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读
雍城之东十七公里处有劝读村,为西周时郑井国所在地和郑桓公始封之地。劝读村座落在北山(棫山)南麓的塬地上,南临横水河北岸。
郑井国为古代分布在雍地的著名国族,自商王武丁(前1250——前1192年)之子子奠之后,子奠也称奠侯,以主持祭奠用酒而得名,为商朝一方国。奠、郑在古代为一字,奠国即郑国,子奠亦称王子郑。郑国最初在商朝都城近地的北郑,即今河南濮阳西南古帝丘之地,后来为防周、羌之敌,西迁到商朝西疆的南郑,在今陕西华县东。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郑国也随之灭亡,周人迁郑人到渭水上游,即今雍州西劝读村。
据《史记.郑世家》载:“郑桓公友者,周厉王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友初封于郑。”周厉、宣王之际,郑井氏屡遭戎狄侵扰,逐渐消亡。此时的周王室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郑井氏故地已成为抗击西戎的前沿阵地。周宣王为加强抗击西戎的力量,封其弟姬友于王钱之地棫林(今雍地劝读村)为郑伯(三等诸侯国),镇守西陲。这是西周王朝最后一个分封的诸侯国。郑桓公看到周幽王昏庸无能,天下混乱,知道棫林(劝读村)不是长久立国的地方,于是将部族、财物从棫林迁到了郐(今河南新密市东北)与东虢(今河南荥阳市东北)之间,为以后在东方建立郑国打下基础。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朝迁都,由镐京迁到了洛阳,西周结束,东周开始。当时郑国国君郑武公随平王东迁后,就在郐和虢之间重建郑国。为了区别于西周时在陕西的郑国,所以人们就把劝读村称为新郑,把一部分逃到陕西汉水上游的遗民称为南郑。
相传东周时,郑国国君郑武公西迁新郑(今劝读村)后,看到村中人都不识字,就命官府设馆,办起了学堂,并挨家挨户走访,劝村人进学堂读书认字,这一善举得到了朝野上下和当地群众的一致称赞,后来人们就把此地叫“劝读村”。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又将劝读村分为东、西劝读村,一致延续至今。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