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出武山县正东而行,两边台塬丘陵绵延,一路河道开阔。行15公里至一个名叫移家庄的地方时,北岸山塬突然伸腿挡住去路,渭河向南绕行两公里才回到开阔地带,继续向东进入甘谷县城。6月8日,当采风团一行踏进这片热土时,老百姓正在田野里收获油菜。国道上,拉运油菜的大小车辆川流不息。
甘谷于公元前688年置县,迄今已有2695年的历史,是人文始祖伏羲氏、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石作蜀、蜀汉大将军姜维、清初翰林院侍读学士巩建丰等名人先贤的出生之地,境内文物古迹众多,闻名遐迩的大像山被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此外,还有华盖寺石窟、天门山、蔡家寺、姜维墓等。
南部为秦岭山脉西延,北部是六盘山余脉(黄土高原地貌),甘谷县城就坐落在这两座山脉之间。年平均气温11.5℃,7月最高不过25.4℃,1月最低不过-1.1℃,可谓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县61.62万人。
渭河千年冲刷,形成平坦的甘谷川道区,流经这里时,缓慢而平和,宛如母亲般地细致温柔,用博大而深情的爱滋润着这方土地,哺育着61.62万儿女。 这里土壤肥沃、物产丰厚,绿蔬菜、红辣椒,甜瓜果、香月季,被誉为渭河的“金腰带”。
6月9日,午后火辣辣的太阳让人难以承受。我们来到甘谷县的渭河大桥,东西回望,视线更开阔许多。渭河从目不能及的西方流来,41.6公里的路程却扭了几个弯,又流向一眼望不到边的东方。两岸庄稼地和果园的绿色一片接着一片,透过绿树,露着青瓦白墙的小村落依稀可见,十分养眼。没有城市建筑的阻挡,风儿在渭水上方也自由地飞舞着,带来阵阵凉意。
采风团的向导、甘谷县水利局的张主任说:“甘谷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母亲河的无私奉献。”甘谷人曾经用最原始的“围河造田法”开垦、耕种、世代生存。如今,在渭河防护堤坝的基础上,他们对渭河水进行分支引流,让更多土地享受到母亲河的滋润,成为收获希望的良田。特别是,由通广渠和渭济渠构成的两个万亩灌区,犹如两颗碧绿的宝石,让“金腰带”更加夺目。
正当我们对甘谷人享有的“母爱”投去羡慕的目光时,张主任却轻叹一声:“其实,甘谷百姓也遭受过渭河水患灾害”。
甘谷县境内有散渡河、西小河、籍河、清溪河四条支流汇入渭河。由于这四条河都是季节性降水形成的“雨水河”,遇到降水充沛的年份,渭水就变得急促,并向两边蔓延开来呈现出“喇叭口”状,造成的直接结果便是冲刷掉大块的耕地,严重的时候,损失无法估计。同时,因为缺乏植被的保护,山上下来许多泥沙,形成渭水在甘谷境内浑不见底的景象。2003年秋季,渭水吞噬了沿岸七八百亩的耕地。也是这一年,地处下游的渭南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对于那一年,渭南和甘谷两地人都刻骨铭心。
再往前追溯200多年,公元1718年(清康熙五十七年)五月二十七日,这一带发生了大地震,连震数十日。当时“山移百里”,把那时还叫伏羌的甘谷县掩埋了,并在今日盘安镇地域形成了一个大的堰塞湖,渭河断流三天。以当时渭河的流量,这个堰塞湖不比汶川地震中的唐家山堰塞湖小。甘谷谚语:“七十二统连夜转(指水磨),九十九顷不靠天,若要穷我李奉先,干了渭河塌了天”,说的是这家李姓财主夸自己富足长久。谁知康熙戊戌年大地震,北山越渭河,渭河被堵塞聚流三日后垮坝,土豪李奉先田产全部冲光,全县的损失无法估量。堰塞湖坝的位置,从卫星地图上看,极有可能就在文章开始提到的移家庄。
聪明的人总能从深刻的教训中觉醒,甘谷人也不例外。2003年以后,县相关部门便迅速制订了一个关于渭河提防工程的整体规划。2007年底,河堤工程正式启动。
自然界的许多东西都是让人捉摸不透的。它对你好的时候,便顺风顺水,让你无限惬意。什么时候又不想对你好了,便不动声色地把你整得焦头烂额。听了张主任的话,再看看眼前的渭河和她的“金腰带”,我们突然间从心底对渭河产生一种敬重之情。她爱的无私,默默无闻的温润着她的子女们,她又恨的无奈,怒冲冲地毁坏她曾经所给予的美丽。但是,看到受惩罚的子女们,谁能知道,或许她的心里也在流淌着泪水。她的心里是否在问,孩子啊,究竟是谁在惩罚你们自己?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