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竹集街 出东门自东关西正街向东行不几步,有一向北拐的街道可通往内环路,这便是竹集街。 望文生义。使得许多人都以为此街能有此名,是因为此处为旧时的竹子或竹制用品,如:笆篓、箩筐、竹篮、蒸笼……的交易市场。实际上并非如此。其一,此处原本就不是旧安康城的集贸市场所在地,且安康城中从未有过专门的竹制用品交易市场;其二,旧时城区专营竹木原材料的“竹木行”是在上河街,而且其竹排停放地或曰交易货场,则在西堤外的汉江河畔。 其实,今日所称的“竹集街”应是先前的“周济街”的讹变。为什么?因为在安康城区的方言中,“竹”不读“竹(zhú)”而读作“竹(zhōu)”,与“周”同音,就如同安康城里的人读“陈”与“程”一样。还有竹集的“集”与周济的“济”声调虽不同,但在安康方言中它们的读音却是相同的,如读“矶”和“脊”时亦属此类。 周济,接济、救济的意思。《易·系辞》上:“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称其为“周济街”,是因明代在这里始设“养济院”之故。养,供养、事奉。济,救助。养济院,《辞源》解释为:“唐肃宗至德二年(757)于长安、洛阳各置普救病坊。宋南渡于临安(今杭州)改原有病坊为养济院,委钱塘、仁和县官,登录老疾孤寡、贫乏不能自存及丐者,官给钱米。明英宗天顺元年(1457)于大兴、宛平二县,每县设养济院一所,收养贫民。”上述历代各朝“普救病病”、“官给钱米”、“收养贫民”的行为,就是“周济”,亦谓之“周恤”。 本邑文化名人鲁长卿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在其“私人撰述”之《重续兴安府志·慈善》中说到:安康早在明正德时(1506-1521),郧阳巡抚蓝章(时金州属郧阳巡抚节制)便在老城东门外建有养济院,直到明末清初时期的流寇之乱中被迫废止。清代又有数任兴安知州,如:王章、李凤翔、王希舜等先后重置。此期间由于频仍的洪水灾害,又使得该养济院圮而修,修而又圮。《兴安州志·公署志》载:“养济院在州东郭门外。正德五年,巡抚蓝章建,久废。知州王章重建。康熙十五年,汉水冲没。康熙二十二年,知州李凤翔重建。三十二年大水复圮,知州王希舜议修。”兴安州升府后的道光元年(1872),又有兴安知府向淮和安康知县郑谦,再次办理收养穷民之善举而捐资重修,不料后亦毁于水患。到了同治九年(1870),知县沈源才将养济院自东关迁往新城北门外的双溪寺西侧。由此可见,位于老东门外的这条街的名称当为“周济街”无疑。今谓之“竹集街”应是因年代久远,被口口相传而讹变了的结果。 民国二十二年(1933),“安康县第一高等小学”由新城东井街迁入老城东关,即为原养济院旧址。三十年(1941)改称“东关小学”并将学校大门由竹集街改至西正街。新中国建立后的1952年改称“安康县第一完全小学”,翌年复称“东关小学”。 如今的竹集街宽阔平坦,一个不需周济且适宜于居住的“市内桃园”已见端倪。“潘家坑”一带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或多或少地还在承传着“养济”中的救助贫民的善举。但早先此街还有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名虽为街却并不见其有街,也不具备街的社会基本功能,实不如城内的一些小巷。除了南入口与西正街交汇之处的东关小学处,仅有三五家居住于此;学校将大门改在了西正街后,这一带就更显得僻背了。而街北端至城堤间的“潘家坑”,直到1983年的洪水前还是荒地;街的中间一带亦为一片空地,现有住家户和过去叫“行署家属院”的住宅小区,也是“文革”过后才陆续形成的。故言其为“街”大约是指清同治六年(1867),“养济院”圮于水害之前时的街。
编辑:秦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