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匠献艺
据传,明末清初,有一对年轻夫妇是宁夏固原人,全家世代擀毡,在方圆很有名气。因当地连年灾荒,便离家来到凤翔投亲,夫妇俩走州过县,翻山越岭,历尽坎坷,经多方打听,终未找到亲戚。此时,身上所带的盘缠也花完了,无奈之下,只得乞讨度日,准备返回老家。一天,夫妇俩沿凤翔街道行乞,走到东大街巷子一户姓杨的老者家门口,老者看是俩个年轻人,不但没有施舍半口吃食,反到斥责他们好吃懒做。夫妇俩低声下气苦苦哀求,并虔诚地道出缘由,老人同情怜悯之心油然而生,原来,他们打算投亲后继续干毡匠手艺,不想今日已沦落到如此地步。俩人说着竟哭了起来。老者知道自己误会了好人,就宽恕他们先住在自己家,并承诺帮忙筹办擀毡作坊。夫妇俩喜出望外,连声道谢。
在老者的全力帮助下,不多日,擀毡作坊便办了起来。当看到夫妻俩擀好的第一张毛毡时,杨姓老汉喜出望外,赞口不绝,并拿着毛毡挨家挨户地宣传,全巷子人都夸小两口擀的毛毡质量上乘,技艺超群。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俩口的作坊规模扩大,名气越来越大,上门购买的顾客络绎不绝,后来,凤翔人便把这条巷子叫“毡匠巷”。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