌描述相近,后经详细打问,得知这一婆婆在城东一村庄落脚。朱寿昌急忙奔赴此村挨户寻找,在打问中,见一婆婆衣衫褴褛,依门而立,老眼昏花,目光呆滞地凝视着远方。由于寿昌离母时年仅三岁,加之相隔五十余载,如今母亲已年逾古稀,母子相逢,形同陌路,互不相识。朱寿昌躬身施礼,询问老母下落,婆婆听后,知道是自己的儿子前来寻母,急忙让儿子进门叙话。进屋后,寿昌向婆婆详细陈述了母子失散后的经历和辞官寻母的经过,婆婆听后,泣不成声,知道这就是她失散五十多年,朝思暮想的亲生儿子。母子相认,朱寿昌双膝下跪,抱母痛哭,两人久久相拥,彼此诉说着失散后各自的苦难经历和思念之情。由于婆婆待人宽厚勤苦,在村院中人缘很好,村民们听说婆婆母子团圆,纷纷前来祝贺,得知朱寿昌辞官寻母,孝心感人,无不感慨称颂。为纪念婆婆母子相聚,遂将村名改为婆婆村,并立碑记述了朱寿昌辞官寻母的经过,到明朝初年,又更名为婆合村至今。
由于封建社会彰忠倡孝,朱寿昌寻母一事符合统治者以孝治民的思想,故在此事发生后历朝历代都大加赞赏,朱寿昌辞官寻母的故事便深入人心,流传广远,史书文献也多有记载。《宋史通俗演义》中记述:“寿昌扬州人,父名巽,曾为京兆守,母刘氏,生寿昌,昌年长,弃官寻母,千辛万苦,好容易行入关中,到了同州,逐户寻问,巧遇一老妇倚门而立,他问其母下落,那老妇便让寿昌入内细谈,听了寿昌一一陈述后,老妇不禁流泪道:据你所说,你便是朱巽子寿昌了。母子抱头痛哭。后朱备了酒肴,谢过巷中父老,迎母而归”。《中国古名人辞典》载:“朱寿昌其母刘氏,巽之妻也。母子相隔50年,熙宁初,寿昌弃官刺血写金刚,四方求之,得于陕西,乃迎母而归。”
斗转星移,婆婆村民为朱寿昌寻母而竖立的纪念碑已不复存在。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资史育人,于2004年5月,由大荔县婆合村在外工作,曾任白水县委书记、渭南市检察院院长等职的张百灵同志倡仪并撰文,由城关镇婆合初级中学、西婆合村村民委员共同刻石立碑,使这一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寻母佚事,又得以铭志人心,万古传承。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