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营巷 自城隍堰子口沿西大街西行约百步,街南有一巷子可通往培新街,名曰“中营巷”。得此名是因巷子之中曾为清代地方守军建制一,“陕安镇”属下之“中营”的驻地,旧在今培新小学内。如同古楼小学不独使用“府城隍庙”一样,该学校除使用“轩辕宫”外,其地亦包含有西侧的“白衣庵”和东侧的“陕安镇中营”。“文革”前巷子中有学校侧门,上有校长杨学刚所题“培新小学旁门”几个大字,即其旧址,本邑文化名人鲁长卿即居住在此侧门旁的南边。 中营巷长而不阔,通行意义大于街巷的社会基本功能,住家户亦不甚多,故巷子中也就没有什么大的,有社会影响的事物可言。不过,前面已提到了鲁长卿老先生,这里不妨说说由其所编纂的《重续兴安府志》。 长期以来,许多人对于“鲁志”似乎都进入了一个误区,多以其为正式的地方之一志,行文中动辄即《重续兴安府志》云云。其实,此志应是鲁老夫子“以千秋业自任”的“私人撰述之例”的一家之言,并非官修之志,有些记述并不见得可靠。如被人们引用较多的卷十《商会附》:“宣统元年二月初一日,……时安康知县为钱令松年令饬八帮商人组织商会。于是商民聂允文、顾元伯、赖腾轩、熊德卿……等发起组织。”这里宣统元年为公元1909年,此时的顾元伯并未经商,而是自陕西陆军小学堂归家守父孝。后在陈树藩督理陕西时从政,任军公署军需长。陈败于靖国军后的1921年,顾先生开始在汉口经商方为商人。结识中共早期党员廖乾五,并解囊相助之事即发生在武汉。1930年才回到安康,怎会在宣统元年以商人的身份参与并发起组织商会。 老先生在其《自序》中说得也很清楚:“独惜才疏学谫,心虽有余,力实不足。更悲老友凋谢,商量无人,纰缪在所不免。然自写闻见藏之于家,作为谱帙之考证,非欲尘秽邦人君子之视听也。”这里固然有先生自谦的一面,但从中亦可见其“商量无人”而“自写闻见藏之于家”的实情。 安康大儒董铭竹与鲁夫子交往的二十年间,在“文章点正”方面亦“屡有商榷”。“念与先生交”于《序》文中诚言:“异日刊印成本,参订之责仍啬力任”。先生本人亦有“倘他日关心地志者,藉此以绳纠吾之愆谬,则为愿乐欲闻”之期待。
编辑:秦人
|
|
|
|
|
|